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與浩瀚的宇宙相比,大概只是滄海一粟,然而,對于一項大賽而言,走過的10年,卻至關重要且獨具意義。2016年,“三菱電機杯”全國大學生電氣與自動化大賽迎來了十歲的生日。
對于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而言,這十年是充滿挑戰卻又收獲滿滿的十年,是花費巨資卻也無比欣慰的十年;對于大賽的評委和老師而言,在這十年中,見證了不計其數的優秀的工程實踐人才通過大賽這個平臺脫穎而出,走向社會,成為業內的棟梁之才;對于參賽的學生而言,十年大賽,不僅是一個數字,一個通過雙手創造夢想的舞臺,它更像是一種陪伴,陪伴他們成長,陪伴他們揮汗灑淚,克服一個個困難,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開啟未來之門。
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師范大學校長胡敏強教授
十年積淀 影響力日益提升
2007年,為促進學生基礎知識教育與綜合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與中國高校合作共同發起了“三菱電機杯”全國大學生電氣與自動化大賽。大賽面向對象為本科高校和職業技術院校,最初為創新大賽,旨在培養實踐和制造方面的創新人才。然而,隨著大賽規模的日益龐大以及制造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如今的“三菱電機杯”愈加成熟,已經發展成為工程人才訓練的綜合平臺。
從第一屆的9所院校16支隊伍近100名師生進入決賽,到2016年第十屆的40所院校61支隊伍展開最終角逐;從第一屆的創新大賽,到第三屆將大賽分為創新設計和技能兩大組別,再到第四屆由于參賽人數眾多,組委會決定將三菱電機自動化大賽定為“創新”、“應用”兩種形式,隔年交替舉辦。十年來,“三菱電機杯”共吸引了3000余名學生參與大賽,在業內影響力日益提升。
教育部高等學校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師范大學校長胡敏強教授是“三菱電機杯”的組委會主任,曾經多次參加“三菱電機杯”。他告訴記者,經過10年的發展,“三菱電機杯”全國大學生電氣與自動化大賽已經成為業界最具影響力的賽事之一。高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通過大賽這個平臺,培養創新精神、工程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大賽在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和工程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 雷鳴教授
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雷鳴教授非常認可競賽的形式對于推動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深入開展高等學校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基礎知識教育與綜合能力培養、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她表示:“第一,大賽給全國高校相關專業的同學們搭建了良好的競爭、交流和展示平臺,以賽促學、以賽促創、以賽促用,真正做到學思結合、學用結合,在產生很多優秀作品的同時,也不斷幫助同學們成長、成熟。第二、大賽的時代性和前瞻性有助于促進各高校在學生知識傳授模式方面的探索,更加深對于學生創新意識、合作意識、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并持續創造條件,讓人才不斷脫穎而出。”
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三條寬和
作為剛剛上任的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總裁,三條寬和顯然對“三菱電機杯”有著更高的期待:“很多高校十年來都持續參加‘三菱電機杯’,這就是對大賽效果的有力證明。“三菱電機杯”并不局限在中國,我們也在印度、韓國、泰國等國家舉辦類似的大學生自動化大賽,希望把大賽的這種形式很好地推廣出去。今后,我希望可以聯合各地資源,將“三菱電機杯”更多地帶到世界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十年賽場 與時俱進
2016年8月3日~4日,第十屆三菱電機杯全國大學生電氣與自動化大賽在天津大學隆重舉行,來自教育部、協會組織、高校的20多名嘉賓和評委為大賽助陣。40所高校的61支隊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比拼中,展現出現代大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蓬勃朝氣。此次大賽是系統應用大賽,以“智造創想,技創未來”為主題,著重培養學生工程實踐和應用能力的提升,考核學生設計、制作和調試技能。比賽命題分為三個方向:伺服定位隨動控制、工業機器人控制、微電網控制。參賽隊需選擇一個命題方向,以三菱電機的自動化技術和產品為基礎,按照大賽通知公布的參數、技術要求,搭建控制系統并制作執行對象。此次比賽的考核內容主要由基礎測試、系統設計與調試和文明參賽(比賽過程中有無違規行為)三部分組成。
與往年不同的是,本屆大賽為了更好地契合時代發展,培養大學生應用機器人技術的能力,特別增設了工業機器人控制的題目,這充分體現出“三菱電機杯”與時俱進的特質。據悉,在決賽中,共有11支隊伍選擇了工業機器人控制的題目。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今年“三菱電機杯”的考核重點也從以往注重變頻器、PLC等某一項技術的應用轉為更為系統化的項目,對學生們的綜合能力以及系統化的思維能力提出了挑戰。這當然也是為了迎合當前強調系統解決方案的業內潮流。
從以上兩個變化來看,“三菱電機杯”舉辦的十年間,并沒有裹步不前,而是與時俱進,緊密與時代主題相結合,這一點從今年的主題“智造創想 技創未來”也可以體現出來。
走過十年,從“三菱電機杯”脫穎而出的優秀人才有很多,今年,三菱電機特別邀請了往年參賽的學長們前來和參賽學生分享經驗和感受。獲得首屆“三菱電機杯”一等獎的張志偉,如今已經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他說:“大賽奠定了我職業發展的方向,參與大賽的過程激發了我對自動化的熱愛,所以十幾年來我一直在這個行業努力堅守。”
畢業于天津大學現就讀于清華大學的汪澤,說得最多的就是“感恩”,感恩學校,感恩三菱電機,感恩大賽,感恩老師和同學,感恩自己的這段經歷,他說,“三菱電機杯”是他科研道路上的一個起點,讓他更加明確未來的人生方向。
學長們的到來,讓參賽學生們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也為今年的“三菱電機杯”增添了一抹懷舊的溫情。
未來十年 值得期許
2007年~2016年,這是“三菱電機杯”走過的第一個十年。十年,是一個節點,但更是一個全新的起點,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更多的期許。
胡敏強談到: “ 希望‘ 三菱電機杯’可以繼續辦下去,能夠為電氣自動化類人才培養提供更豐富的內容,使我們的學生通過這個平臺,在創新意識、合作意識以及工程實踐方面得到極大的提升,未來成為對社會、對工業界有用的人才。”
南京工程學院校長 孫玉坤教授
南京工程學院校長孫玉坤教授表示,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在三菱電機為廣大學校搭建的這個平臺中獲益。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夠在參與大賽的過程當中,通過與全國多所院校的交流與借鑒,得到教育教學改革的啟發。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 廖瑞金教授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廖瑞金教授說:“未來,希望‘三菱電機杯’可以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同時要強調參賽作品結合實踐的能力,讓更多閃爍著耀眼光芒的創新idea真正應用到實際工程中去,發揮更大的價值。”
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 王飛躍教授
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王飛躍教授認為,自動化是應用科技,只有把學到的知識反映到社會生產中,才能發揮它的真正價值。所以,希望“三菱電機杯”未來要緊密貼近產業和時代的發展潮流,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與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和智能制造話題結合起來,推進這項賽事的進一步發展。
十年積淀,十年堅守,“三菱電機杯”為多少學子開啟了走向夢想的起點?又為多少學子創造了走向職場提升自我的機會?回顧過去,多少感動,多少欣慰;展望未來,多少激情,多少期許。十年,是節點,也是起點,十年青春,十年熱血,十年陪伴,十年見證,十年,再啟程!讓我們一起祝福“三菱電機杯”的下一個十年!
記者小札:這已經是記者第六次參加“三菱電機杯”,之所以對這一項賽事持續關注,除對于大賽本身對人才培養所起到的推動作用的認可之外,在每一屆的比賽中都能發現新的亮點也是記者始終關注這一賽事的重要原因。
舉辦大賽的初衷是為了促進大學生工程實踐及應用能力的提高,提升他們的創新意識、團隊意識以及實踐能力,說得更通俗一些,就是為了讓學校培養的學生和社會需要的人才實現雙向的無縫對接,對于這一點,記者認為,“三菱電機杯”做的非常好。每年都會結合熱門技術以及熱門行業做一些改變。
記者還記得去年參加創新大賽時,看到了很多諸如新能源、污水處理、智能停車、智能電網等與社會實際問題緊密相關的項目,同學們與實際接軌的程度著實令人吃驚。這不僅與學生、老師們注重產學結合的意識相關,也與大賽主辦方在這方面的引導和鼓勵有關。如前文所說,三菱電機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與社會實際相結合,今年加入了“工業機器人控制”的題目。但一臺機器人的價格不菲,很多學校負擔不起,為此,三菱電機特別為這些院校提供了機器人免費租用的服務,既解決了大學經費少的問題,同時也讓學生們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鍛煉。
另外,隨著中國制造業向智能制造的轉型,市場上的自動化企業,早就已經過了憑借單一產品打天下的時代了,現在是一個協同發展的時代,不管規模大小,幾乎所有企業都在強調系統與解決方案。所以,今年,“三菱電機杯”的考核重點也從以往注重變頻器、PLC等某一項技術的應用轉為更為系統化的項目,對同學們的綜合能力以及系統化的思維能力提出了挑戰。
以大賽為載體,似乎已經成為推動中國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較為成熟也較被認可的方式。近年來,自動化行業里的大賽也的確越來越多,這當然是好現象,然而,如何能讓大賽的效果持續下去,并且深入到真正的教學當中去才更為重要,且是值得每一個大賽主辦方都該考慮的問題。
除此之外,每一位參賽老師都應該注意發現和總結學生們在比賽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并在今后的教學中給予善意和正向的引導與改正,這也是將大賽深入到日常教學中的另外一種方式。
還有不能忽視的一點,工程人才培養的主角并非只有學生,還有老師這一關鍵環節。大賽固然是為學生搭建的平臺,然而是否也可以更加注重老師之間的交流?是否可以舉辦一些適合老師交流的論壇或座談?互通有無,互相借鑒,也許也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開幕式現場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6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