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一些地方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進行了積極探索,主要做法有:
各地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主要做法
開展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浙江省自2005年開始實施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制度。截至今年8月,列入風險補償范圍的金融機構共計向近20萬家(次)微小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新增小企業貸款累計達258億元。
實行擔保貸款風險共擔。上海市構建了多渠道、市場化運作的中小企業貸款信用擔保機制,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擔保貸款風險共擔和擔保資金放大的機制。市、區(縣)兩級財政分別按高新技術企業6∶4、一般企業5∶5的比例共擔擔保資金風險;擔保資金與銀行貸款按1∶5比例放大,并按高新技術企業9∶1、一般企業8.5∶1.5的比例共擔貸款壞賬損失風險。
制定中小企業信貸支持總體規劃。山東省中小企業辦、農信社聯合推出了“三年萬家”計劃,確定今后三年每年選擇3000家以上符合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合法誠信經營的小企業,重點給予信貸支持。
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合作平臺。2006年,浙江省和國家開發銀行共同建立了中小企業創業貸款融資平臺。截至今年8月,共為191個中小企業融資項目發放基準利率貸款超過3億元。
推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江蘇省從2007年11月開始農村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目前已成立2家,年內還將陸續設立15家。浙江省今年7月啟動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并給予了政策扶持,首批小額貸款公司最早在今年9月開業,明年1月將視試點情況進行推廣。
創新擔保類融資產品。今年6月,浙江省規定,在浙江省登記注冊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東人數為200人以下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可用自有股權向銀行申請質押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