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各族人民信心滿懷、昂首闊步向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邁進之際,科技界迎來了歷史性盛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吹響了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號角。會上,中國科協向8100萬科技工作者發出開展創新爭先行動的倡議書,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奮力向世界科技強國目標邁進貢獻智慧和力量。
縱觀當今世界,科技浪潮風起云涌,以創新發展為主題、科技和人才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競爭新紀元已經開啟。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創新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潮流恰與我國發展動力轉換和經濟轉型升級同頻共振,為我們開啟了一個重要的戰略窗口期。能否積極順應和有效駕馭這次潮流,乘勢而上,攸關國家興衰未來,決定著我國在未來世界新格局中的戰略主動。在攸關民族未來命運的歷史關頭,我們必須迎頭趕上,決不可重蹈曾與多次科技和產業變革失之交臂的歷史覆轍!
經過幾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續奮斗,我國的科技事業快速發展,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在許多領域實現了由跟跑向并跑甚至領跑的轉變,奠定了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新發展的強大基礎。
與此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雖已成為科技大國,但大而不強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大個頭經濟中存在的“阿喀琉斯之踵”已成為我國發展的心頭之憂,創新產業還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事關國家安全和產業競爭的核心技術自給不足成為供給側的最大短板。特別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產業競爭的核心技術自給率嚴重不足,重大裝備和關鍵產業領域的創新主要還處于消化吸收再創新和集成創新為主,原始創新嚴重不足,基于原始創新的顛覆性技術創新更加缺乏。要徹底扭轉這一被動局面,根本就在于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改善創新創業環境,充分調動激發8100萬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活力,著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土壤,讓創新之花開遍神州大地。
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關頭,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積極投身創新創業熱潮,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短板,攻克核心關鍵技術,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引領和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到短板攻堅爭先突破、前沿探索爭相領跑、轉化創業爭當先鋒、普及服務爭做貢獻,實現人生價值、譜寫時代華章,匯聚起向科技強國邁進的磅礴力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新爭先、再立新功!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