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涌動,越來越多的大企業科技人才積極投身創業,逐漸形成了聯想系、百度系、騰訊系、華為系等一系列“創業系”公司和“人才圈”。與此同時,大企業眾創空間發展日益蓬勃。在近日閉幕的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中科創星、海創匯、TCL創客空間等一批大企業眾創空間紛紛亮相,成為展會一大亮點。
“科研機構和大企業也可以搞‘雙創’平臺,把人人的智慧都調動起來。這可以幫助解決許許多多的難題。”6月8日,李克強總理在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這樣強調。
大企業參與“雙創” 凸顯資源凝聚力
在創業生態中,作為創業主體的大企業由于具備人才、技術、品牌、市場等優勢,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大企業眾創空間的步子也走得十分順利。
“作為海爾集團的孵化服務平臺,海創匯從成立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發展很快。目前在海創匯孵化的內部創業項目有130多個,來自國內國際的外部創業項目1100多個,其中14個項目估值過億。”海創匯線上平臺虛擬孵化器總經理孫根介紹說。
潤灣創客中心脫胎于華立集團。華立集團鼓勵員工創業,2015年年初成立的鑼卜科技就是其員工內部創業的代表。2015年7月,華立集團投資成立潤灣創客中心,鑼卜科技成為首批入孵的項目。據潤灣創客中心負責人黃怡介紹,潤灣創客中心目前在孵項目有20多個,一期畢業項目有兩個,其中鑼卜科技A輪估值達到2.5億元。
大企業在“雙創”中表現出的凝聚力、爆發力為大眾創新創業增添了信心。2015年以來,國務院出臺了包括發展眾創空間在內的一系列支持“雙創”的重要政策舉措。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鼓勵更多大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參與眾創空間建設,同時也為眾創空間中的創新創業者提供精準支持。在5月份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中,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共享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等7家企業被列入首批“雙創”企業示范基地名單。
國家政策的推動進一步激發了大企業“雙創”的積極性。近日,《中國移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行動計劃(2016-2020年)》在杭州發布。根據計劃,“十三五”期間,中國移動將啟動全員型“雙創”,總投資10億元,計劃5年入孵600個項目,初期以內部孵化為主,未來將對社會創新創業人員與中小微企業全面開放。預計2020年通過中國移動“雙創”平臺聚合千萬內外部開發者,撬動百億元社會資金,帶動數百萬社會就業。
孵化器5.0模式 緊密對接實體經濟
“海創匯與其他眾創空間相比,優勢明顯。因為它能夠提供其他空間、投資機構等所不能提供的實業基礎。”在談到大企業眾創空間的發展時,孫根表示。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產業基礎是大企業眾創空間發展的根基。基于此,一些大企業眾創空間還提出了孵化器5.0概念。“眾創空間整體還處于摸索階段,不過已經出現了多種運作方式,我們現在做的是第五代孵化器。”黃怡說,“截至目前,國內孵化器、眾創空間經過了物業型、服務型、投資型、價值型四代蛻變。而第五代我認為是生態型。”
“創業者有很好的創意或者產品,但缺少產業類的資源,我們就是圍繞一個已經有的產業生態,然后去找項目,對接項目。我們的資源可以直接供給他們用,這樣項目的成功率就會比較高。”黃怡介紹說,一般創業項目都想顛覆傳統行業,而潤灣則是利用孵化器促進傳統企業通過“互聯網+”實現轉型和升級,是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孵化器”。
下一步,潤灣將逐步搭建和完善其線上服務平臺,先讓企業方提出很多課題,然后讓那些創業者幫助完成這些課題。“這就不是創業者憑空想象出一個課題,而是基于現實需要來解決實際的問題,是一個很好的創業機會。潤灣的這一線上平臺將會給很多大企業用,每個大企業都可以給員工開放平臺,完全打破了企業內部階層和邊界。員工也可以隨時發起項目,在上面找技術、找投資。”
在黃怡看來,這種重度垂直化的孵化服務模式將會是眾創空間發展的方向。“眾創空間只有服務于一些垂直的產業方向,才能高度整合和聚焦產業里面有關的資源。當眾創空間有了資源以后,再支持創新項目,意義就會很大。一方面,眾創空間讓創業更加容易;另一方面,這些新型的創業公司也會反過來帶動原先大企業內傳統部分的轉型。這是我們想象中未來眾創空間扮演的角色。”
政策聚焦試點示范推進大企業“雙創”平臺建設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還發現,大企業在“雙創”過程中有著強烈訴求。黃怡表示,因為涉及很多社會保障問題,致使許多大企業優秀人才面對創業不敢想、不想去。如果國家能夠給予這些優秀人才政策鼓勵,增強他們創業的信心和積極性,相信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推動眾創空間發展首先要建立起一個開放性大平臺(非政府),同時樹立一個強有力的樣板。”孫根希望,國家能夠在大企業眾創空間發展中樹立榜樣,發揮示范引領帶動效應,同時還要建立起多方協作的利益共同體,共同推動眾創空間建設。
據了解,為充分掌握我國大企業“雙創”情況,今年3月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歷時一個多月,對國內大企業“雙創”情況進行摸底。工業和信息化部發現,雖然一些大企業在“雙創”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依然存在諸多困難和挑戰。總體而言,我國大企業“雙創”仍處于起步階段。工業和信息化部認為,要進一步做好大企業“雙創”工作,必須解決“雙創”認識不足、創業創新人才不足等問題,同時要著力完善政策體系、優化市場環境。
為進一步激發制造企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和轉型動力,國務院今年5月印發的《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構建兩個“雙創”平臺。對大企業,會通過推進以大企業“雙創”平臺建設為重點的試點示范行動,為創新創業提供服務。
應用互聯網技術搭建開放式創新平臺,是大企業“雙創”的重要途徑。《意見》明確了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7項主要任務,包括打造制造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推動互聯網企業構建制造業“雙創”服務體系,支持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跨界融合,培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新模式,強化融合發展基礎支撐,提升融合發展系統解決方案能力,提高工業信息系統安全水平。
根據規劃,到2018年,制造業重點行業骨干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普及率達到80%,成為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來源,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到2025年,力爭實現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雙創”體系基本完備,融合發展新模式廣泛普及,新型制造體系基本形成,制造業綜合競爭實力大幅提升。
摘自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