2020年達到總量并行,即學術產出和資源投入總體量與科技發達國家相當,學科體系更加健全
2030年達到貢獻并行,即力爭中國科學家為世界科學發展作出可與諸科技強國相媲美的眾多里程碑式貢獻,形成若干引領全球學術發展的中國學派
2050年達到源頭并行,即對世界科學發展有重大原創貢獻
6月14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三五”發展規劃》正式發布。規劃為我國基礎研究設定了怎樣的發展目標?自然科學基金將在哪些學科領域加強部署?如何用好、管好科研經費?當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文、基金委副秘書長韓宇對該規劃進行了解讀。
設定基礎研究目標
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在我國科技計劃體系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承擔著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探索,培養源頭創新能力的重要職責。
高文表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將突出“聚力前瞻部署、聚力科學突破、聚力精準管理”的戰略導向,“十三五”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科學基金要助推我國基礎研究實現與科技發達國家的“三個并行”,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高文進一步解釋了這“三個并行”:2020年達到總量并行,即學術產出和資源投入總體量與科技發達國家相當,學科體系更加健全,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奠定科學根基;2030年達到貢獻并行,即力爭中國科學家為世界科學發展作出可與諸科技強國相媲美的眾多里程碑式貢獻,形成若干引領全球學術發展的中國學派,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夯實基礎儲備;2050年達到源頭并行,即對世界科學發展有重大原創貢獻,為我國建成科技創新強國提供源頭支撐。
“‘三個并行’與國家創新驅動發展‘三步走’戰略目標相呼應,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高文同時表示,現階段我國基礎研究情況并不樂觀,“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基礎研究整體實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偏少,引領科學潮流的世界級科學家匱乏,創新文化氛圍有待改善等”。
確定118個優先發展領域
高文說,“十三五”時期,科學基金將統籌實施5項戰略任務:一是聚焦科學前沿,加強前瞻部署;二是強化智力支撐,培育科學英才;三是創新儀器研制,強化條件支撐;四是聚焦重大主題,推動交叉融合;五是深化開放合作,推進國際化發展。為此科學基金將構建“探索、人才、工具、融合”四大系列的資助格局。
“在學科均衡布局基礎上,科學基金規劃遴選了118個學科優先發展領域和16個綜合交叉領域,鼓勵科學家結合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自主選題,包容非共識和變革型創新研究,支持科學家挑戰重大科學難題。”高文說。
據了解,這些優先發展領域包括量子信息技術、暗物質尋找和宇宙線探測、先進功能材料、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機制、農業生物抗病蟲機制、全球環境變化、低維碳材料、新型高性能計算、網絡空間安全、光電子器件、新發突發傳染病、干細胞調控等。
管好用好科研經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成立以來,我國基礎研究扎實全面地鋪開,涌現了一批世界性創新成果,但遭遇的挑戰亦不容回避,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就是其中一個。“增加基礎研究投入,這不僅是‘十三五’時期要重點考慮的命題,也是‘十四五’時期、‘十五五’時期都要重點討論的內容。”高文表示。
近年來,我國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十二五”時期,科學基金運用國家財政投入約888億元,吸引其他渠道資金17.5億元,資助各類項目近20萬項。2016年科學基金規模達到248億元。
韓宇介紹,為加強經費管理,基金委會同財政部發布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十三五”時期,將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通過科學公正評審,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評審制度平臺,為科學遴選創新項目和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將健全安全、規范、高效的科學基金財務管理體系,每一筆賬目都痕跡清晰、資金流向明確,完善間接成本補償機制,建立依托單位的信用等級、評價體系。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