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国产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欧美

ACS880-07C
關注中國自動化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CAIAC 2025
2024
工業智能邊緣計算2024年會
2023年工業安全大會
OICT公益講堂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 >> 行業資訊

資訊頻道

高等學校“十三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
  • 點擊數:765     發布時間:2017-01-17 17:17:00
  • 分享到:
關鍵詞:

目錄

一、形勢與需求 1

二、發展理念與主要目標 6

(一)發展理念 6

(二)主要目標 6

三、堅持引領創新,搶占原始創新戰略制高點 7

(一)大力加強需求引導的基礎研究 8

(二)聚焦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 9

(三)加快培養聚集一流人才和創新團隊 10

(四)推進科技創新大平臺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11

(五)推進高水平的交叉學科研究 12

四、堅持支撐發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13

(一)積極參與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13

(二)支撐構建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14

(三)實現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 15

(四)加快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 16

(五)服務國防建設與國家安全 16

(六)加強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 18

(七)為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19

五、堅持科教融合,支撐高質量高等教育 20

(一)促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20

(二)支撐高校特色發展和優勢學科建設 21

(三)加快科技資源向教育教學轉化 21

(四)大力發展眾創空間支撐大學生創新創業 22

六、堅持開放協同,構建科研組織新機制 23

(一)強化學科開放融合 23

(二)推進與其他創新主體大規模協同 23

(三)加強軍民科技融合創新 24

(四)提升國際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25

七、堅持追求卓越,營造崇尚創新的文化氛圍 25

(一)樹立追求卓越的價值理念 26

(二)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新氛圍 26

(三)完善學風建設長效機制 27

(四)加強科學傳播和科學普及 27

(五)推進高校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8

八、深化改革與重大舉措 29

(一)加大投入建立高校科學研究穩定支持制度 29

(二)大力推進科研組織方式和聘用機制改革 30

(三)深化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機制改革 30

(四)全面推進科技評價機制改革 31

(五)深入實施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 32

(六)實施高校創新平臺體系建設計劃 32

(七)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培育工程 33

(八)加強高校創新團隊建設 33

(九)實施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計劃 34

(十)實施國際科技合作引導計劃 34

九、組織實施 35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提出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處于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具有引領作用,高等學校作為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發展機遇前所未有。為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全面提升高校創新能力,引領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特制定本規劃。

一、形勢與需求

“十二五”期間,高校科技戰線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科技、人才中長期規劃綱要和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戰略部署,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化改革,開拓創新,精心謀劃,奮發有為,實現了科技工作新突破。高校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體系更加完善,體制改革逐步深化,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十二五”期間,高校科技經費總額達到5936億元,較“十一五”時期增長約78%。高校牽頭承擔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一大批973、863等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牽頭承建了國家“十二五”規劃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的5項,依托高校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占總數的60.0%,獲國家科技三大獎占全部授獎數量的60%以上。在暗物質、干細胞、拓撲絕緣體、量子隱形傳態、高強度氮化硼、半浮柵晶體管、超級計算機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標志性研究成果。  

主動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取得新跨越。“十二五”期間,高校服務產業、企業和社會需求獲得的科研經費總額超過2028億元,占高校科研經費總量的33.8%;科技成果直接交易額超過196億元,發明專利授權量占全國年發明專利授權總數的26.3%。 依托高校建設的各類科技園區已經成為創新創業和創客空間的主要聚集區。新型科技智庫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成為各級政府科學決策的重要支撐。啟動實施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一批協同創新中心正在成為服務國民經濟的新生長點。

科技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結合高校綜合改革,全面落實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戰略部署和重點任務,深入開展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科技評價、科技成果轉化、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等改革試點,推進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高校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聯動效應逐漸彰顯。

國際學術影響力再上臺階。我國高校科技論文數量達到全球八分之一,高影響力論文數量同步提升。若干高水平大學國際學術排行榜位置不斷前移。在基于論文及其被引次數的國際學科評估中,2010年到2014年期間,進入世界前1%的學科從335個增加到616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的高校從104所增加到164所。受邀在國際重要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專題和主題報告,擔任國際學術會議主席和著名學術期刊編委,參加國際學術交流的人數均大幅度提高。

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的結合點,引領國家基礎研究和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在國家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已成為前沿技術研究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在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等方面成為重要戰略支撐。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國家發展的新需求和新任務對高校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迫切需要全面提升高校創新能力,發揮引領創新的先導作用。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是調結構、轉方式、增動力,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根本之策。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視顛覆性技術創新研究;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布局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是“十三五”期間國家科技創新的戰略任務。實現上述目標和任務,迫切需要高校敢于擔當歷史重任,為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提供戰略支撐。

應對新一輪國際科技競爭,迫切需要高校加強引領型創新,搶占科技創新戰略制高點。當前,全球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興起,搶占發展制高點的戰略競爭全面展開。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相繼推出國家創新戰略,圍繞加強基礎研究,吸引全球頂級人才,提高教育質量,加強重大科技裝備和設施等方面展開部署,以求得主導權和競爭力。高校是引領創新的主體,各國科技創新的綜合競爭力往往由其高等教育的競爭力決定,提升國家科技核心競爭力,必須全面提升高校創新能力。

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步伐迫切需要高校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發揮引領和支撐作用。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明確了任務和路徑。全面提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合作等整體水平,建成一批國際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學,使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才能顯著增強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大力提升高校創新能力,既是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實現高等教育強國目標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選擇。

軍民融合國家戰略深度實施,更加迫切需要高校服務國家安全重大戰略。隨著國際競爭的不斷加劇,國防科技和軍事實力已成為決定國家主權、領土安全、國際地位和保障發展的核心要素。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提升國防科技創新能力,突破發達國家對國防關鍵技術的防范遏制,更加需要高校在知識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大力支撐。順應時代要求和發展機遇,高校應加強國防科技原始創新,為國防科技持續發展提供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和人才儲備,成為支撐國家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的重要力量。

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對高校科技發展方式和科技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使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當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改革,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完善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推動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共享,建立科技報告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已經形成聯動效應。高校科技發展方式轉型和科技治理能力必須緊緊圍繞體制機制改革新要求,適應發展新環境,強化改革新動力。

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正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但與國家需求和社會期待,與世界先進水平尚有明顯差距。原創理論、原創發現仍然缺乏;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引領學科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作用有待充分發揮;有組織科研、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轉化、科技評價、穩定投入等內部治理結構和外部發展環境需要不斷優化,高校科技工作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突出;激勵潛心研究的制度環境和文化氛圍尚未普遍形成。

“十三五”是我國高校科技工作邁上新臺階實現大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牢固樹立教學決定生存、科研決定水平、服務決定地位、質量決定興衰、制度決定成敗的辦學理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拓展發展空間,凝練戰略目標,落實戰略舉措,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引領和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

二、發展理念與主要目標

(一)發展理念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扣國家“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部署,全面落實國家教育、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堅持“引領創新,支撐發展,科教融合,開放協同,追求卓越”的發展理念,牢固確立服務需求導向,以提升科技創新質量和貢獻為核心,以促進科教融合為主線,以推動開放協同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持科技、教育、經濟三結合,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三并舉,全面提升科學研究原始創新、支撐創新人才培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三種能力。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高校科技創新質量和國際學術影響力實現新的躍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支撐高質量人才培養效果顯著增強;開放協同高效的現代大學科研組織機制基本形成;引領支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的戰略支撐力量。具體目標包括:

原始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建成若干國際領先的國家實驗室、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和一批協同創新平臺;造就一批具有卓越國際聲譽的科學大師、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涌現一批代表國家水平、引領國際科學前沿發展方向的重大標志性成果。

引領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明顯提升。牽頭或參與組建若干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一批標志性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立專業的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和技術經紀人隊伍;在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產業技術新體系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支撐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效果顯著增強。培養匯聚高端人才,師資隊伍結構更加優化、學術水平顯著提升;以創新鏈引領學科群建設,以科研平臺建設支撐學校優勢特色學科發展;科教融合、政產學研用協同育人成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主要模式;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

開放協同高效的現代大學科研組織機制基本形成。多學科交叉融合機制、政產學研用一體的創新網絡、軍民融合機制進一步完善;牽頭建成一批國際創新合作平臺,牽頭組織若干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科技評價改革、科技創新文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穩步推進。

三、堅持引領創新,搶占原始創新戰略制高點

全面提升高校原始創新能力是高校科技發展的首要任務,是落實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速創新驅動發展的基礎。

(一)大力加強需求引導的基礎研究

堅持戰略和前沿導向,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整合高校基礎研究優勢和特色,建立遴選和組織高校優勢領域重大項目的運行機制。引導科學家集成跨學科、跨領域的優勢力量,加快重點突破,提升高校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源頭供給能力和水平。

圍繞可能催生重大創新和深刻影響未來發展的前沿科學領域,組織高校積極參與腦科學、納米科技、全球氣候變化應對、量子信息、蛋白質、發育與生殖、合成生物學、變革性技術的科學基礎等重大科學計劃和重點研發計劃的實施。

圍繞嚴重制約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領域,引導高校加強對信息、能源、安全、材料、核、網絡、海洋、工程制造、深海、深地、深空等領域的重大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攻關。

圍繞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民生領域,引導高校加強對醫療衛生、健康保障、現代農業、新農村和城鎮化建設、資源開采利用、環境修復、生態保護等領域的重大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爭取實現關鍵科學問題的突破,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加強面向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的基礎性、共性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將行業產業技術發展需求轉化凝練為基礎性的關鍵科學問題,促進知識創新與技術創新的有機銜接。

(二)聚焦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

面向市場需求,立足基礎研究和多學科協同優勢,前瞻性布局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加強戰略高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源頭供給。

發展具有重大產業變革前景的顛覆性技術。開發移動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量子信息技術,加強增材制造、智能機器人、基因組、干細胞、合成生物、再生醫學、生物材料等技術研究。

發展安全、清潔、高效、低碳的現代能源技術。突破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瓶頸,加快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源等清潔能源技術開發,加強大規模供需互動、儲能和并網關鍵技術攻關。

發展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修復技術。加強城鎮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等技術體系研究,加強水、大氣和土壤污染防治、危險廢棄物處置、環境監測與環境應急技術研究,加強城鄉環境治理技術的研究。

加強深海、深地、深空、深藍等領域的戰略高技術部署。加快海洋立體同步觀測、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資源開發等技術研究,大力提升空間進入、利用和控制等技術研究,推進衛星遙感、衛星通信、導航和位置服務技術研究。

發展智慧城市和數字社會技術。發展交通、電力、通訊、地下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的標準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加強村鎮規劃、環境整理、新型民宅、社區服務等重點領域技術研究。

發展人口健康技術。促進生命科學、中西醫藥、生物工程等多領域技術融合,加強重大疾病、公共衛生、生殖健康、新藥創制等技術研究,發展精準醫療、建立醫學大數據庫,研發基于分子診斷的遺傳基因篩查技術和慢性病易感基因篩查技術。

發展現代農業技術。發展農業作物新品種,保障糧食和經濟作物的豐產增效。發展畜禽和水產的健康、高效、安全養殖技術,提升精準施肥施藥和減施降殘能力,發展農業污染防治與修復技術、強智能農機技術,加強食品加工、保藏以及有害物質檢測等新技術的研發。

(三)加快培養聚集一流人才和創新團隊

堅持人才驅動,深入落實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按照創新規律培養和吸引人才,按照市場規律推動人才有序流動、共享人才資源,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營造促進人才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機制。

突出“高精尖缺”導向,著力發現、培養、集聚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面向學術大師、全球頂尖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建設一批科學家工作室,進一步加強對未來領軍人才的培養和支持,大力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

推動實施更加開放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結合實施國際科技合作引導計劃,建立國際訪問學者制度,加快構建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新機制;成建制引進海外學術團隊,提升人才引進效益。

創新科研團隊資助模式。支持組建跨學科、綜合交叉的科研團隊,加強對從事基礎性、公益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及優秀創新團隊的穩定支持。推進薪酬制度改革,探索教師協議工資制,保證科技人員合理工資待遇水平。

(四)推進科技創新大平臺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瞄準國際科技前沿,以國家目標和戰略需求為導向,在高校培育和建設若干高水平國家實驗室,形成引領科學前沿發展,為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和共性關鍵技術提供長期戰略支撐的創新能力,成為國際一流的創新高地。

發揮高校多學科交叉和人才優勢,加強頂層規劃和組織預研,聚焦能源、生命、地球系統與環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間和天文、工程技術等領域,培育一批高校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承建若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組織提出若干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國際合作計劃,凝聚、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加速形成代表國家水平、有效應對重大需求、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的科技創新實力,支撐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優化技術創新和工程化平臺體系,聚焦產業需要布局創新鏈,建設一批國際領先、面向區域和行業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平臺和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加強培育和布局,爭取依托高校建設一批新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強對高校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規范管理。提升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質量和創新能力,完善結構布局,聚焦科學前沿發展和國家重大戰略的新增需求,面向問題導向的交叉綜合研究新布局一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繼續在數理和生命等基礎學科領域建設若干沖擊世界一流水平、國際化的科學研究機構,為提出新的重大科學問題、形成新的交叉學科領域和開展原創性基礎前沿研究提供平臺和創新環境,力爭產出影響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大科技成果,歷練出一批中國的世界知名學者。

加強科學實驗與觀測方法、技術和設備的創新,提升高校科研方法和手段的先進性。組織高校優勢力量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開發和研制專項項目,鼓勵自主研制具有原創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儀器和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端科研設備,提升自主創新的技術能力和水平。引導高校加強野外觀測平臺和基地的建設。

(五)推進高水平的交叉學科研究

保持自由探索優勢,鼓勵高校科技人員根據科研興趣自主選題開展原創研究。引導高校支持好奇心驅動的基礎研究,鼓勵在思想、知識、原理、方法的原始創新上積極進取,大力支持開展交叉研究的青年人才和創新團隊。引導和鼓勵高校積極爭取自然科學基金的非共識項目。

重視基礎學科建設,全面協調地發展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并推動基礎學科之間、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興交叉研究領域。

面向綜合性科學問題,引導和鼓勵高校大力開展促進自然科學與工程科學及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的科學研究,特別是生命科學與工程科學、物質科學與生命科學、能源科學與信息科學、腦科學與信息科學、生命科學與環境科學等的交叉研究。

四、堅持支撐發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深化科技與經濟融合,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實現動力轉換,是高校科技支撐發展的直接體現。

(一)積極參與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

圍繞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問題,依托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建設若干國家工程實驗室,與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建立一批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積極參與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網絡與工業控制安全及清潔能源工程。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大數據時代的產業發展需求,積極參與構建新型制造體系。增強高校對我國優勢制造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技術支撐作用。

支撐服務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高校在工藝、材料、信息、控制等領域的優勢,服務能源、制造、交通等產業技術改造和產品技術性能升級,通過科技服務推動傳統產業向產業鏈條的中高端轉移。

面向智能制造、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需求,在生物醫用材料、材料基因組、智能交通技術、智能機器人、3D打印技術和核能、互聯網+等方面,加快市場導向的技術研發。

(二)支撐構建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

支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建設。創新管理模式,建立高校科技管理創新聯盟,加強高校間科技資源整合力度,積極參與全球創新中心、創新設計中心和制造業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支持北京、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支持各具特色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對接中關村、東湖、張江、深圳、蘇南、天津濱海、長株潭、成都高新區、西安高新、杭州等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部署,加強高校與示范區科技優勢互補和協同聯動。發揮行業院校與所屬行業產業緊密聯系的傳統和創新優勢,對接示范區技術與產業布局,支撐主要產業向國際分工價值鏈高端攀升,培育新興產業發展新高地。

加強區域內和跨區域高校優勢科技資源協同。聯合行業產業專家組建一批產業技術戰略聯盟和合作組織,發揮高校科技管理戰略聯盟的協調作用,組團服務東北、西部、中部區域和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珠三角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積極融入區域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先行先試,支持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

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科技支持力度。結合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發揮高校制造、信息、材料、交通領域的特色和優勢,立足當地,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區域(專業)研究院、大學科技園分園等成果轉移和產業化基地,積極支持建設西部科技創新港,發揮橋頭堡作用,服務“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三)實現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

圍繞《中國制造2025》,面向汽車、航空、能源、高鐵、石化等典型行業產業,組織開展工業軟件與傳感器、高端數控加工與成品制造智能化工藝、柔性電子制造技術、新一代工業機器人與服務機器人的研制和應用示范,參與智能機器人重大研究計劃的實施。

圍繞工業信息化,組織開展量子信息與量子通信、云計算與大數據、未來網絡安全防御、智能融合媒體網絡等創新研究,重點在互聯網+、大數據(金融、交通、醫療)及智慧工廠協同工程上取得突破。

圍繞新型城鎮化中的生態城市和美麗鄉村建設,組織開展煤炭清潔利用與新型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及能源傳輸系統的可靠高效技術、特大城市交通的布局協同優化與決策支持、城市交通系統效能提升和安全保障等開展創新研究,支撐“一帶一路”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

圍繞航空航天、深海工程和核能與核安全等重大裝備制造,在材料領域重點開展高性能結構材料、新型功能材料、新型電子材料的研發,建立材料基因組工程創新戰略聯盟,加強材料設計、制備與表征技術的研究,支撐重大工程關鍵材料保障和傳統產業升級改造。

發揮高校學科交叉優勢,在信息-物理-社會三元空間融合系統、超高速高精制造、腦科學、物質文化遺產發掘搶救保護及綜合利用、超重力效應基礎研究、關鍵技術與應用等方向開展超前研究,為經濟社會發展積累原創資源。

(四)加快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

營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環境。推動高校整合現有各種類型轉移機構,建立專業的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完善科技成果轉化登記、公示和獎勵制度,加強高校、企業的人才雙向流動。

建立市場化的科技成果轉化運營機制。探索高校科技創新融資模式,完善資金籌措、市場對接和技術保障,形成科技成果市場化運營體系。

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評價機制和年度報告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年度統計和報告制度,科技成果轉化情況將作為高校績效撥款的依據。

加強高校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知識產權、科技咨詢、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務職能,支撐科技服務產業集群建設。

(五)服務國防建設與國家安全

建立健全高校國防協同創新機制和組織體系。探索建立與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主管部門在政策、規劃、投入、信息、科技計劃等方面的合作機制和工作體系,營造公平競爭的國防科研環境,加強協同創新,建設一批高校與涉軍行業部門聯合的協同創新中心,在空天、海洋與制造、新材料、信息控制與網絡空間等領域組建國防科技戰略聯盟,充分發揮教育部聯合研究中心作用,引導高校開展有組織的國防科研活動。

大力推進高校原始創新在國防中的應用。組織引導高校開展國防基礎研究和武器裝備預先研究,圍繞海洋、空天、網絡空間等國防重大戰略需求,在先進設計與制造、新材料、信息與控制、電子元器件、動力與能源、仿生等領域,培育和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實施與國防科技及武器裝備主管部門聯合基金計劃,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需求,加強對高校在基礎研究、新興交叉學科、前沿技術、制約性瓶頸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引導高校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加大對國防科研的投入,支撐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創新發展。

鞏固優化高校國防科研基地建設和布局。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并結合高校優勢特色,培育若干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和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新建若干新興交叉和空白薄弱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培育建設有基礎、有特色的國防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防科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啟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運行評估,推動內涵建設,打造“升級版”的高校國防科研基地集群。

大力推進一流國防特色學科建設。依據國家國防特色學科體系總體布局,組織有研究基礎有學科優勢的高校,凝練和培育一批符合國防科技工業發展需求的優勢學科,進入國家國防特色學科目錄。

持續深化國防科研資質體系建設和發展。鞏固和完善高校保密、質量、科研生產許可、裝備承制等國防資質體系建設,提升高校參與國防科研和裝備研制的能力,鼓勵有基礎、有能力的高校進入國防資質體系,擴大和增加許可資格范圍。強化高校國防任務質量管理,保障固定資產投資建設和軍品配套等項目的質量,為進一步承擔國家重大國防科技任務奠定扎實基礎。

(六)加強高水平科技智庫建設

聚焦科技領域,堅持問題導向,以全球視野和中國視角謀劃智庫建設。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中國特色高端科技智庫,在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和重大決策中發揮有力支撐,在國際科技創新領域中擁有較大話語權。

圍繞產業技術革命和顛覆性技術預測開展超前研究和對策咨詢,提升對世界科技和產業變革前沿趨勢的洞察能力,培養戰略科學家和優秀團隊。加強未來學、技術預測等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加快建立科技決策咨詢制度,充分發揮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在科技戰略研究、政策咨詢、獨立第三方評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深入推進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建設推進計劃。加強高等學校戰略研究和軟科學研究基地建設,以綜合性大學現有的高水平戰略研究機構為基礎,建設一批面向國家重大科技戰略問題的國家級智庫。支持行業特色院校組建行業、產業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形成全面覆蓋的行業、產業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支撐網絡。面向區域發展需要,在高校建設一批面向區域產業發展需要的特色政策咨詢機構。布局建設一批高校科普和科幻創作基地。

(七)為社會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圍繞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鼓勵高校積極與科研院所和涉農企業加強創新合作,積極參與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強對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技術支撐。

支持各具特色的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綜合能力,構建農、科、教相結合的新型農村綜合服務模式。加強對精準扶貧戰略的科技支撐,充分發揮新農村研究院以校地、校企、校農等合作方式建立的綜合示范試驗基地、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分布式試驗站在發展生產脫貧致富中的作用。

充分發揮醫學院校醫學研究與臨床診療相結合的優勢,引導和鼓勵高校加強應對重大慢性疾病、老齡化、中醫藥健康服務、重大傳染性疾病等挑戰的科學研究,為加快醫學技術的創新和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提供科技支撐。

聚焦我國社會發展中的應對氣候變化、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控、生態環境治理修復等重大綜合性科學問題,發揮高校多學科優勢,引導高校加強問題導向的綜合交叉研究。

五、堅持科教融合,支撐高質量高等教育

科教融合是現代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支撐人才培養是高校科技工作的內在要求。高校科技工作必須與人才培養更緊密地結合起來,推動創新鏈與人才培養鏈有機銜接。

(一)促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推動高水平大學牽頭組建若干國際領先的國家實驗室、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和一批高水平協同創新平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戰略制高點。

大力加強高水平國際科技和創新合作,以建設世界一流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為牽引,造就一批具有卓越國際聲譽的科學大師、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瞄準世界一流標準,培育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引領一流學科建設。

統籌推進探索性基礎研究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有組織科研,加強學科交叉,超前部署基礎研究,引領科學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整合優勢學科資源構建創新鏈,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打造一批優勢學科群,全面提升高校和學科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形成支撐學科建設的內循環機制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外循環機制,用高水平的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和產業創新。

(二)支撐高校特色發展和優勢學科建設

推動行業特色高校圍繞主干學科,強化辦學特色,擴大國際影響力,帶動學校進入世界同類高校前列。

加快區域高校創新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作用,加強區域內高校科研合作、學術交流和資源開放共享,啟動區域高校創新體系建設試點。

支持地方高校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推動地方高校加強地域特色的科研領域布局和特色學科建設,面向市場需求開展應用技術研究。

提升高校科技活動的規模和水平,將開展科研活動作為提升普通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途徑,將開展科技服務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高職院校緊扣市場需求、優化專業結構、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鼓勵和支持民辦高校開展科研活動,形成辦學特色。

(三)加快科技資源向教育教學轉化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用科研計劃引領創新人才培養。推動各類科研項目吸納本科生參與研究。完善研究生依托科研項目開展學位論文研究的機制,提升論文質量和培養水平。

探索科教、產學、國內外聯合育人新機制。增進教學與實踐的結合,建立以科學和工程技術研究為主導的導師責任制和導師項目負責制,推行聯合培養研究生的“雙導師制”和“多導師制”。

完善教材體系更新機制。加快最新科研成果進教材進課堂,納入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推動學科領域科學家和領軍人才編寫專業基礎課程和核心課程教材,完善專業課程教材內容定期更新機制,豐富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術。加強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應用。鼓勵開展“創新課堂”。

建立各類創新平臺向人才培養開放的長效機制。把科技資源納入教學活動中,推動將科學精神、創新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育全過程。

(四)大力發展眾創空間支撐大學生創新創業

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新型創業服務模式。依托高校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眾創空間和虛擬創新社區。

依托大學科技園區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為學生創業提供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共享空間,降低創新創業成本和門檻。

加強高校對創新創業空間的服務和支持。開放校內科技資源、體育設施、生活設施資源,支持創新創業。開放高校科技講座資源,組織提供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輔導和職業繼續教育。

依托科技創新資源構建創新創業教育支持體系。培育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教學團隊,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扶持基金。鼓勵學生利用自主知識產權實施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探索學生可休學創業的彈性學習制度。

六、堅持開放協同,構建科研組織新機制

根據國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立足高校科技體制特點,打通阻礙創新的障礙,全面提升創新效率。

(一)強化學科開放融合

大力推進學科開放和交叉融合機制,促進新興學科形成,培育特色學科,構建交叉學科體系。以前沿問題研究牽引學科發展方向,促進學科交叉。加快利用交叉原創性研究成果改造充實傳統學科。

建立需求導向的交叉學科發展機制。鼓勵高校根據研究興趣和科學前沿,自主設置跨學科、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研究中心。鼓勵高校根據研究問題和任務,建立矩陣式科研組織模式,加強校內科技資源整合,建立跨學科領域、跨院系的研究平臺,以跨學科研究組織打通學科建制障礙。

推動建立科學合理的交叉學科發展評價機制。通過“歸屬度”方法科學評價跨學科成果,鼓勵學科交叉合作創新。

(二)推進與其他創新主體大規模協同

健全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有機銜接。建立高校與企業等創新主體之間常態化的技術創新對話制度。支持高校積極參與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產業創新中心,組織大團隊聯合攻關。

推進科技資源整合,加強創新平臺共建共享。推動構建校校、校所、校企、校地、校軍以及國際合作等橫向聯動平臺和研發服務網絡。改革完善創新平臺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建立健全開放共享的運行管理模式,規范開放服務流程。 

加快推進高校科學儀器設備、科技文獻、科學數據等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向科研院所、企業、社會研發組織等社會用戶開放,實現資源共享。建立高校圖書資源與校外圖書資源間的傳遞機制。推動電子資源和科普資源向社會開放。

推動制訂有利于創新資源開放共享的評價標準和監督獎懲辦法。將流動人員比例、服務外部客戶頻次等創新資源開放情況納入各類科技設施、重點實驗室、科技園評價標準。

(三)加強軍民科技融合創新

加快建立軍民融合的創新機制。完善教育主管部門和軍隊、國防科技部門的工作會商機制,推進科研體系進一步開放,推進軍民資源雙向開放與共享,支持更多高校力量參與國防科技建設。科學評價、合理激勵,調動科研人員投身軍民融合創新的積極性。實施高校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

建立軍民融合重大科研任務形成機制。加強軍民融合特色學科、重點實驗室、創新團隊建設,形成有組織創新能力。發揮教育部科技委相關學部戰略研究優勢,凝煉顛覆式概念和技術,組織預研項目,構建高技術發展的蓄水池和種子庫。

加強國防科技基礎研究。鼓勵高校參與國防科學技術發展和武器裝備研制,支持開展國防科學技術新理論和新原理的探索研究,為增強國防科技的原始創新能力,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做貢獻。

(四)提升國際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以更加主動的姿態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以更加開闊的胸懷吸納全球創新資源,在更高層次上構建開放創新機制。

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和亞太互聯互通藍圖,加快與沿線國家和地區高校或科研機構合作建設科技創新基地。鼓勵國際知名科研機構來華與高校聯合組建國際科技中心,推動高校設置海外創新中心。

支持高校提出并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積極參與大型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建立高校國際合作重大科學研究項目的培育機制,以國際先進水平為標桿,基于全球價值鏈部署科技研發任務。推動實施高校國際創新合作計劃。

推動高校走上國際學術組織舞臺,參與全球創新治理體系。支持優秀科學家到國際組織、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任職。鼓勵高校舉辦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會議。創辦、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期刊。

七、堅持追求卓越,營造崇尚創新的文化氛圍

牢固樹立追求卓越的價值導向和行為規范,營造崇尚創新的文化,是高校科技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引領社會創新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

(一)樹立追求卓越的價值理念

堅持學術卓越。牢固樹立質量優先的創新理念,以探究真理、發現新知為使命,努力探索科學前沿,開辟新的領域與方向,提出新概念、新理論與新方法,發現和解決新問題;自覺弘揚和堅持科學精神,倡導求真、創新的價值導向。營造崇尚專業的社會氛圍,大力弘揚新時期工匠精神。

堅持貢獻卓越。以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為目標,面對重大現實問題,讓科技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提供新的可能,為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據,為解決全球性問題做出新的貢獻。

堅持管理卓越。推動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加快建設符合科技、教育、經濟發展規律的現代管理體系,創新科技管理與服務模式,倡導精準管理、整合管理和全鏈條管理。加強高校科研信息化,提升科技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新氛圍

加強科學共同體的自治和自律。保障科學探索的自由和獨立,遵守科學研究規范和倫理,加強自我約束、自我管理。保護科學家創新的熱情,激發科學家創新的動力,寬容科學家探索過程中的挫折與失敗。

秉持真誠協作、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尊重他人的工作和發現的優先權,尊重他人理性懷疑的權利。準確無誤地記錄和報告研究的過程,誠實地向科學界開放自己的科學數據和研究結果,自覺杜絕并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維護科學的聲譽。

擔當科學家的社會責任。遵守人類社會和生態的基本倫理準則,遵守科研過程中的科技倫理規范,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避免對科學知識的不恰當運用,承擔起對科學技術后果進行評估的責任,努力為公眾全面、正確地理解科學做出貢獻。

(三)完善學風建設長效機制

堅持教育引導、制度規范、監督約束、查處警示,構建學風建設工作體系。強化高校的主體責任,落實高校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專家機構和辦事機構,做到學風建設機構、學術規范制度、不端行為查處機制三落實、三公開。

建立學術規范教育制度。為本科生開設科學倫理講座,在研究生中進行學術規范宣講教育,對新入職教師進行科研誠信教育,把科學道德教育納入教師崗位培訓范疇和職業培訓體系,形成弘揚優良學風的長效機制。

加強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查處。強化全方位監督和約束。按照《高等學校預防與處理學術不端行為辦法》規定,規范學術不端行為調查程序,加大懲治學術不端行為力度,積極推動形成科研誠信和學風自律機制。

(四)加強科學傳播和科學普及

建立高校各類科技場館、科研平臺向全社會開放制度,把豐富的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各類創新平臺要加強科技成果科普化,向社會公眾傳播科學發現和創新成果價值。

加強科學教育和科普活動。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科普活動,充分發揮高校科協和學生團體的科普作用。加強科普網絡建設和人才培養。推動國家各類科技計劃加強科普內容和科技成果科普化。加強科幻作品創作。

加強高校科普能力建設。啟動高校科普基地建設計劃,加大對高校科普創作的投入和支持。

(五)推進高校科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教育部門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優化科技管理機構建設,加強戰略規劃和政策研究,更加注重創新環境營造和重大項目組織。

加強高校科技管理隊伍建設。發揮好專職管理人才和“雙肩挑”人才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優化結構,提升能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管理隊伍。加強管理干部技能培訓和業務交流。

加強高校科技管理與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制度、人力、信息化等條件建設,為科研人員提供項目申請、組織實施、項目驗收和資金使用等全過程專業服務。健全科研和財務管理相結合的內控制度,完善內部公示制度和常態化的自查自糾機制,提高項目執行、設備購置、經費使用的透明度。

加強高校科協工作,密切與科技工作者的聯系,推動學術交流與合作,開展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加強科學道德與學風建設宣講教育,積極指導學生科技實踐活動。

八、深化改革與重大舉措

(一)加大投入建立高校科學研究穩定支持制度

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的財政支持機制。推進經費分配和管理方式改革,強化政策和績效導向,擴大高校統籌安排使用資金的自主權,開展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重大項目預先研究,承擔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和企事業研發任務。

完善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制度。健全對高校基本科研工作的穩定支持機制,支持高校穩定基本科研隊伍,培植基本科研能力;在穩定支持基礎上,建立持續增長機制;進一步落實學校科研、財務部門管理職責,賦予高校在穩定基本科研方向、開展學科交叉研究和培育重大項目、提高科研基地運行效率等方面的自主權。

推動地方建立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制度。鼓勵地方設立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引導經濟發達地區率先試點,逐步推開,為地方高校科技創新提供穩定支持。

建立適應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高校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服務體系。推動高校落實法人主體責任,制定內部管理辦法,落實項目預算調劑、間接經費統籌使用、勞務費分配管理、結余資金使用等管理權限。建立健全科研財務助理制度,提供專業化服務。

(二)大力推進科研組織方式和聘用機制改革

啟動高校科研隊伍組織方式改革。鼓勵高校自主設立科研崗位,推進高校研究人員聘用制度改革,建立專職科研隊伍。加強博士后隊伍建設。

??改善科技隊伍結構。建立健全科研人才雙向流動機制,試點將企業任職經歷作為高校聘任工程類教師的必要條件;科學使用科研項目勞務費,建立相對穩定的專職科研隊伍;不斷完善對高校科技創新的補償機制,支持高校推進人事與薪酬機制改革,建立健全與科研人員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相連的分配激勵機制。

加強國外智力資源引進。建立面向海外高端人才的訪問學者制度。提高創新平臺、研究中心負責人面向全球招聘的比例。探索在不涉密的創新平臺和重大科技項目中引進外國高層次專家擔任首席科學家。

健全有利于科技人才向地方高校和中西部地區高校流動聘用的政策機制。

(三)深化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機制改革

積極參與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建設,建立從實驗研究、中試到生產的全過程科技創新融資模式。落實《教育部 科技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若干意見》,組織實施“高校科技轉移與轉化行動計劃”,繼續深入實施“藍火計劃”,建設“中國技術供需在線”,構建“高校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網絡”。

推進建立高效多贏的國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協同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主管部門,推動將高校國防知識產權信息逐步納入國家國防信息平臺,加大對高校國防知識產權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和保護,促進高校國防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支撐我國國防可持續發展。

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投入方式改革。逐步實現高校與下屬公司剝離,原則上不再新辦企業。推動科技成果以許可方式對外擴散,鼓勵以轉讓、作價入股等方式加強技術轉移。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

完善高校教師在崗兼職、離崗創業和返崗任職制度。允許符合條件的科技人員經學校批準,帶著科研項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業開展創新工作或創辦企業。

(四)全面推進科技評價機制改革

對基礎和前沿技術研究實行同行評價,突出中長期目標導向,評價重點從研究成果數量轉向研究質量、原創價值和實際貢獻。對公益性研究強化國家目標和社會責任評價。

實行科技人員分類評價,建立以能力和貢獻為導向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對從事基礎和前沿技術研究、應用研究、國防科研、成果轉化等不同活動的人員建立分類評價制度,建立有利于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的評價和考核機制,提升評價的科學性。鼓勵科研人員持續研究和長期積累。

完善開放評價機制。進一步加強評價過程的公開、公平和公正;完善同行評價專家遴選機制和專家庫,積極引入外部專家和國際同行評價。加強評價專家的自律教育和責任追究機制。

探索建立以代表性成果為主要指標的評價體系和國際對標評價。鼓勵開展標志性工作的國際同行專家評價。推動以國際一流水平的同類機構或學科為參照的評價制度。

深化高校科技獎勵改革。進一步完善優秀成果提名推薦制,聚焦原創性、突破性、引領性成果,加大對優秀青年科研人員的引導和激勵。

(五)深入實施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

完善實施機制。進一步落實頂層規劃,有效銜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完善經費、政策支持機制。優化認定機制,突出對實質性協同和實施效果的后評價,充分激發協同創新的內生動力。

建立績效管理模式。加強年度監測、中期績效檢查和周期績效評估,建立激勵約束和退出機制,動態調整。

推動計劃分層實施。推動國家級、省(部)級、校級協同創新中心科學定位、協調發展,形成整體推進態勢,實現計劃預期目標。探索省部共建機制。

(六)實施高校創新平臺體系建設計劃

組織高校牽頭或參與組建若干國家實驗室、國家科學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綜合性大平臺建設。

加強和完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平臺建設。

加強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培育建設,強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優化布局。

優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中心和大學科技園的結構和布局,加強規范管理,提升建設水平和創新能力。

加快推進新型科研機構和平臺建設。建設一批野外科學觀測和人才培養研究基地。開展高校科學考察和調查。

(七)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培育工程

探索重大科技項目形成機制,充分發揮戰略科學家的重要作用。支持開展重大項目預研,充分發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的效能,構建重大科技項目培育體系。

設立教育部科學事業費重大項目,資助重大創新平臺頂層設計與培育、重大科技項目生成、重大科技戰略與政策研究三類科技工作。

(八)加強高校創新團隊建設

鼓勵長江學者牽頭組建學術團隊,加快培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和科技部重大領域創新團隊。推進科學家工作室建設。

加強已立項教育部創新團隊的規范化管理,提升建設質量。繼續加強對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優秀團隊的滾動支持,培育重大成果產出,持續提升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加強高層次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國防拔尖人才培育,在教育部相關人才計劃中加大對國防領域人才和團隊的支持。

(九)實施科技資源開放共享計劃

引導高校建立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的管理制度和網絡信息平臺,并與國家與地方網絡信息平臺進行對接。

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盈利原則,引導高校建立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服務收費管理運行機制,用于支持開放共享。

引導和鼓勵高校建立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的評價和激勵機制,推動建立開放共享后補助機制。

(十)實施國際科技合作引導計劃

繼續實施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計劃,堅持高標準、有特色,穩步擴大規模,優化結構布局,強化對“一帶一路”、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聯合實驗室和協同創新平臺的支持,加強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培育。

繼續實施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堅持服務需求,提升建設質量,推進規劃化管理,實現高水平、實質性、可持續的國際合作。積極推進全球頂級科學家工作室建設計劃。

組織參與和發起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建設一批國際創新網絡聯盟。

實施“海橋計劃”,推進產業技術國際創新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支持高校在境外建立技術轉移中心。

九、組織實施

明確責任,加強領導。教育部負責本規劃的組織實施。省級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主管部門應結合實際,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所屬高校科技工作的領導。

建立高校創新調查制度,加強動態監測。建立本規劃實施和高校科技發展情況的動態監測、及時反饋機制,開展中期評估,形成政策預調、微調的科學決策支持系統。

廣泛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環境。統一高校科技戰線對提升創新能力、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認識,引導社會各界加強對高校科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摘自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熱點新聞

推薦產品

x
  • 在線反饋
1.我有以下需求:



2.詳細的需求:
姓名:
單位:
電話:
郵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h网站国产| 欧美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香蕉成人综合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国产精品 色| 久久99精品视香蕉蕉| 亚洲一区中文|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国产在线综合视频| 无限资源中文免费|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2022| 男人和女人搞黄| 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真人不卡免费播| 岛国伊人| 国产精品毛片| 毛片在线播放网站|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羞羞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片|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精品国产成人系列|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俄罗斯一级毛片激情|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小说| 黄色美女网站免费看| 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网站18|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男人都懂的网址在线看片| 免费观看一级特黄欧美大片| 手机看片国产日韩| 欧美色老头oldvideos|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透逼视频| 午夜一级影院| 欧美les视频xxxx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