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家高新區已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中流砥柱,在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動能。
本報記者近日走進多個國家高新區調研采訪,在一線與企業家、創業者和高新區管理者座談,深切感受到了國家高新區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從今日起,本報開設“調結構轉方式?國家高新區調研行”欄目,講述國家高新區以科技創新促轉型、調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擔當創新型國家建設新動能的故事。
創新驅動發展要從國家高新區開始。
2015年146家國家高新區共實現營業收入25.37萬億元,“十二五”期間實現年均增長17.4%。這一組國家高新區的發展數據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20多年來,國家高新區勇于承擔國家使命,堅持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積極推進科技與經濟結合、市場和政府結合、中央與地方結合,科技創新資源迅速聚集,科技企業快速成長,重大創新成果持續涌現,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了標志性引領作用,探索了經濟發展新模式和輻射帶動周邊區域新機制。” 科技部高新司司長秦勇說。
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的重要力量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家高新區已成為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重要力量。2015年,146家國家高新區工業總產值達18.6萬億元,凈利潤1.6萬億元。中關村、上海張江、武漢東湖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營業收入超過1萬億元,其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總收入達到4.1萬億元;63個高新區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10家高新區增速在20%以上。42家高新區GDP占所在城市比重超過20%,21家超過30%,7家超過50%。
國家高新區已成為轉型發展最主要的戰略力量。國家高新區集聚了31160家高新技術企業,占全國高企數量的40%以上,全國互聯網百強企業中96家誕生于國家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1/4以上,形成了以中關村、深圳、杭州等為代表的全球創新高地,誕生了一批以華為、阿里巴巴等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新技術大公司。中關村、西安、深圳等高新區現代服務業占比均超過25%,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正在加快形成,成為我國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策源地,形成了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的發展態勢。
“國家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都保持穩定增長,表現出很好的發展質量和增長態勢,已成為新常態下支撐我國經濟中高速增長的重要引擎,加快成長為引領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一面旗幟。”秦勇說。
創新創業要素的主要聚集地
2015年,國家高新區內企業研發經費支出達4521.6億元,占全國企業的31.8%,全部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5%,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這些數據充分表明,國家高新區已經成為創新創業要素的主要聚集地。
同時,國家高新區創新創業活躍,形成了支撐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企業群體。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率先掀起,涌現出一大批以創業咖啡、創業苗圃、新型孵化器為代表的眾創空間。“天使投資+合伙人制+股權眾籌”模式正在成為我國的重要創業模式,創業“新四軍”日益成為創業主群體,創新創業已經成為國家高新區的價值導向和生活方式。
2014年國家高新區新增注冊企業13.3萬家,2015年新增注冊企業達到19.0萬家。可以說,創新驅動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了當前國家高新區發展的兩個關鍵詞。
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的旗幟
20多年來,國家高新區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和政策創新,引領了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
比如,國家高新區圍繞創新創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在科技和經濟結合、新型創新組織發育、產城融合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努力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
比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集聚了一批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的科技服務機構和園區運營機構,合力營造創新創業生態。
比如,探索了科技和金融結合的新機制,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投融資體系。“6+4”“新四條”“黃金十條”等政策措施,極大程度地解放和發展了科技生產力。
比如,進一步深化“小政府,大服務”的理念,探索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簡化創業企業注冊手續,創新管理體制和社會治理模式,積極向產業組織者轉變。
努力實現“四個率先”
秦勇表示,到2020年,國家高新區的主要發展目標是,要著力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科技創新能力和經濟創造能力要繼續保持較快提升,基本形成新的發展動力和發展范式,帶動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努力實現“四個率先”。
“四個率先”即率先形成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創業生態;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和高度活力的新型產業體系;率先形成經濟、科技、生態有機統一,綠色、協調、共享的科技社區;率先形成全球鏈接輻射廣泛深入的國際化發展平臺。
對此,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表示,要實現“四個率先”的目標,國家高新區需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盲目追求速度、規模,而是走“內涵式”發展之路。以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中心,統籌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優化科技服務體系,著力培育創新創業生態,努力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以“雙引擎”助力“雙中高”,推動產業集群向新型產業生態升級,提高創新供給的質量和水平,持續提升集聚輻射全球創新資源的能力,實現經濟、科技、社會、生態和諧統一。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