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隨著智能制造領域全年十余項政策密集出臺,尤其是在2016年12月重磅出臺的《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無不向業內傳遞一個信息:我國制造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和歷史必然。作為中國制造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主要突破方向,智能工廠成為了中國傳統制造企業擁抱智能制造的發力點。
當然,智能工廠之所以備受關注,除政府層面的強烈呼吁外,來自于市場的需求似乎更有說服力。在傳統工廠面前,消費者行為改變、產品周期縮短、供應鏈風險增加、售后服務復雜化等都在威脅著企業的經營。最初的大批量生產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從大批量生產轉向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甚至到個性化定制生產成為了擺在企業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的事實,讓傳統制造企業對智能工廠產生濃厚的興趣。
智能工廠是在數字化工廠的基礎上,利用物聯網技術和監控技術加強信息管理和服務,提高生產過程可控性、減少生產線人工干預,以及合理計劃排程。同時集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統等新興技術于一體,構建高效、節能、綠色、環保、舒適的人性化工廠。其本質是人機有效交互,使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緊密配合。隨著智能工廠發展浪潮的逼近,自動化行業也
將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業內普遍認為,建設智能工廠有四大關鍵點:一是要連接所有網絡以拿到數據。二是要有智能機器。三是大數據,將所有設備、所有人連接后,所有數據都大批量傳送到智能終端上。四是分析,得到數據后從中抓取出應用趨勢,提高設備狀態的檢測和預測水平。
顯而易見,這一切,和傳感器、工業以太網、工業軟件、工業機器人等自動化技術息息相關。
北京和利時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朱毅明認為,自動化系統是智能工廠的基礎,也可以理解為是智能的初級階段。他預測,隨著智能工廠建設的加速,自動化產品市場會持續擴大,特別是新型敏感元件、智能傳感器、智能執行器和物聯網設備的需求量會迅速上升。
除了會帶動相關自動化產品市場的升溫,德國倍福自動化有限公司技術推廣經理范斌認為,智能工廠還會為自動化產品的研發有導向性的影響。更多的互聯互通、開放性的要求,更高的性能要求都會引導自動化廠商提供相應的產品,而傳統的、封閉的、黑匣子的產品則將越來越不適應這一趨勢。
對此,貝加萊工業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宋華振則更為一針見血:“智能工廠強調融合,它要求自動化產品及解決方案具有開放性,這意味著傳統的封閉系統將被逐漸邊緣化。而另一方面,隨著云計算、IoT的應用深入,來自IT廠商向下的延伸能力會讓一些HMI、網絡傳輸設備、現場采集的廠商產品受到一定的沖擊,雖說整體市場會增長,但一些無法響應未來開放性需求的自動化企業,恐難在市場上持久生存。”
由此可見,智能工廠對于自動化市場確有積極的一面,但與此同時,其也會對固步自封,不能夠積極調整變化以適應新形勢的自動化企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