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德智能制造企業家大會在南京舉行,來自中德兩國政府、企業、商業貿易協會等業界人士圍繞“務實推動中德工業界深度合作”主題開展討論。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認為,中德兩國產業具有相似性和互補性,在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以及中小企業發展領域,雙方合作潛力巨大。“當前,中德雙方正在中德標準化合作委員會框架下就‘工業4.0’領域的標準化議題展開討論,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信息通信領軍企業在歐洲積極參與智能生產解決方案開發。與此同時,西門子、博世力士樂、庫卡機器人等力推‘工業4.0’的德國企業也在中國大力開拓市場,針對中國客戶需求推廣智能生產相關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辛國斌說。
辛國斌表示,希望兩國企業家能在聯盟平臺上加強交流,在智能制造相關技術研發、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和重點標準研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推進、智能制造專業人才培訓與交流方面加強對接和合作,共同促進兩國智能制造的發展,工信部將促進中德雙方產學研用高效聯動發展格局的形成,推進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
談到如何借鑒德國經驗,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認為,近期發表的中國德國工業4.0有關考察報告顯示,中國工人在生產線末端、日本工人在生產線中端、德國工人是生產線的核心。在智能制造的發展背景下,中國工人面臨著轉型升級,需要不斷提高素養。“我去德國考察曾經看到一家企業,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強項做想做的事情,決定自己的工作方式。未來我國的企業也要調整用人方式,讓業務和人才之間達到最佳配比。”李培根說。
德國的企業代表表示“看好”中國的技術和制度優勢。漢諾威信息通信展負責人奧利弗?弗雷澤表示,德國在機械制造、工業自動化等領域是全球領軍,但信息技術是弱項,中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產品生產基地、增長最快的消費和應用市場,下一步將深度學習中國信息技術。“德國‘工業4.0平臺’推出了首份‘工業4.0地圖’,介紹德國各地200余個‘工業4.0’應用實例和可供中小企業開展應用研發的試驗點,中國的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下一步可加強智能制造平臺建設,讓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等各方廣泛參與。”奧利弗?弗雷澤說。
一些德國企業闡述了發展智能制造的“著力點”。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之一,也是德國工業4.0的重要創始成員,英飛凌無錫公司目前已建成向海外公司輸出理念的“智能工廠”,將物聯網技術用于垂直集成。英飛凌公司負責人奧拉夫赫佐格認為,無論是工業4.0還是智能制造,都具備四項特征:定制化的產品和極大的兼容適應性,可以提高資源效率和自動化;智能化分享及信息網絡化;包括生產效率、靈活性、可靠性在內的客戶和合作伙伴的整合;工業安全和安防,這四個方向是中德發展智能制造的“著力點”。(記者 崔國強)
摘自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