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工業智能制造要向智能優化制造轉變,智能優化制造的核心是高效化和綠色化。”27日,在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的2016國家智能制造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說。
柴天佑介紹,智能優化制造是指以企業全局及生產經營全過程的高效化和綠色化為目標,以生產工藝智能化和生產全流程整體智能優化為特征的制造模式。要做好智能制造,企業必須根據自己的問題,確定目標,將現在技術實現不了的問題用智能的手段去解決。
柴天佑認為,要想做好智能制造,必須做到把研究、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協同發展,因為只有嚴格地協同,才能實現計算資源和物理資源的深度融合,物理資源掌握在企業,計算資源的技術掌握在高技術公司,解決科學難題在科研院所,三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南寧表示,從國家層面來講,《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切合當前中國制造業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但從現實來看,我國過去制造業基礎發展不平衡,機械制造業實力強大,但在信息領域制造業發展落后,存在短板;其次,央企是制造業產業的主力軍,在創新方面,一些企業沒有形成適應時代發展的創新體系,缺乏原創的東西,這就需要向國外同行學習,形成創新的體制和機制,將人的創造力激發出來;再就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下,企業傾向于做短、平、快的產品,形成低水平、同質化的重復,沒有可持續的競爭力。
“‘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花落寧波,全市正積極打造以‘智能升級、智慧轉化、智力集聚’為主要特征的‘寧波智造’,培育形成‘高端人才育高端成果、高端成果筑高端產業、高端產業聚高端人才’的制造業發展循環生態系統。”市科協主席陳文輝說,“爭取到2025年,將寧波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制造業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國家新材料制造基地和人才高地,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創新中心。”
“當下,全球制造業格局正面臨重大調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智能制造成為這場變革中的主攻方向。未來,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綠色環保的制造模式將是重要的發展方向。”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鄭南寧院士建議,寧波應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圍繞制造業發展的重點、難點,積極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
孫優賢院士建議通過自主創新打破國際壟斷。“目前,我國工業關鍵裝備的高端控制系統80%以上依賴國外進口,尤其是成套專用控制系統,已成為制約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孫優賢表示,由于這些成套專用控制系統有著高可靠性、高實時性、高精確性的苛刻要求,想要自主研發高安全成套專用控制裝備并非易事。經過十多年的研究,他與他的團隊已成功研制了高安全成套專用控制裝置及系統,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對實施“中國制造2025”具有戰略意義。
柴天佑院士則從以原材料工業為代表的流程工業和以機械制造為代表的離散工業的不同特點入手,剖析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柴天佑說,離散工業已向個性定制自動化與高效化方向發展,流程工業則向高效化與綠色化方向發展。他認為,流程工業的智能制造模式應該是智能優化制造,大數據、移動計算和移動網絡、智能技術為實現流程工業智能優化制造開辟了新途徑。
筆者從會上還獲悉,寧波首個智能制造推進合作創新聯盟成立,并與江北高新園簽約。
摘自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