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可以在哪些方面找到創新的突破點?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中國副院長成政珉(Jeongmin Seong)表示:“通過麥肯錫的研究,我們發現,效率驅動型、客戶中心型、工程技術型和科學研究型這四種創新原型,可以成為中國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參考原型?!?/p>
原型1:效率驅動型創新。在生產流程優化方面有較大需求的中國企業,可以考慮此類創新。中國有相對更加巨大的供應商規模,技能熟練程度更高的勞動力,以及更完善的物流、基建等基礎設施,都可以成為中國企業提升工藝效率、升級產品質量的契機。比如,如果能夠在敏捷制造方式等領域增強企業內的創新靈活度與效率,將可以起到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作用。
原型2:客戶中心型創新。中國近年來迅速增長的城市人口和中產群體,在成政珉看來將成為此類創新的需求基礎。根據對客戶需求的深入探索與挖掘,企業完全有可能實現新需求的識別,進而開辟出企業所處產業鏈中的新利潤點。例如,在全球社交網站普遍通過廣告收入取得盈利時,騰訊社交平臺約90%的收入,就是來自線上游戲與虛擬物品銷售,這也使騰訊獲取了全新的增長動能。
原型3:工程技術型創新。在汽車制造業、電信業、航空業等工程技術領域,中國企業可以通過對國內外合作伙伴或供應商進行資源整合,以實現此類創新,從而拓寬企業的業務線,完成產品質量升級。據麥肯錫統計,中國在高鐵行業、風力發電機行業以及電信行業的供應商所占全球營收比例分別達到41%、21%以及18%,這些都應該成為工程技術領域中國相關企業的重要創新來源。
原型4:科學研究型創新。成政珉認為,在一些科技含量較高的行業,中國企業應把科技創新視為企業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在這些行業內,新品的研發動輒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重視創意人才和高科技設備的引入,才能使企業持續擁有核心競爭力。
五大趨勢,引領企業提升創新力的方向
企業的發展,除了要向企業內部尋找創新動能,更重要的是要把握時代變革的趨勢。王瑋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有五大趨勢值得中國企業重視。
趨勢1:生產力提升。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生產力提升成為企業的重點關注事項。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分析,到2030年,生產力的提升可為中國新增GDP5.6萬億美元,新增家庭收入5.1萬億美元。
趨勢2: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創新也是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關鍵抓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近期的報告估計,如果至2025年前保持6%左右的經濟增速,創新需要貢獻50%的增量增長。
趨勢3:數字經濟蓬勃發展。麥肯錫認為,中國向數字化轉型將提高生產力,將拉動經濟增長。目前,中國網民數量超過6.88億,居全球首位。中國還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網絡零售市場。2015年,中國的網絡銷售額達到6300億美元(約合4萬億元人民幣)。
趨勢4: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影響深遠。中國企業高管普遍認為,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實現價值創造的機會十分巨大。然而,麥肯錫新近的一份調查顯示,對于43%的傳統行業高管而言,人工智能還不是一個戰略重點,高達61%的企業高管認為所在企業在推廣人工智能應用方面進展有限。事實上,59%的企業高管視中國的互聯網領軍企業為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的主力,25%的企業高管則認為創業公司將起到很大作用。
趨勢5:中國迎來工業4.0。中國正擁抱工業4.0,然而企業似乎尚未做好充分準備。麥肯錫針對130名中國制造業高管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76%的企業高管對于工業4.0提升企業競爭力抱以樂觀態度。其中,民營企業最為樂觀,有86%的民營企業認為工業4.0將提高自身競爭力,相比之下,68%的國有企業對于工業4.0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持樂觀態度。盡管整體而言對工業4.0較為樂觀,但是只有57%的受訪者表示本企業做好了迎接工業4.0的充分準備,民營企業較為自信(68%),而國有企業則較低(44%)。
在全球經濟并未走出調整期、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之際,中國企業欲尋求全新增長動能,則要重新思考并設計企業未來的利潤區,通過創新完成企業戰略的自我升級。而尋找到企業的創新原型,并在日常經營中緊跟時代發展的新趨勢,將是中國企業實現其經營愿景的重要路徑。
摘自 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