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孵化器和眾創空間洗牌的一年,也是我國創新創業事業轉折性發展的一年。最近一段時間,筆者一直在思考清控科創未來的發展道路。
清控科創是國內創新創業服務領域的“老牌”企業,經歷了孵化器從提供場地的1.0版本,到提供“場地+服務”的2.0階段,到提供“場地+服務+資金”的3.0時代,再到連接創業者、服務、經驗、人脈的4.0時期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清控科創自身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從最初的科技園區(Tipark),到創業街區(中關村創業大街、科創大街),再到創業社區(小樣青年社區),用10余年的時間進行了服務業態理念上的創新和行動上的實踐。從經驗和專業技能上來講,清控科創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底子扎實,敢于迎接挑戰。
但是,最近行業內陸續有一些負面的聲音傳出。諸如中國進入資本寒冬、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涼了”、創新創業熱潮降溫等,而作為創業動態的晴雨表,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馬上被推上風口浪尖。“拓荒族”被爆面臨倒閉危機,深圳南山的“地庫”轉讓,眾創空間“孔雀機構”關停,與各種擔憂和唱衰的論調互相印證,又互相推波助瀾。似乎隔了一個元旦,創新創業服務業就從如火如荼變得前景堪憂。
如果上述的種種現象和推論為真,那么,這就是足以涉及到公司現行跑道是否正確的大事,必然要分外上心。因為跑道一旦錯了,就是戰略性失誤,不是靠戰術上的勤奮和實力上的強悍就可以扭轉的。
那么,今天的行業形勢到底是什么樣的?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中國經濟新驅動”出了問題撐不下去了嗎?筆者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兩個標準來判斷。
一個標準是看外部環境。不光是商業,歷來事物的發展,都是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共同作用的結果。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工業制造業(或者說第二產業)是我國經濟的支柱。但剛剛結束的“十二五”時期,中國制造就已經開始面臨嚴峻的挑戰。時至今日,中國仍面臨著巨大的去庫存、去過剩產能的壓力。
不可避免,我們也是處在漩渦當中的。清華畢業時,筆者的理想就是產業報國,所以投身當時是國民經濟支柱的機械制造業、投身工業,也趕上了行業發展的黃金期。如今,行業問題頻發,驅動力不足,包括筆者在內的這一代企業家,都開始尋找新的出口。而“創新救國”,成為了必然的選擇。
縱觀全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包括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在內的眾多國家和地區都選擇了通過大力推動創新創業作為擺脫經濟困境的途徑。美國于2009年、2011年、2015年連續出臺三版創新戰略,全力推動創新創業。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將每年6月18日定為美國“國家創客日”,以示對創客及創客運動的支持。目前,美國是全球創客空間最多的國家,“創客運動”被視為美國重振制造業和經濟創新的重大載體。《德國2020高科技戰略》積極資助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并大力布局環保、健康、安全、氣候、資源及交通等新興產業領域。如果留意就會發現,早在幾年前,以西門子為代表的一批典型德企就已經在重新配置業務,向上述產業領域進行傾斜。而日本、韓國政府也紛紛推出刺激創新的政策,為經濟增長新引擎的壯大創造條件。
創新創業第一次被提升到國家政策層面的高度,是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致辭:“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此后,創新創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雙驅動之一”,隨著一系列政府配套支持措施的出臺,迎來發展的最佳政策紅利期。
由此可見,創新創業不僅是新形勢下中國經濟轉型的必然選擇,而且具備了實踐上的可參考性,還贏得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支持。
另一個標準是看內生動力。在筆者看來,創新力=人+要素+文化。
首先,人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創新創業離不開主體。為什么很多人會覺得這次的創業浪潮來得浩浩蕩蕩?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創業主體從“小眾”變成了“大眾”。創新創業主體的多元化,正是我們正經歷的這輪創新創業浪潮最顯著的標志之一。多元化的主體帶來多元化的優勢。具有先進技術和管理優勢的海歸人員創業,引進了海外優勢資源,促進了創新成果走出國門;具有實踐經驗的體制內人員和科技企業人員離職或平臺內創業,使現有資源裂變出新的能量,盤活了“人才紅利”;具有創造力與激情的大學生創業,緊密結合了最前沿互聯網技術與需求,挖掘出源源不斷的“活水”;不以年齡職業為限、量大面廣的草根創業創新,將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聚合起來,形成新的“創造力的萬里長城”。2015年,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達1479.8萬家。一根筷子容易折斷,一把筷子就堅不可摧,“大眾”的力量釋放出的創新勢能是非常強的。
其次,創業要素的集聚化、流通化和低成本化極大地便利了創新創業。傳統創業需要什么?場地,眾創空間可以解決。中關村創業大街上,從2011年4月7日開始試營業的全球第一家創業主題的咖啡廳——車庫咖啡,到目前為止已經入駐了45家創新創業服務機構,基本上每家都有免費辦公空間。目前,全國各類眾創空間的數量超過了4000家,也就是說現有的眾創空間足夠滿足創業者的需求。
研發和市場,開放性更加明顯。當今科學技術爆炸性發展,智能技術、生物技術、海洋技術、航天技術等將在未來改變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為創業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而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代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提高,讓技術更加開放、透明,創新門檻大幅降低。草根創新、藍領創新、快捷和低成本創新活動大量涌現,在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促動下,創新邊界和空間大為拓展。研發和市場條件的日漸完善為創業者削弱了舊有阻力。資金方面,投融資條件日趨完善。種子基金、天使基金、PE/VC……構建起了全資本鏈。
創業團隊在每一個發展階段基本都有相對應的資金來源,尤其是創新型孵化器的發展,將投資的功能加入服務范疇,能夠更具針對性地幫助創業者解決資金難題,而“新三板”的設立也為創業融資提供了重要支撐。關于團隊,一方面,眾創空間和孵化器的興起為創業者與創業者之間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臺,為創業者尋找團隊提供了渠道;另一方面,以拉勾網、Boss直聘為代表的互聯網招聘軟件既是創新創業的產物,同時又推動了創新創業人才要素的流通。 此外,開放性、共享性、流通性成為所有這些要素新的特征,創業者能便捷地找到渠道,也能快速地對接需求。
第三,從文化的轉變和深入來看,“世界上一切資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種資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多年前,清控科創就策劃,要把中關村創業大街打造成為中國創業文化的發源地。事實上,清控科創離這一目標也越來越近了。以前很多人不敢創業,為什么?因為怕創業失敗,更怕創業失敗后家人的指責、朋友的不理解和別人的嘲笑。但是現在,中國的創業文化已經非常寬容,更多的人以更理性的眼光審視創業,創業不僅是積累財富的手段,還是增長經驗的途徑。此外,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國際交流的增加,極客精神、工程師文化開始在中國落地生根,一批批的年輕人愿意去、能夠去潛心鉆研技術,懂得了為未來去奮斗,真正將目光投向了“詩和遠方”。
由此亦可見,創新創業在中國還是由內而外散發生機的。
既然如此,又為何會有如此多質疑的聲音呢?歸根究底,恐怕是因為創新創業的力量現在仍顯弱小。
30多年前,有人懷疑改革開放;
20多年前,有人懷疑互聯網;
10多年前,有人懷疑移動互聯網……
過去的人們,可能也沒有辦法想象今天的生活狀態。買東西不用出門,淘寶集中性地鏈接資源又分散性地配置資源;出門就能打滴滴,共享經濟的概念應用讓資源利用更徹底化;購物不用帶現金,線上支付的發展革新了交易活動的媒介;短信可以發語音,技術的創新突破了人與人交流的空間界限。科技發展的速度遠超我們的想象。
因此,我們不能蔑視和忽視任何一個微小的事物。盡管其開端并不強勢,但仍可能改變一個行業,一個產業,甚至整個產業鏈的格局。
這讓筆者想起一句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時讀毛澤東同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篇文章時,感觸還沒有這么深。作為鼓勵當時的中國走出政治發展困境的良言,其對今日要走出經濟發展困境的中國依然適用。
一個個創業的夢想,又何嘗不是一個個“火種”?
而創新創業服務,正是在點燃這些“火種”,呵護這些“火種”。
過去的10年間,清控科創將創業的火種在北京點燃,又引向天津,又引向太原,又引向青島,又引向蘇州、重慶、深圳、廣州、廈門、成都、南陽、長春……
當然,除了清控科創,還有千千萬萬家創業服務機構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因此,我們應該非常慶幸身處在這個行業,能夠沖刺在時代的最前線,去呵護未來中國經濟的“希望”。
創新創業是一個新生事物,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面臨很多困難,需要精心呵護與培養。在這一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出現。但是我們還是要有信心,給予成長的時間。
雖然現在創新創業的火種星星點點,散落四方。但是,在政府的“東風”助力下,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的自主創新示范區、眾創空間、創新型孵化器的呵護下,終有一天,會燃成熊熊烈火,燎于原,連成片。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