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一個重要經驗就是確立行之有效的經濟政策體系,形成指導我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的新發展理念,并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推進改革發展。做好2017年的經濟工作,必須進一步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發展理念是否科學、是否先進,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發展能力和發展水平的高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經濟形勢作出重大判斷、對經濟工作作出重大決策、對經濟工作思想方法作出重大調整,明確了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的政策體系,初步確立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政策框架。新發展理念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整體復蘇乏力關鍵節點提出的治本之策,深刻揭示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體現了時代新要求,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
新發展理念是解決中國現實發展問題的根本指針。創新發展致力于提升創新能力、縮小科技差距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著力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立足于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和持續性,致力于彌補各種短板,努力縮小城鄉、區域及貧富差距,推動經濟與社會、物質與精神建設同步,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順應綠色低碳循環永續發展的世界大勢,著力解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問題;開放發展吸取“盛世開放、衰世封閉”的歷史經驗,全面增強開放的氣度與自信,以高水平開放推高難度改革、促高水平發展,創造更廣闊的外部發展空間,著力解決好內外聯動問題。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我們找準中國經濟新方位,著力培育發展新動力,取得了積極成效。創新引領發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2016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預計超過50萬件,連續位居世界第一;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經濟增加值比重超過15%,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速超過10%,工業轉型升級態勢增強。協調發展持續發力,有效供求匹配性增強。中西部主要指標快于東部,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城市群良性互動,繼續成為穩定經濟的壓艙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成效顯現,去產能推動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結束了連續54個月的負增長,企業效益好轉。綠色發展勢頭良好,生態建設加速推進。節能降耗成效顯著,2016年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下降5.2%,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高1.7個百分點。開放發展成效明顯,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得到較為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積極成果,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30多個沿線國家同中方簽署了合作協議,20多個國家同我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新增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不斷產生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G20杭州峰會的主場外交碩果累累,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
新發展理念立足我國鮮活實踐,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思想品格,是從被動到主動、從接受到重塑、從適應到引領的思想方法,提供了我國發展轉型期的綜合解決方案。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我們必將在新常態背景下實現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歷史性轉變,在一個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現代化進程,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強大生命力。展望2017年,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特別是在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方面,都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思想,沿著新發展理念引領的方向堅定前行。只有堅持以新理念激發新動力、以新理念引領新行動,才能開辟中國發展轉型的新天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順利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下堅實基礎。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