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新的力量,總能穿過夜色,照亮更遠的前程。
中世紀圖書館里浩如煙海的抄本和卷軸,如今只需一臺計算機就能完成儲存;500年前直掛云帆的全世界所有船隊運送的貨物,眼下僅靠五條現代貨船就可以全部裝下。
不靠對自然資源的搶占,不靠對大眾的橫征暴斂,憑借著不斷求新的大腦,去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一批改變世界的企業應運而生。
今天的臉譜公司用戶超過16億人,規模大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而借助互聯網提供的新的社交方式,騰訊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幾乎可以買下1500年的整個世界。
基辛格在其新著《世界秩序》中寫道:“在中世紀時期,主旋律是宗教;在啟蒙時期,是理性;在19—20世紀,是民族主義和歷史觀??茖W和技術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導觀念,它們推動了人類福祉史無前例的進步?!?/p>
發展如征途,治國如弈棋。對于行進在復興之路上的中國而言,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牽動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進而全面進入創新時代尤為關鍵。
2016年5月,注定會載入中國發展的史冊。黨中央頒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三步走”目標,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隨后,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要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世界進軍,中國發展的新動力系統日漸生成。
(二)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中國的現代化,到了一個攸關未來的路口。
“中國實現現代化,是人類歷史上前有未有的大變革。中國實現了現代化,意味著比現在所有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要多的中國人民將進入現代化行列?!碑斒澜缫泽@嘆的目光打量中國砥礪前行的身影時,我們“1949—2049”的現代化時間表也進入了攻堅克難的“后半程”。當經濟中高速增長成為新常態,我們靠什么續寫“前半程”的輝煌與榮耀?
——一個必須抓住的時間點。改革攻堅期,發展轉型期,“十三五”規劃全面展開,本世紀頭20年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進入最后時段,距離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只有5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已經全面開啟。
世界經濟在換擋變速,中國這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在更換發動機。傳統的要素驅動漸至終點,新的動力機制亟待重構。此時的中國,需要在風云變幻中“占據一席之地”,然后完成跨越。
——一個必須抓住的空間點。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趨向平衡。我們的戰略機遇,已從加快速度的機遇變為加快轉型的機遇,由擴張規模的機遇變為提高質量的機遇。
站在中國與世界的命運交匯點上,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機不可失,時不我待,我們面臨著復興之路的“關鍵一程”。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成為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重大抉擇。
(三)為了這一刻,我們已經準備了半個多世紀。
中國想要創造出自己的“創新時間”,就要在“時空坐標系”上找準定位——
1956年,第一代領導集體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其后取得了以“兩彈一星”為標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1978年,鄧小平同志作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判斷,我國迎來“科學的春天”;1995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科學技術大會,形成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熱潮;2006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2006—2020年)》實施,動員全黨全社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2012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科技創新大會,號召科技界奮力創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不能等待觀望,不可亦步亦趨,60余年來,中國始終以只爭朝夕的勁頭,抓科技、謀創新。
從中國人用的火柴、煤油都姓“洋”,到世界各國不少人離開“中國制造”就將失去舒適的生活,中國實現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化中期階段的歷史跨越;從經濟處在“被開除球籍”的危險邊緣,到被稱為“世界經濟的新引擎”,中國在歷史長河的潛流中翻騰沉淀,完成了思想的轉變、觀念的更新和發展的突破。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個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痹谌珖萍紕撔麓髸?、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立足當前、面向未來提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出發點”。
當神舟飛船創造了“中國高度”,當蛟龍潛海成就了“中國深度”,當高鐵奔騰刷新了“中國速度”,當大望遠鏡拓展了“中國維度”,“創新中國”的腳步日漸臨近。與此同時,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使命也愈發緊迫。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需要補齊短板,需要構建創新體系,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解放人的活力。
全面進入創新時代,正是中國為未來構建的“發展話語”,為世界呈現的“中國方案”。
(四)具備創新思維的人總能聽到時代的先聲。
一直以來,有三個問題,在不少人心底里徘徊縈繞。一是梁啟超之問:鄭和下西洋乃“有史來最光焰之時代”,為什么“鄭和之后,竟無第二之鄭和”?二是李約瑟之問:為什么近現代科技與工業文明,沒有誕生在當時世界科技與經濟最發達的中國?三是黃炎培之問:如何找到一條新路,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
三個問題,分別指向了經濟、文化、政治的不同維度,但也有一個共同的內涵:在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的沖突與對撞中,中國人該如何建設自己的未來世界?而在奔向現代化的道路上,把人解放出來,始終是中國發展的時代聲音。
30多年前的中國,“我國廣大的知識分子,包括從舊社會過來的老知識分子的絕大多數,已經成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讓知識分子從政治上得到了解放。一群三次方的人,走出科學城,把知識用于生產。他們有著科學家縝密的思維,有能力在互相矛盾的現象和觀念中發現新的秩序;他們有企業家善于經營與決策的頭腦,富有創造力的自我意識引導他們拓展新的領域;他們有政治家審時度勢的機智和剛柔兼備的應變能力。鐵幕般的計劃經濟,由此撕開了一個再也縫合不上的口子。
權利就像是水滴,一旦下滲,就會開始沿著平面蔓延。從修訂《科技成果轉化法》,到印發《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再到近日發布《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我國意在掙脫“國有資產流失”的鎖鏈,讓創新創業者貢獻有回報、權益有保護。從國家到地方,各項改革風起云涌。日前,成都在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三權改革”的基礎上,率先在我國推行所有權改革,為中國未來的改革探索新路。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習近平給科學定義的“三性”(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道出了科學的本真;給科學家的“三權”(讓領銜科技專家“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更大的經費支配權、更大的資源調動權”),喊出了人們的心聲。
人的解放,正是中國全面進入創新時代的關鍵環節。
在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里,政府推行“權力清單”,意在把任性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打通簡政放權的“堵點”“通點”,意在讓企業和百姓從中得到“獲得感”。一“管”一“放”,刮骨療毒,憑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
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從“小眾創新”到“小眾創新”和“大眾創新”有機結合,這些重大改革,不僅關乎物質財富的積累、制度模式的創新,更關乎中華文化的弘揚、價值體系的重塑;不僅會書寫舉世矚目的“中國故事”,更將鑄造激動人心的“中國精神”。
(五)從“第一生產力”到“第一動力”,中國布局謀篇下好發展的“先手棋”。
30多年前的全國科技大會上,鄧小平旗幟鮮明地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此后,中共中央作出《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鄧小平進一步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如今,13億中國人幾乎人均一部移動電話,6.88億中國人變成了網民。抬頭張望,隨處可見“中國元素”:每年數十萬億元規模的進出口貿易,上億人次的出入境人數,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
雖然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但我們仍存在著長長的“問題清單”。“世界工廠”轉型升級的同時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中國”。這些來自經濟系統、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的挑戰,無一不是艱巨的課題、難啃的骨頭。《紐約時報》曾經這樣感嘆:“治理未來十年的中國,可能是全球最為艱難的工作之一?!?/p>
舟循川則游速,人順路則不迷。建立在對“十二五”發展經驗的全面總結上,建立在對中國具體國情的準確體察上,習近平以對發展的深入思考做出了深刻回答——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這一重要論斷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重要思想的創造性發展,是新時期新階段必須堅持的重要發展理念。
自蒸汽機推開現代化大門以來,人類文明發生了深刻的嬗變。這當中有一條堪稱規律的結論:一個國家要保持充滿活力、持續向上的發展態勢,關鍵是讓經濟發展方式始終與時俱進,找到符合時代潮流、契合自身發展階段的現代化路徑。
當前,中國正面臨新挑戰——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每1元的投資,新增加的GDP已降至0.13元,投資的邊際效益不斷遞減。與此同時,環顧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已經開啟新一輪賽跑:德國提出工業4.0,美國啟動先進制造伙伴計劃。速度優勢縮小,中國經濟后勁面臨挑戰。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之所以會成為一場“關系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正在于它針對的是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國當前最為緊迫的現實問題。
把創新放在五大發展理念之首,讓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正是一部經濟社會的創新史。
(六)今天,世界秩序正處于一個十字路口,各種力量的激蕩交匯之下,變革正在發生。
歷史學家麥克尼爾在《西方的興起:人類共同體史》一書中,以“此起彼伏的大?!北扔魅祟惖臍v史,這樣的歷史沒有“中心”,世界秩序就是在各種力量的溝通和影響中產生。
在更廣泛的利益共同體范圍內參與全球治理,實現共同發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明確指出:“經濟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品、資本、信息等在全球廣泛流動,但本質上主導這種流動的力量是人才、是科技創新能力。”
在科技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錄制的大型紀錄片《創新之路》中,有這樣一個經典的情節:2006年底,中國完成了三次動車大招標,分別從日本、法國和德國購買了280輛高速列車。三個國家的列車各有優勢,可以適用不同的地質條件。但中國有著更加極端苛刻的環境。從東北的嚴寒,到西北的風沙,再到海南的酷暑,需要同時經受零下40度和零上40度的考驗,并且安全穿越11級大風。這一切都需要技術上的創新。最終,對每一次極限的突破,讓中國高鐵完成了自我超越,快速走到世界水準的平臺上。
如今,中國每年有近10億人次乘坐高鐵出行,中國高鐵的運營里程超過1.9萬公里,高速列車保有量超過1500列,運行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350公里。這些指標都是世界第一。而“高鐵外交”則讓中國體會到了創新帶來的自信和機會。
凝聚新的力量,激發新的創造,中國全面進入創新時代。
依靠創新實現國家富強,不僅是億萬中國人的夢想,也是占世界總人口85%的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夢想。
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科斯說:“中國的奮斗就是全人類的奮斗。”
摘自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