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今年春天,谷歌“阿爾法狗”與李世石的圍棋交戰,將人工智能概念推向風口浪尖。實際上,“阿爾法狗”并不神秘,從日常生活中的外賣軟件、拼音輸入法到人臉識別、智能家電,都有人工智能的身影。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馬少平表示,人工智能的核心是先進的算法,已應用于各行各業。
“比如拼音輸入法,就使用了人工智能的算法。你輸入有限的字母,程序就能猜測你究竟想輸入什么,這背后需要程序基于數據和概率去求最優的結果?!瘪R少平說。
據發改委、工信部等于今年5月聯合印發的《“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年我國將形成千億級人工智能市場應用規模。
實際上,人工智能學科已經有60年的歷史,直到今天才迎來黃金時代。美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及工程學系主任楊強表示,這是由于近年來模仿人腦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時,依托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海量數據,人工智能算法得以被不斷訓練、升級。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從巨頭到創業公司,從互聯網行業到傳統制造業,都在悄然布局人工智能技術。
目前,中國的BAT(百度、阿里、騰訊)都已涉足人工智能?!鞍俣却竽X”項目已正式啟動,致力于打造綜合的人工智能平臺。在百度的外賣軟件中,就應用了智能物流的算法,綜合位置、路況、天氣等信息,為送餐“騎士”提供最佳線路建議。阿里巴巴于今年8月推出人工智能項目“ET”,未來將具備感知能力,并在交通、工業、健康等領域輸出決策。騰訊未設立專門的人工智能部門,但相關技術已應用于QQ、金融、微信業務板塊。
還有諸多巨頭在開發人工智能的“對話機器人”,如微軟的“小娜”、蘋果的Siri、百度的“度秘”。這些軟件可以幫助用戶查詢信息,也可以幫忙打車、訂餐。馬少平表示,雖然此類軟件暫時應用有限,但未來在老年人服務、公司客服方面可以節省人力,大有可為。
傳統企業也不甘落后。家電制造商美的集團今年收購了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志在深耕智能家電。華帝、聯想、樂視電視等紛紛與語音識別技術公司“云知聲”合作,實現用戶與家電的語音互動。
“人工智能開啟了科技的‘大航海時代’,廣泛的商業化應用才剛剛開始,還有更多的東西有待被挖掘、發現。”地平線機器人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余凱表示,未來,醫療、出行、教育、生活服務都將迎來全面的智能化。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中,中國的步伐并未落后,但面臨的挑戰也十分突出,尤其在核心硬件方面,嚴重依賴國外供應商。
云知聲首席執行官黃偉表示,智能的基礎是機器對環境的感知,然而目前我國傳感器的技術能力仍較國際領先水平有一定差距。此外,人工智能要求芯片具有海量、迅速的運算能力,而鮮有國產芯片能夠符合這個要求,目前在全球仍是英偉達、英特爾“稱霸”。
受訪專家建議,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為我國科技創新帶來歷史性機遇。未來,人工智能要獲得長遠、健康的發展,不僅應深耕算法,嘗試商業模式創新,也需加強在核心硬件方面的研發與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