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國信息消費示范應用城市行暨首站北京站活動日前在北京正式啟動。記者從啟動儀式上了解到,2014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2.8萬億元,按照規劃,到2020年,信息消費總額將達到6萬億元,到2025年,信息消費總額將達到12萬億元。
據介紹,2013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3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意見》的落實高度重視、全面部署,信息消費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和突破。為進一步加強社會各界對信息消費的認知,提升信息消費的影響力,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開展“信息消費示范應用城市行”活動,全方位、多領域展示信息消費優秀成果,積極推動信息消費優秀解決方案供需雙方推介對接,構建企業與地方信息消費合作宣傳平臺,集中展示信息消費優秀成果,積極推廣可復制的示范城市和示范項目。
信息消費發展呈現四大亮
“3年來,隨著《意見》的全面部署、深度落實,我國的信息服務消費水平加速升級、信息產品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新型信息消費迅猛發展、信息消費相關產業發展態勢良好,信息消費發展呈現四大亮點。”參與此次活動的業內專家表示。
“今年1-6月,我國移動寬帶用戶(3G和4G用戶)累計凈增1.3億戶,總數達到8.38億戶,占比達64.4%;4G用戶呈爆炸式增長,今年1-6月凈增1.83億戶,總數達到6.13億戶;截至今年6月底,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高速增長,固定寬帶接入用戶累計超過2.78億戶,普及率由2015年年底49.4%提高至52.7%;寬帶接入結構不斷優化,同期FTTH/O用戶總數達1.9億戶,占比68.4%;今年1-6月,移動互聯網用戶凈增6810.5萬戶,同比增長14.1%,總數10.3億戶;今年1-6月,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累計達37.5億G,同比增長123.9%。”業內專家表示,這組數據充分說明數據業務消費持續增長,已成為信息服務消費的主要驅動力量,同時說明我國信息服務消費水平正加速升級。
在信息產品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方面,業內專家表示,智能終端、智能語音、信息安全等關鍵軟件產品開發應用進入推廣應用階段,初步形成產業鏈協同發展局面。一組數據更能說明問題: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2.35億部,占手機出貨量92.6%;截至今年6月底,智能電視出貨量4700萬臺,同比增長20.5%。而以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新型智能終端逐步進入推廣應用階段,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產品相繼涌現,智能終端產品日趨豐富。另外,截至今年6月底,軟件產品實現收入7018億元,同比增長12.8%;信息技術服務實現收入11739億元,同比增長15.7%;電子商務平臺技術服務(包括在線交易平臺服務、在線交易支撐服務在內的信息技術支持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1.6%。
同時,隨著“互聯網+”的大力實施,互聯網應用和創新日益活躍,不斷為經濟發展積聚新動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互聯網企業市值明顯回升,營收保持高速增長。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85家上市互聯網企業市值總規模為4.87萬億元,較一季度上漲5.5%,營收同比增長43.0%,凈利潤同比增長20.5%。互聯網領域投融資活躍,主要集中在文化娛樂體育、互聯網金融和電子商務等領域。二是電子商務等新型服務發展迅速,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同時成為促進信息消費的新途徑,為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今年1-6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6.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進一步提升至11.6%。
“云計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逐步形成了從基礎軟硬件到咨詢、建設、遷移、交付、運維等全流程的產業鏈。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云計算產業規模接近1500億元,增速超過3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大數據服務加速向傳統產業滲透。截至今年6月底,大型數據中心向綠色化、集約化發展,跨地區IDC企業達到279家,電信、交通等行業積極利用已積累的豐富數據資源。物聯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5年年底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7500億元,公眾網絡機器到機器(M2M)連接數突破1億,占全球總量31%,成為全球最大市場。集成電路產業進口替代能力不斷提升。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行業銷售額達1880億元,同比增長18%,骨干企業產能利用率普遍超過90%。” 業內專家表示,這組數據說明,我國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相關產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奠定基礎
“今年以來,我國信息消費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持續拉動產品服務升級和結構優化。產品消費智能化、服務消費移動化、新型消費升級化、相關產業泛在化趨勢日趨顯現,基于信息消費從消費到生產的生態體系進一步發展壯大。信息消費從需求端向供給端持續延展,以消費拉動產品服務升級、產業結構優化,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奠定堅實基礎。”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表示。
對今后如何促進信息消費工作,謝少鋒表示,一是要提升信息消費供給能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兩化融合的市場化機制,完善兩化融合的標準體系;培育新型生產方式,組織開展“互聯網+”制造業試點示范,以工業云、工業大數據、CPS在重點行業應用推廣為切入點,在協同研發、眾包設計、個性化定制、在線監控診斷、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領域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分行業制定裝備智能化改造路線圖,組織實施智能制造專項,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實施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發展服務型制造,研究制定《發展服務型制造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組織開展服務型制造企業試點示范;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大企業建立面向全社會的研發測試、創業培訓、投融資、創業孵化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服務平臺,鼓勵地方發展創客空間、創新工場、開源社區等新興眾創空間,打造市場化與專業化結合、線上與線下互動、孵化與投資銜接的創新載體。
二是培育信息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推動工業云創新發展,組織開展工業云服務創新試點,推進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測試驗證等資源的開放共享,打造工業云生態系統;研究制定工業大數據發展路線圖,組織開展行業應用試點示范,依托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數據密集型產業集聚區,建設一批工業大數據行業平臺和服務示范基地;推動公共數據開放共享,聯合相關部門研究數據開放、保護等方面制度,實現對數據資源采集、傳輸、存儲、利用、開放的規范管理;繼續發揮好現有工作機制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多方合力推進物聯網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推動社會民生領域典型物聯網應用,帶動示范應用和產業集聚。
三是增強信息消費保障能力。繼續實施寬帶網絡提速降費行動,推動全光纖網絡城市和4G網絡建設,夯實信息消費發展基;堅持以創新引領發展,推進5G、高端服務器、高性能計算機、云存儲、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大力開展互聯網核心技術自助研發,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監管能力和系統安全防護水平。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