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都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為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階段的偉大勝利,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新發展理念要落地生根、變成自覺實踐,關鍵在于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是否深刻,行動是否到位。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要在思想上、認識上、行動上始終把握好前進的方向,做到知行合一,引領發展。
發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樹立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意味著對傳統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也必然伴隨著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更新和工作方法的改變。新發展理念要落地生根、變成自覺實踐,關鍵在于各級領導干部的認識是否深刻,行動是否到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為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家里手。
堅持創新發展
注重解決好發展動力問題
創新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創新,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
當今世界,人類社會普遍面臨的問題是發展動力不足、發展約束條件尤其是資源環境約束條件日益嚴峻。解決這些發展問題和困難的關鍵在于創新。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各類創新中最關鍵的創新。從全球范圍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一些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產業新業態,這將對世界經濟轉型調整產生重大或根本的影響,世界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所推動的產業創新、制度創新等已經開始深刻影響各國綜合國力與競爭力的重新排序。從國內看,盡管近年來中國科技進步成就斐然,但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三期疊加”、新舊動能轉化的過渡期,必須依靠創新發展,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強產業鏈與創新鏈有機融合,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堅持創新發展,既要堅持全面系統的觀點,又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首先,要加快改革,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進一步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其次,要把人才作為支撐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推進人才發展體制和政策創新,突出“高精尖缺”導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再次,要超前謀劃、超前部署。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短板,強化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著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最后,加快構建科技創新與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聯動機制,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完善中國制造業創新體系,依靠創新驅動,振興實體經濟,推進中國制造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跨越。
堅持協調發展
注重解決好發展不平衡問題
歷經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正面臨著一系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關系上。因此,各級領導干部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善于“彈鋼琴”,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落實協調發展理念,關鍵在于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各種重大關系,增強發展協調性、整體性和可持續性。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階段,協調發展意味著要彌補脫貧攻堅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實現城鄉全方位的均衡協調發展,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
落實協調發展理念,就要加快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努力實現城鄉協調發展;要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努力實現區域整體平衡發展;要以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實現“五位一體”的總體發展布局,協調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努力在協調發展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盡快形成協調發展、平衡發展的新格局。
堅持綠色發展
注重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問題
從國際看,西方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經驗教訓深刻。從國內看,近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粗放發展也積累了大量生態環境問題,不僅成為民生之痛,也成為制約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短板”。可以說,如何在發展中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問題,事關前途命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我們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就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要加快建設若干個生態環境主體功能區、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要大力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推動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要加快完善環境保護立法和嚴格環境執法,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大力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堅持開放發展
注重解決好發展內外聯動問題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已為世界和中國的發展實踐所證明。開放發展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正是由于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中國經濟社會取得了連續30多年的快速發展。今天的中國,已經深深地與世界緊密融合在一起,中國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互為機遇、互為條件、互相促進,中國的開放發展不僅為實現自身的繁榮發展創造條件,也為世界走向共享包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今天的世界,因為新興經濟體國家快速發展,國際政治與經濟格局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中國在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對世界的貢獻和影響力日益增加,世界的發展越來越需要中國智慧。總體上看,中國開放發展的大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有利,但中國承擔的大國責任、義務和壓力、面臨的矛盾、風險和挑戰也前所未有。
面對新時期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大國的責任擔當,著眼當前形勢和未來發展,要不斷探索實踐,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提高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
貫徹落實開放發展理念,就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堅定不移引進外資和外來技術,堅定不移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引資和引技引智并舉,推動對外貿易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高轉變、從成本和價格優勢向綜合競爭優勢轉變,促進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堅持把深化沿海開放與擴大內陸和沿邊開放結合起來,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推進雙向開放,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均衡協調的區域開放格局;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拓展未來中國發展的戰略空間,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堅持共享發展
注重解決好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改革發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終的判斷標準是人民是否共同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
落實共享發展理念,首先要解決指導思想問題。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在各項工作安排和發展計劃中,更加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執政理念,把人民群眾的冷暖疾苦時刻裝在心上,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做各級政府的工作目標,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環境改善等各種需求,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舉全民之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把“蛋糕”做大。才能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落實共享發展理念,關鍵在于完善制度,充分保障和發揮人民群眾在各方面應該享有的基本權利,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主要著力點包括:要始終把實現充分就業當作主要工作目標之一,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就業;進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不斷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穩健、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促進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事業發展,努力實現社會保障體系全覆蓋。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使政策性扶貧助困更加精準及時有效合理。
總之,五大發展理念是一個整體,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深刻理解和切實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中國新發展。
摘自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