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筆者應邀出席了亞控科技公司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的“管控一體化全組態平臺 KingFusion3.0”新品發布會。真實感受到國產工業軟件正在嶄露頭角,努力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本文將從三個角度談談筆者的真實感受。
1 對于工業軟件的地位作用有了進一步地認識
工業軟件(Industrial Software)是指在工業領域里應用的軟件,包括系統、應用、中間件、嵌入式等。一般來講工業軟件被劃分為編程語言、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其中系統軟件為計算機使用提供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并不針對某一特定應用領域。而應用軟件則恰好相反,不同的應用軟件根據用戶和所服務的領域提供不同的功能。工業軟件大體上分為兩個類型:嵌入式軟件和非嵌入式軟件。嵌入式軟件是嵌入在控制器、通信、傳感裝置之中的采集、控制、通信等軟件,非嵌入式軟件是裝在通用計算機或者工業控制計算機之中的設計、編程、工藝、監控、管理等軟件。由于在實現工業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等方面無可替代的優勢,工業軟件直接決定著兩化融合的進程和先進制造業的水平。隨著《中國制造2025》以及《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提出,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工業領域的熱點和發展趨勢,而智能制造的核心就在于工業軟件。
工業控制軟件除具有軟件的性質外,還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隨著自動化產業的不斷發展,通過不斷積累行業知識,將行業應用知識作為發展自動化產業的關鍵要素,逐漸成為企業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要因素。軟件即是服務。這不單單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過程、一個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軟件是服務,明確地講,工業控制軟件也是服務,更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符合國家要求的“裝備制造業服務化”發展方向。
當前,“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都是十分火爆的詞匯。在“工業4.0”、《中國制造2025》中的智能制造領域,則處處與軟件技術相關聯。而其本質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統”實現“智能工廠”。在生產設備層與生產管理層,通過互聯網技術、云計算、大數據、寬帶網絡、工業軟件、管理軟件等一系列技術構成服務互聯網,并實現物理設備的信息感知、網絡通信、精確控制和遠程協作。正所謂“無軟件,不智能”,作為重要知識載體的軟件,既能重構知識,也可為數據增值、為機器設備增值、為管理過程增值。
工業軟件的內涵:一般來說,工業軟件較之通用軟件具有更強的行業性、專業性,它依托于具體的制造業領域,若脫離了具體的產業環境而單方面推進工業軟件,工作效果會很有限。因此,在推進工業軟件產業發展的工作中,首先要注重服務高新技術產業,對接先進制造業,以應用為導向,以解決制造業業務需求為主要內容,推進工業軟件工作與所依托產業的緊密結合。
工業軟件重要的地位與作用:軟件產業作為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軟件產業是我國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促進我國科技發展,人才就業和信息化建設方面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未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的不斷深化,軟件與網絡深度融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加快向網絡化、服務化、體系化和融合化方向演進。工業軟件作為軟件產業重要的分支,可以說,工業軟件技術支撐了絕大部分的生產制造過程。因此,制造業轉型升級是絕對不可能脫離工業軟件的。
全球正在出現以信息網絡、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而在這一浪潮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并會產生各種新的領域和業態。創造新價值的過程也因軟件系統而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這個新型的產業鏈將使制造業不再僅僅是硬件制造的概念,而將更多地融入軟件技術、自動化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新的服務模式。
工業 4.0 將工業軟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工業 4.0 將各種工業軟件植入到制造流程之中,從供應鏈管理、產品設計、生產管理、企業管理等四個維度,提升“物理世界”中的工廠/車間的生產效率,優化生產工程。工業 4.0 中囊括了MES(制造執行管理系統)、DNC(數控機床及生產工位聯網管理系統)、MDC(數控機床狀態及生產數據采集分析管理系統)、PDM(制造過程生產數據文檔管理系統)、Tracker(工裝及刀夾量具智能管理系統)、SCM(產業鏈管理)、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軟件系統以及數據處理系統,能夠將分散的各種信息匯總分析,從而解決產品生命周期的不斷縮短、物流交貨周期的不斷加快以及滿足客戶定制化要求的多樣性的問題,為制造工藝帶來決定性的影響。在工業領域,軟件產業正以其特有的滲透力,廣泛服務我國工業化發展進程。無論是鋼鐵、汽車、石化、電子制造等行業應用領域,還是工業自動化以及工業產品研發、設計、生產、流通等產品生命周期各個環節的管理領域,都能感受到軟件的力量。
《中國制造 2025》將作為中國制造業未來10年設計頂層規劃和路線圖,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為主線。中國制造業轉型需要跨界與平臺思維,從機器人替代進口到智慧工廠,再到工業4.0制造與服務,中國工業4.0可拓展的空間還很大,而在發展工業4.0中工業軟件技術正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制造到創造,軟件是橋梁。因此,極而言之,沒有工業軟件,就沒有工業4.0。
2 對于國產工業軟件的現狀有了進一步地認識
通過專家與用戶的發言,使我對于國產工業軟件的現狀有了進一步地認識。主要是:
第一,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
我國工業軟件在關鍵技術、工業需求結合方面與國外產品存在較大差距。部分工業軟件的核心算法尚未掌握,如CAD的幾何內核算法和CAE有限次元算法,國內軟件企業仍需通過授權經營或整體購買的方式進行使用;二是與工業應用需求結合不緊密,國產工業軟件多為標準化通用型產品,對產品定制和二次開發的相關經驗積累不足,難以滿足復雜多變的工業實際業務與特定場景需求。
第二,我國企業競爭力較低
我國工業軟件市場成熟度較低,企業競爭力不強。當前我國軟件企業整體不強,軟件產品多集中在OA、CRM等門檻較低的軟件類型,而國外產品在MES、ERP、PLM等主流工業軟件市場上占據主導,穩定性與可用性均強于國內產品。同時,國內工業軟件產品雖然價格較低,但是性能參差不齊,與其他廠商軟件的兼容性較差,持續服務水平無法保證,市場對國內產品的信心和認可程度總體偏弱。
第三,企業的產業鏈較脆弱
我國工業軟件產業價值鏈仍不完善,新興產業環節主體缺失。由于市場環境不夠完善、關鍵技術存在差距等原因,我國工業軟件產業鏈缺少高技術附加值的增值服務供應商,如結合信息技術與行業需求的行業應用服務商、工程技術咨詢服務商等。同時,在一些新興的產業環節,國內企業受限于多方面考慮尚未進行有效布局,如工業整體數字解決方案、工業數據分析應用系統、工業大數據平臺等。實際應用時,軟件服務和工業的融合仍是兩張皮。
第四,軟件復合型人才稀缺
我國工業軟件復合型人才稀缺。工業軟件的研發和應用需要大量既懂信息技術又懂工業技術,并且具有一定企業管理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成材率低、培養難度大導致工業軟件人才大量缺口。同時,受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人力成本上升較快,軟件企業人力成本支出壓力日益增大。國外軟件企業加快在華布局,也使得國內各企業間爭奪人才的現象更加激烈,許多國內企業依靠實施工業軟件項目培養出的工業軟件人才流失嚴重。
第五,知識產權的保護滯后
工業軟件知識產權保護滯后。工業軟件的主要用戶是企業用戶,部分中小型工業企業為了節省資金而選擇盜版軟件或是放任員工使用盜版軟件,且由于工業軟件與生產過程的緊耦合性,盜版軟件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可能會使整個工業企業承受嚴重的損失。不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免費意識”的形成,使得國內企業不愿意投巨額資金進行工業軟件的研發,從此進入工業軟件企業凋零的惡性循環。
第六,產學研的道路沒走好
多年來,我們產學研的道路并沒有走好,學校搞,企業也搞,軟件公司也搞,并沒有將資源和力量形成有效的產業鏈,形成上下貫通的技術鏈。
專家們認為:“專注才有機會,抱團才能發展。只有形成產業鏈,每家工業軟件企業必須聚集、專注,才能滿足現代工業發展的要求,才能更具有競爭力,才能不斷發展壯大?!?/p>
改革開放三十年,為中國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現代工業體系,但遲遲未能扭轉中國制造落后局面。而兩化融合的提出在為我國工業的發展指明新方向和途徑的時候,也讓更多國產工業軟件企業看到了發展的新曙光。可眼下,想要抓住這道曙光的企業,仍需克服重重阻礙,才有可能改變以往國產軟件長期面臨的局面。
當前,國內整個工業的發展需求為國產工業軟件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發展背景。而技術變革,包括云計算、物聯網的興起,以及服務模式、商業模式的變革都為國產工業軟件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3 對于亞控科技公司的業績有了進一步地認識
作為智能制造支柱的工業軟件,發達國家紛紛占領核心工業軟件的制高點。利用技術上的優勢和價格策略,力圖控制各國實現智能制造的進程。工業軟件本身具有很大的市場,引來各方的激烈競爭。目前在中國工業軟件市場上,80%的設計軟件,50%的制造軟件,95%的服務軟件市場被國外產品占領。國產軟件絕大部分處于維持和掙扎狀態。
正是處于這樣一種尷尬的被動地位,國家迫切期望能改變這種狀況,因為優秀的工業軟件平臺是轉型升級的關鍵。面對軟件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如何進一步強化工業軟件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亞控科技公司正是本著為國奮斗不息的精神,做出了此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然而,發展工業軟件,并非易事。由于工業軟件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不僅需要專業的軟件知識和技術,還需要將相關工業領域的材料、工藝、能源、經濟、環境等知識和技術有機組合,通過豐富的多學科知識庫,為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提供技術支撐。
此次發布會, 亞控推出的“ 管控一體化全組態平臺KingFusion3.0”產品正是針對著國內外工業軟件的主要不足而設計開發的。
目前,我國工業軟件領域缺乏打通企業內部縱向和橫向各系統層級間的數據流的管控一體化平臺。KingFusion3.0產品打通了上層管理和下層生產控制的全組態化開發平臺,填補了生產管理層可組態的空白。
KingFusion3.0平臺的組態化全建模開發方式,使得MES的搭建更加靈活。一方面是縮短了系統構建周期,降低了開發的復雜度;另一方面,全組態化構建模式使得當客戶需求發生變化時能靈活的實現系統架構調整。
KingFusion3.0平臺融合了實時數據采集功能、實時計算和監控功能、生產過程數據庫存儲和管理功能、數據挖掘和分析功能、調度系統中的地理信息展示、虛擬展示生產設備和場景展示以及圖形化的終端展示功能,方便了用戶。
工業軟件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因要求對行業更為貼近,工業軟件產品的開發也將與其他類型的軟件產品不同。究竟應該如何開發?這其實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開發過程的特殊性,一個是人才培養的特殊性。而從亞控推出KingFusion3.0軟件平臺的過程來看,較好地解決了這兩個特殊性的問題。
就開發過程而言,從宏觀著眼,需要科學家與工程技術專家共同開發。在工業軟件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往往包含有科學研究或者技術創新的過程,復雜度很高,需要科學家或技術專家的直接和長期的介入。因此,沒有“內行”的直接參與,僅僅依靠軟件人員是編寫不出工業軟件的。
從微觀著眼,則要求企業在產品開發之前進行調研,了解工業企業用戶在應用上關注的焦點,提高開發的可靠性,滿足企業信息化的要求。
從軟件開發的過程追本溯源,落腳點就是軟件人才的培養。工業軟件的特殊性注定了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差異性。行業應用軟件開發人才不僅要懂軟件更要懂行業,這需要院校、行業企業、軟件公司以及行業協會互動,共同搭建培養平臺。行業軟件開發人才的培養,不同于基礎軟件開發人才的培養,不但需要培養軟件方面的知識,還要培養行業知識以及行業現場環境的應變能力等。亞控科技公司正是通過內部培訓、聘請行業專家培訓、項目鍛煉,以及國外考察等提高人才素質。從全球范圍來看,當前工業軟件的產品組合已趨于成熟。亞控科技公司正是緊緊抓住這一機遇,不斷提供套裝化、一體化的產品,并在功能細節方面不斷改進與完善。
目前,我國工業軟件的發展難點主要集中在高端領域,高端工業軟件的發展更是我國工業軟件行業今后發展的重點。亞控推出KingFusion3.0的重要意義確切來講就在于此,在行業里,起到了榜樣的作用,值得鼓勵和支持。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6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