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儀表網
近日,全國首個科技服務業團體標準《科技成果轉化成熟度評價規范》(簡稱《評價規范》)發布,這是繼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印發《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發布《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后,在促進企業科技成果轉化領域的又一重磅。這一舉措將徹底“激活”儀器儀表產業的科學研究,為中小企業科技型創新服下一顆“定心丸”。
一直以來,國產儀表行業在技術和市場口碑上都處于不太被看好的地位,究其原因,可能受 制于起步晚的影響,但更多的問題則出在國產技術推廣力度不夠上。在本網開展的線下采訪中,大部分受訪企業都反映到目前國內大部分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同水平, 部分技術甚至超越國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每年國家在重大科研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相當豐厚的科研成果,但統計數據表明,國家級科技成果成功轉化并 批量生產的只有20%左右,專利實施率只有10%左右。這就讓國產儀表行業陷入明明有技術卻不被知曉的困局,大把先進的科研成果在耗盡精力被研發后,依舊只掌握在科研院所等少數人手中,不能走上生產線,走入行業應用,為國產儀表正名。
但值得慶幸的是,從接二連三推出的國家新政,以及在促進成果轉化推動方面投入的資金支持中,能夠感受到政府開始拯救這種不平衡局面的決心。國家政策已經給予最大支持,儀表企業也積極配合,目前在科技成果轉化上已經取得部分成果。
聚光科技“紫外/可見光纖光譜氣體分析系統產業化項目”、江蘇紅光儀表廠“電機安全節能無線監控系統裝置的研發及產業化”、中環天儀“高精度挖泥船大口徑電磁流量計及大流量標定裝置”、天津津伯儀表“SV系列智能變頻電動執行機構產業化”等多家儀器儀表行業項目已在2012年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中獲財政部支持。去年6月,中國石化“十條龍”重大科研攻關項目“氣液法流化床聚乙烯工藝成套技術”在天津石化成功應用,該項目研制開發的十余款高科技新品也陸續投入行業應用。至此,“十條龍”重大科研攻關項目4項科研成果轉化率達到44%以上,不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也為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成為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的典范。
除了儀表企業投身技術創新并將成果成功應用這種方式外,儀表科學研究院也是推動科研成果轉化道路上的“功臣”。2015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文件,認定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等7家單位為“國家質檢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基地”,主要承擔科技成果的評價、再開發、產品化、推廣和示范等。質檢總局將優先采購成果轉化基地研發的儀器儀表裝備,鼓勵推廣科技成果獲取合法所得。
作為國家技術創新工程的試點單位,四川省整合6億科研資源,建立了“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分析檢測平臺”,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強大的儀器儀表設備支撐,5年內實施1500項成果轉化項目,形成1.2萬億元的產值,對科技成果轉化起到重要作用。
小編結語
雖說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中起決定作用的是政策,但中 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依舊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國家科技型創業投資引導資金的扶持方式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并實實在在的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 用,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湖北、山西、云南等地都已設立省級引導資金。總體來說,科技成果轉化生產力,增強國產儀表競爭實力道路平坦,值得儀表企 業為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