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今日發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十三五”期間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年均增速定為13%以上,到2020年,產業業務收入突破8萬億元。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培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百億級企業達20家以上,產生5家到8家收入千億元級企業,產業收入超千億元的城市20個以上。
“十三五”時期,以數據為驅動的“軟件定義”成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的突出特征。“軟件定義”加速各行業領域的融合創新和轉型升級,“軟件定義”制造成為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標志和新屬性,“軟件定義”服務催生一批新的產業主體、業務平臺、融合性業態和新型消費,培育壯大了發展新動能。
“《規劃》強調要深入推進應用創新和融合發展,加速軟件與各行業領域的融合應用,發展關鍵應用軟件、行業解決方案和集成應用平臺,強化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服務型制造水平,培育擴大信息消費,強化對重大戰略的支撐服務。”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規劃》還設置了軟件“鑄魂”、信息技術服務能力躍升、云計算能力提升、大數據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工業技術軟件化推進、面向服務型制造的信息技術服務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驅動信息消費、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公共服務體系建設9項重大工程。據介紹,軟件“鑄魂”、信息技術服務能力躍升等重點針對切實解決“缺芯少魂”的“少魂”和關鍵領域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工業技術軟件化推進、面向服務型制造的信息技術服務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驅動信息消費等重點針對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等國家戰略實施,落實深入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任務部署。
同日,工信部發布《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技術先進、應用繁榮、保障有力的大數據產業體系,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我國發展大數據產業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和巨大的應用優勢。《規劃》在任務部署時充分考慮以國家戰略、人民需要、市場需求為牽引,促進大數據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強大數據在重點行業領域的深入應用,尤其強調圍繞落實中國制造2025,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發展工業大數據,支持開發工業大數據解決方案,利用大數據培育發展制造業新業態。”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