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和移動應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化工業革命開始提上日程,工業轉型開始進入實質階段。2015年《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互聯網+”行動綱領的出臺,表明國家開始積極行動起來,把握新一輪發展機遇實現工業化轉型。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之后信息產業的又一次革命性發展,是信息產業領域未來競爭的制高點和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十二五”時期,我國在物聯網發展政策環境、技術研發、標準研制、產業培育和行業應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物聯網應用推廣進入實質階段,示范效應明顯,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工業互聯網是物聯網結合工業制造而產生的全新產物,它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的結果,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并最終將人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重構全球工業、激發生產力,讓傳統的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實現完美融合。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全面互聯。互聯是基礎,工業互聯網即是將工業系統的各種元素互聯起來,無論是機器、人還是系統。再在全面互聯的基礎上,通過數據端到端、跨系統的流動和分析,實現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智能化變革,形成新的模式和新的業態。
工信部正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戰略性、基礎性問題的研究,組織航天云網、中國商飛、濰柴、海爾等企業圍繞工業互聯網網絡架構、標識解析驗證等重點領域開展試點示范,啟動了工業互聯網綜合實驗平臺和管理平臺建設等工作,著力推動工業互聯網的頂層設計和落地實施。
海爾也在打造COSMOPlat平臺,這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和創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除了服務于海爾互聯工廠,已經開始向制造企業提供社會化服務,可以使用戶可全流程參與大規模定制,面向全社會提供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大數據服務、網絡協同制造、智慧知識服務、檢測與認證等八大生態服務。
今天,以智能制造為標志的科技變革,正在將傳統的制造業推倒重建,形成新的“工業互聯網”世界,引領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