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架國產大型客機C919交付試飛、5G無線和網絡關鍵技術通過驗證、大型數控復合機床成功研制……2006年,國家選擇16個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作為科技重大專項。經過10年積蓄發力,重大專項加速突破和轉化應用。
在日前舉行的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相關項目一舉囊括21個獎項,其中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項、二等獎9項,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9項,有效支撐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1月10日舉行的2017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表示,加快部署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在戰略必爭領域把握新一輪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同時全面啟動實施“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開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新征程。
重大專項加速突破和轉化應用
“4G”領跑,“北斗”領航。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6年度開出“雙子星”,而獲得這份殊榮的都來自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4G),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4G移動通信技術是全球技術和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寬帶移動通信專項2008年正式啟動以來,瞄準前沿,緊盯國際趨勢,從過去的順勢應變轉為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全面支撐了我國移動通信發展,實現了從‘2G跟隨’、‘3G突破’到‘4G同步’的跨越,我國移動通信產業創新能力與產業實力與2007年相比顯著提升。”寬帶移動通信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在介紹專項進展時表示。
目前,我國“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已成為全球兩大主流4G標準之一。
“下一步,寬帶移動通信專項在5G方面將推動形成全球統一的5G標準,基本完成5G芯片及終端、系統設備研發,推動5G支撐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應用融合創新發展,為2020年啟動5G商用奠定基礎?!甭剮毂硎尽?/p>
北斗二號衛星導航工程則在2004年8月立項,歷時8年完成研制建設,全國300多家單位、8萬余名科技人員參與研制建設,建成了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天地協同組網運行的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12月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向我國及亞太地區提供導航、定位、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2020年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形成全球服務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倍范栃l星工程總設計師助理郭樹人表示。
此外,首架國產大型客機C919交付試飛,運20大型運輸機正式列裝空軍;大型數控強力旋壓機、大口徑非球面車磨復合機床的成功研制填補國內空白;長效注射抗艾滋病藥物艾博衛泰、活病毒疫苗、寨卡病毒診斷試劑研制成功。
從4G移動通信,到北斗導航應用;從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到在科學“高峰”占有一席之地,10年來,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突破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長為千億元級產業,重塑了世界產業格局。
據了解,“十二五”民口科技重大專項中央財政投入769億元,帶動企業地方投入1080億元,直接帶動新增產值1.42萬億元,實繳稅金總額1300億元,獲專利授權1.1萬項,技術標準8478項,凝聚了24余萬科研大軍,取得了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重大專項是我國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萍疾恐卮髮m椶k公室主任陳傳宏表示,重大專項計劃實施10年來,取得了顯著的科技、經濟和社會效益,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提供了積極支撐,在關鍵核心領域搶占了制高點,開辟了新的產業發展方向,有力推動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搶占新一輪科技競爭制高點
2017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萬鋼表示,要以支撐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為目標,全面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把工作重心從規劃部署轉移到全面落實上來。
對于2017年重大科技專項如何發展,萬鋼提出,要加快部署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在戰略必爭領域把握新一輪科技競爭的制高點。
全面啟動實施“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盡快完成“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加快推進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深??臻g站、天地一體化等4個試點專項實施。按照“一項一策”的原則,創新組織實施方式,強化企業主體地位,研究提出鼓勵地方、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的政策措施和激勵機制。編輯完成人工智能專項規劃,加快推進深地探測、人工智能等重大項目的立項論證。
繼續實施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落實好重大專項“十三五”規劃,圍繞標志性成果抓好重點任務部署,以2020年為期限倒排時間表,打好攻堅戰。以項目推進組為抓手,加強對重點任務的推進和督導,切實落實各層級責任,加強監督問責。加快銜接協同和資源集成,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結合采取財稅、金融、產業等各類政策措施,利用好重大專項成果轉化子基金等資金渠道,持續推動重大專項成果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