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服務逐漸趨于多元化,單憑傳統封閉設備,讓營運商在新服務開發上備感吃力,軟件定義網絡(SDN)、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可望成為現實;進而搭配虛擬CPE(vCPE)開創新局。
電信運營商長久以來受到電信設備制造商(TEM)捆綁,雖然核心網絡、通訊設備奠基在TEM定義的封閉架構上,能確保服務效能與質量;然而隨著電信服務型態的多元化,凡是網絡與通訊,都逐漸成為電信事業版圖的其中環節,當前多數運營商的焦點已轉移到網絡服務,而傳統設備對于新型態服務的支持,不是不盡到位,便是要價不菲,難以滿足營運商的期望。
圖說:電信服務漸趨多元化,透過通用性硬件平臺及虛擬化技術,以軟件承載昂貴封閉設備才可實現的網絡功能,可將服務機靈活地植入或移出設備。
在進退失據的窘境中,NFV可謂一道曙光,為電信運營商開辟蹊路。新漢公司網絡通訊事業群協理劉宏益說明,NFV立基在業界開放標準,旨在透過通用性硬件平臺及虛擬化技術,以軟件承載昂貴封閉設備才可實現的網絡功能,有助于營運商減少對于特定TEM或系統整合商(SI)的依賴,并可大幅降低設備布建成本,自然極具吸引力。
綜觀NFV價值鏈,里頭包含了硬件(其中又以虛擬CPE為主)、云端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組件,營運商可依組件各自開放競價,最終也無需擔心這些異質組件的整合性,此對于已投入發展x86企業級vCPE (Enterprise vCPE)的廠商而言,將是一個充滿無限希望的大餅。
分擔云端中心負荷 vCPE角色更顯吃重
劉宏益指出,NFV的運作概念是將網絡安全、廣域網優化、負載平衡等網絡功能,轉化為可執行在虛擬機的服務,這些服務與底層的硬件設備并無緊密的耦合關系,換言之,業者透過后臺云端數據中心的控制指令,即可將NFV虛擬機靈活地植入或移出設備。
隨著終端設備數量增多,云端中心對于扛下所有運算任務漸感吃力,于是造成「霧運算」概念興起,要求透過運算能力較強的終端設備,藉以分擔云端的工作負荷,使得vCPE應運而生;vCPE與傳統CPE大不相同,一般CPE僅肩負連網處理,由于任務單純,僅需兩個CPU核心搭配少許內存容量,即可順利執行,但vCPE則不然,對于CPU核心數(Core Count)、內存容量、網絡帶寬等要求明顯較高。
以最重要的CPU核心數量而論,vCPE基本上需要四個,一核用以運轉云端操作系統(例如Wind River),一核專司網絡協議轉換(OVS),另兩核則用于運轉VNF虛擬機。在某些特定應用需求上,如網絡交換效能(OVS-DPDK)需求較高,或承載VNF較多時,便需要更高的CPU核心數。
除了電信公司外,另一股可能帶動企業級vCPE的力量,來自于傳統網絡功能或網絡效能的專用機,究其主要用意,是便于用戶在享用該原廠所提供的應用功能外,也有空間接取由其供貨商提供的NFV服務,但就一般業內人士評估,來自專用機廠商的發展力道,可能不若電信營運商來得強。
NFV虛擬機 可跨x86與非x86平臺轉移
新漢看好企業級vCPE后勢發展,先前大力進行產品線重整,今后相關設備以英特爾(Intel)架構為主軸,因Intel的虛擬化技術相對完備,市面上眾多應用都植基于Intel平臺開發,所以整合度高。值得一提,新漢為了強化企業級vCPE相關產品線的競爭力,積極投注人力資源,設立兩個任務屬性截然不同的團隊,其一是非x86技術,另一則是軟件技術,這些付出也成為新漢的獨特利基所在。
針對非x86技術部分,可望為用戶預留更寬廣的移植空間,例如將原本運行在x86平臺的虛擬機服務,移轉至諸如恩智浦(NXP)等廠商推出的SoC,透過8核心搭配OVS硬件加速引擎的建置,迎合以成本預算為主要考慮的客群;至于軟件技術,則可確保其設備與虛擬化系統之間的兼容性,縱使客戶端反應任何問題,相關同仁也能提供咨詢服務。
目前新漢的企業級vCPE分為三個主要系列,由高階至初階依序是NSA 7135、NSA 5160及NSA 1150。其中NSA 7135搭載英特爾Xeon E5系列處理器,最多提供44個運算核心;NSA 5160搭載Xeon D-1500系列處理器,至多提供16核;NSA 1150則搭載Atom系列處理器,可提供2到8個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