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古代,絲綢之路搭建起東西方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橋梁。今天,中國青少年能自行編程,通過拼裝、調試、操作機器人,重走絲綢之路?
以“絲綢圓夢”為主題的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是第16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五項賽事之一。參賽選手需在模擬絲綢之路上,操作機器人完成采購貨 物、搭建帳篷、以貨易貨、清除障礙、不畏山道、發出信息等一系列動作。雖然比賽場地只有短短3米,卻能綜合檢驗青少年對機器人技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考驗 動手、動腦能力。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承辦的第16屆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7月25日在國科大雁棲湖校區拉開戰幕。
“未來3天里,來自全國497支參賽隊的1000余名選手,將在機器人綜合技能比賽、機器人創意比賽、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和機器人足球比賽五項比賽項目中充分展現他們的創意、水平和團隊合作能力。”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劉陽說。
每項比賽均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別。創意比賽由專家評委會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其余四個賽項經過初賽和復賽決出一、二、三等獎,及冠、亞、季軍。全國競賽中的優勝者有機會被選派參加相關國際比賽。
本屆競賽的創意比賽非常“接地氣”,主題是“我身邊的機器人”。香港扶輪中學的鐘汶甫、周劍聰和黃浩明制作的“搖籃機器人”可以自動搖動,為嬰 兒父母節省體力;福建代表隊初中組的同學們帶來的機器人娃娃會笑逐顏開地發廣告,是名副其實的“服務之星”;鄭州市桐淮小學的王奕凡、李鑫恒和李潤堂發現 有些小區物業禁止快遞員送貨上門,創意出專門負責從小區門口到買主樓下派送任務的“快遞機器人”……
主題為“變廢為寶”FLL機器人工程挑戰賽和主題為“一網打盡”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競爭相當激烈。在“變廢為寶”中,機器人需要完成回收材 料、利用甲烷、運輸卸車、分類清運、清理、制肥、再利用等12項任務。在“一網打盡”中,選手們需要研究規劃、集思廣益,通過操作機器人把球投入籃筐,并 將自己聯隊伙伴舉到不同高度來得分。
“緊張比賽之余,為更好地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拓展他們的視野,國科大精心安排了‘機器人與平行智能:昨天與明天’‘空間太極計劃’‘引力波和引力本質’等高水平科普報告和‘兩彈一星’紀念館參觀活動。”國科大副校長吳岳良院士說。
中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創辦于2001年,旨在通過富有挑戰性的比賽項目,激發青少年對工程技術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和團隊精神。今年,全國共有7775支隊伍參加了省級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活動,參賽學生超過2萬人,參與學校達340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