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國各地開展得如火如荼。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4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38.1%,年均增長11.4%;按匯率折算,我國研發經費繼2010年超過德國之后,2013年又超過日本,目前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2015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比2012年提高0.17個百分點,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居發展中國家前列。
對創新的重視凸顯了我國對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的理性自覺。按照最早提出創新驅動理論的著名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的觀點,國家經濟發展要經歷生產要素驅動階段、投資驅動階段和創新驅動階段。顯然,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之后,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符合發展規律。
話雖如此,但要下好創新這步先手棋,光靠增加投入遠遠不夠。截至目前,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尚未達到60%,而一般認為國家進入創新驅動的三大標準之一是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以上。科研經費投入雖大,但科技進步貢獻率偏低,這是制約我國創新驅動快速發展的瓶頸問題。事實上,科技轉化率低、研發與市場脫節、經費管理體制僵化等問題,都制約了我國創新驅動的成效。
國家創新活動的鏈條包括以下5個環節:一是基礎研究,探索新科技的原理;二是應用研究,在實驗室制作樣品或樣機;三是中間試驗,驗證和改進實驗室技術,按照規模生產要求解決工裝、工藝、原料等問題;四是商品化,企業整合技術、資本、人力等要素,面對市場開展小規模經營;五是規模化,企業開展大規模生產,獲取創新活動的回報。
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中間試驗、商品化、規模化構成一條完整的創新鏈條。所謂創新驅動發展,就是使創新鏈條環環緊扣,讓創新成果最終體現在終端市場上,發揮創新的乘數效應。如果創新鏈條本身不順暢,就好像一輛“掉鏈子”的自行車,動力無法傳導,創新必將“空轉”。
為何會出現創新鏈條上的“腸梗阻”現象?筆者認為,在創新驅動的鏈條中,中間環節的薄弱導致科研單位和市場應用脫節,大量科研部門的成果無法轉移到產業部門,成為驅動發展的新動力。不難看出,破解創新瓶頸的關鍵在于理順創新鏈條,應針對創新鏈條的不同環節對癥下藥,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
一方面,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領域,要改革科研項目經費管理體制機制,給科研人員“松綁”,破解科技資源“碎片化”、科研項目“九龍治水”和項目資金“天女散花”等問題,加強科研管理部門、高校科研機構與市場化組織的溝通,提高科技人員的智力報酬,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在推廣應用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要完善技術轉化政策,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推廣市場化運作的科技孵化器平臺。據初步統計,2015年我國企業研發經費逾1.1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40.3%,年均增長11.9%,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的比重為77.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首次突破萬億元。
當然,破除創新不能轉化為發展動力這個關鍵瓶頸,還有待于從宏觀上構建有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發展的市場環境、產權制度、投融資體制、分配制度、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大力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和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文化氛圍。
唯其如此,才能讓創新成為驅動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真正引擎。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