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驅動發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明確提出政府各部門不再直接管理具體項目,主要負責科技發展戰略、規劃、政策、布局、評估、監管。科技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創新的重大決策部署,結合深入推進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和“十三五”科技創新戰略規劃,就加強監督評估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舉措,對推進新形勢下科技評估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對科技評估提出了重大需求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發展改革以及開展科學的評估工作。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關于創新體系怎么建要認真考慮。項目出去了,錢也批出去了,到底怎么樣?要評估分析。”李克強總理、劉延東副總理也分別對加強重大政策、科技改革任務的監督評估,作出了重要指示和部署。關于創新驅動發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文件中也明確提出,要完善創新評價制度,加強對創新政策和科技改革任務的督查評估,定期對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并及時調整完善。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顛覆性技術創新不斷涌現,科技創新競爭趨于白熱化。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正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各項政策措施和重大科技項目陸續推出,迫切需要評估發揮情勢診斷、績效改進、決策支撐和價值引導的功能。
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加快推進科技管理改革對科技評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案明確要求建立統一的評估和監管體系。與這些新形勢新要求相比,我國科技評估工作及評估機構能力還有較大差距,亟待發展提高。
二、科技部及有關部門強化科技評估工作頂層設計和整體部署
上世紀90年代,科技部在國家科技計劃組織管理中率先引入評估機制,對科技攻關計劃、863計劃等進行了評估;1997年,組建“國家科技評估中心”,2004年正式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業評估機構——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科技評估事業取得快速發展。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基金會、中國科協等單位也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強和推進科技評估工作。
近年來,科技部等部門圍繞重大戰略規劃、科技計劃、政策措施等開展了一系列重大評估活動。例如,科技部牽頭對《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實施情況進行了中期評估,會同財政部、發改委每年開展重大專項監督評估,支撐全國人大法工委完成了《科技進步法》立法后評估,連續8年開展科技創新政策評估,開展科技體制改革任務落實情況年度監測與評價,對973、863計劃等科技計劃的項目(課題)全面開展概預算評估,開展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評估等。財政部、自然科學基金會委托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組織開展了科學基金25周年資助與管理績效國際評估,中科院開展了知識創新工程評估、研究院所績效評估等。
上述重大評估活動,鍛煉了一支隊伍,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為評估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國范圍內已有20多個省份的科技管理部門陸續設立了獨立的評估機構。近幾年社會化的評估評價機構發展也較快,在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上取得積極進展。
隨著科技管理改革的深入推進,有關部門更加重視科技評估,評估導向更加明確,部署更加強化。科技部黨組會、部務會多次研究科技監督評估體系和制度建設重大問題,大力推進科技評估工作。主要舉措包括:
第一,加強統籌管理和力量配備。在2014年底的科技部整體機構改革中,將原政策法規司調整為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增加監督評估的總體職能,并設立管理監督評估的專門處室;2015下半年又增設一個處室,進一步加強和充實監督評估管理力量。
第二,加快推進科技評估制度和體系建設。當前正在深入推進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核心任務就是搭建“一個平臺、三根支柱、一套系統”。所謂三根支柱中的一根,指的就是科技監督評估體系。今年以來加快了監督評估制度的出臺實施,印發了《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建設工作方案》、《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監督工作暫行規定》和《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嚴重失信行為記錄暫行規定》,《科技評估工作規定》(試行)計劃于今年年底出臺。
第三,將科技評估融入科技計劃項目全過程管理。根據科技計劃管理改革要求及加強監督評估工作的需要,創造性地開展了對2016年啟動的42個重點專項項目申報指南與實施方案的相符性評估,對首批7家項目管理專業機構的改建情況和制度規范建設等進行監督評估,初步構建了“嵌入式”的科技監督評估管理模式。同時,進一步突出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深化開展重大專項、科技計劃的總體績效評估以及項目課題的全流程評估管理,為落實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規范專業機構的運行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決策支撐。
第四,加強經費支持與條件保障。研究設立專項經費,啟動信息系統建設,支撐保障科技計劃績效評估、專業機構履職績效評估、評估隊伍建設及培訓、評估信息化及相關基礎性和戰略性研究等各項工作。
三、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切實找準評估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一是深化科技評估理念轉變。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積極發揮評估在“事前、事中、事后”的獨特功能與作用,將評估工作全方位融入到科技創新治理體系之中,按照創新驅動發展核心理念、關鍵問題和目標要求來定位評估的主要業務方向,探索評估的途徑、方法和模式。
二是積極探索和創新評估理論方法。科技創新的發展模式在變,科技評估的理論、范式也需要相應轉變。要在學習借鑒國外先進評估理念和方法的同時,探索開發符合世情、國情、科情的評估理論、方法和指標體系,加快構建科技評估的“中國模式”。
三是扎實推進科技評估制度化建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評估制度化建設還處在快速發展階段,評估任務的組織實施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這需要有關部門和地方一道,共同引導、扶持科技評估行業的發展,建立健全科技評估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
四是大力加強科技評估標準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標準能夠克服生產、制造中的隨意性,規范和引領科技創新活動。科技評估也應有自己的基本準則和規范的程序、方法。目前,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牽頭組建了科技評估標準化工作組,在標準規范建設上邁出了重要一步。這項基礎性工作需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對于提升科技評估機構專業化水平,促進科技評估行業規范化發展將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五是加強科技評估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評估機構要重視對專業科技評估人才的培養,推動科技評估隊伍不斷向專業化和高素質方向發展,涌現出越來越多的領軍型人物和專家型人才。國家科技評估中心一方面要繼續提高綜合實力和國際化水平,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評估特色智庫;另一方面,要做好“領頭羊”,發揮好示范帶頭、輻射帶動作用,在政府部門支持下,多方采取措施加強全國科技評估行業的業務素質培訓和相關能力建設。
六是圍繞重大任務加強評估結果的深度開發和利用。結合“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階段性特點,以及新科技革命對評估工作提出的迫切需求,準確把握重大評估任務要求,加強評估實踐,特別要注重評估結果的擴散和應用。只有評估結果得到利用,評估工作才有意義。要研究和加強科技評估結果的使用機制,如探索建立評估結果與資源配置相掛鉤的機制,充分發揮評估優化資源配置的“指揮棒”作用;建立評估結果跟蹤回訪制度,使評估結果的應用真正融入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
四、評估機構要著眼全局,勇于擔負時代使命
面對新的要求,評估機構應從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全局出發,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要使命。一要樹立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將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作為科技評估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評估工作的決策咨詢、管理服務和監督保障作用。二要強化機構負責。要牢固樹立法人意識、主體責任意識,加強應用成熟的評估理論、成體系的方法和工具,拿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評估成果。三要強化協作發展和國際視野。積極參與并承擔國際評估任務,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四要恪守職業準則和廉潔規范。堅持“獨立、客觀、公正”的評估原則,樹立專業精神,增強自律意識。加強評估機構守則建設和黨建工作,堅決防范廉政風險。
當前,科技評估事業發展態勢令人振奮。各級科技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科技評估機構建設和發展的管理和指導,強化頂層設計,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國家科技評估中心應圍繞大局干大事,構建高端工作布局和體系;多承擔重大評估任務,多出有價值的評估成果;加強對地方、部門的服務和機構協作發展;堅持國際視野和國際化發展方向。全國各級各類評估機構,要堅持突出特色,加強專業化能力建設,在社會化、市場化發展方面積極探索和拓展。
摘自《中國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