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讓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才能真正提升創新意識和能力,不斷展示出中國智造的代表作
在不久前舉行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應該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
企業成為創新主體是國家強盛的根本支撐。企業強則國家強,只有讓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才能真正提升創新意識和能力,不斷展示出中國智造的代表作。例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長安汽車從“以我為主、聯合開發”,最終走上“以我為主、自主開發”的自主創新之路,現在其自主研發已經走向全球,成長為中國汽車數一數二的自主品牌。華為、聯想這樣的中國科技企業,也已把自己定位為全球化的企業。如今,華為在全球各地都有研發中心,其人才結構、技術儲備和業務布局都在走向全球化。這些企業,正是因為成為創新的主體,才獲得強勁發展的源頭活水,才能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創新也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生存之道。在市場機制作用下,一項新技術的出現可能會導致市場重新洗牌。創新可以引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而且能夠給創新主體帶來超額利潤,是企業獲得長期領先優勢、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一大法寶。
從人作為創新中最活躍的要素角度看,企業家有能力洞察機遇、把握創新,可以說,企業家是最能發現創新潛在價值、最能抓住創新潛在機遇的人群,也是最有膽識參與創新的人群。這些因素都決定了企業應該并能夠成為市場創新的主體。
當然,創新并不容易。因為創新肯定需要改變,也需要成本,這就意味著風險和挑戰,意味著不確定性和失敗的可能。事實也的確如此。長期以來,有一些企業不敢創新也不愿創新,既有存在惰性不愿改變的原因,也有為市場和技術的不確定性擔心,或是考慮創新成本會大于收益等原因,從而失去創新動力,錯失發展機會。
要真正確立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并發揮作用,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和條件必不可少。企業創新源于市場需求,企業創新效果要由市場檢驗,企業創新成果需要在市場上實現。因此企業創新就需要有成熟、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健全、合理的法律法規和良好的政策環境也是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的重要保證。企業發揮創新主體的功能還需要有過硬的創新技術,這在很大程度上也依托于技術市場、人才市場的發育和完善。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面臨著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內部轉方式調結構壓力加大等挑戰。只有創新驅動,才能不斷提高效率、持續健康發展。這就迫切需要越來越多的企業勇于創新,積極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共同建設創新型國家。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