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9月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落基山研究所以及能源基金會(中國)今日在北京舉行的G20能效論壇上聯合發布“重塑能源:中國”項目成果報告。
G20杭州峰會領導人宣言強化能效合作,并發布《G20能效引領計劃》。本次論壇以“能效提升”作為主題,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能效與繁榮經濟、氣候變化、區域環境污染治理、全球戰略伙伴關系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推動各國進一步強化能效合作,促進經濟社會實現綠色高效低碳轉型。
為了更好地應對環境壓力并改善能源安全,“重塑能源:中國”項目通過嚴謹的經濟和技術分析,為中國制定了面向2050年能源消費和生產革命路線圖。該報告研究顯示:中國完全有可能以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社會可接受的方式,通過重塑能源生產和消費體系,到2050年實現經濟6倍增長,同時一次能源需求量僅比2010年增長1%;在重塑情景下,2050年中國非化石電力占全國電力消費的比重可達82%,其中,可再生能源將為全國提供68%的發電量;中國有望2025年左右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水平降低42% 。報告認為,要實現重塑情景,2010-2050年,需要新增總投資累計約35萬億元人民幣,而節省的能源總成本達56萬億元人民幣,這樣將為中國經濟帶來21萬億元人民幣的凈收益。這一計算結果尚未包含環境和公共健康水平、能源安全改善帶來的收益等。
“重塑能源:中國”項目中方負責人、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戴彥德充分肯定了該研究為中國探索一條通過大幅提升能效、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的轉型道路所作出的積極努力和參考意義。他表示:“‘重塑能源:中國’研究項目立足我國能源發展現狀,著眼長遠發展規劃,為我國優化能源結構、實現低碳發展目標,特別是為中國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貢獻了有分量、有價值的政策建議。這個路線圖不僅給了我們理念和方法,更給了我們一種信念,使我們感受到,無論是就全球還是中國來講,能源革命勢在必行?!?/p>
“重塑能源:中國”項目由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于2013年6月發起,并聯合來自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落基山研究所和能源基金會(中國)三家國際機構的五十多名行業專家通力協作歷時三年共同完成。該研究采用系統模型分析方法,聚焦電力、工業、交通和建筑四大部門進行全面、系統的定量研究,并分析具體技術路線選擇、成本有效性、環境和社會影響等。
作為該項目重要參與方,落基山研究所常務董事Jon Creyts表示:“該報告不僅描繪了中國能源革命的藍圖,而且為政府和行業指明了令人激動的機遇。只有通過商業可行的技術手段,才能給國家帶來切實利益。該報告制定的革命路線圖充分證明通過清潔高效的增長方式可以推動經濟發展?!?/p>
“此報告是創新型國際合作的良好案例。我們相信報告將對中國制定其中長期能源戰略提供參考,并對中國向低排放、氣候適應型經濟體的轉型提供政策建議”,能源基金會(中國)項目副總裁何東全博士說。
“重塑能源:中國”報告為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能源革命,以及制定“十三五”及后續發展規劃提供了重要的決策支撐。同時,該報告為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中國提出了綠色低碳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舉措。為中國在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實現經濟持續增長、能效大幅提升以及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利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