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最近幾天一直在關注兩會上關于科技創新的報道。“代表委員們把我們科研人員的心聲和呼吁帶上會了,現在就盼著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基礎研究和原創性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機制’‘落實科研經費和項目管理制度改革’等內容能盡快落地,給我們松松綁!”鄭永春說。
中國擁有最大規模的科技人才隊伍,這是我們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底氣,也決定著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后勁。如何能給科研人員“松綁”,成為兩會內外共同關注的話題。
改變,正在發生
把基礎研究當工程項目管,是科研人員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之一。東南大學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崔鐵軍代表說:“現在項目管理機制比較死板。比如一個執行期為5年的項目,申請之初就要填寫每一年用多少錢、要干什么用。可基礎研究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們怎么能夠預測呢?”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桂生代表曾是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員。他說:“科研成果只有轉化為產品、形成產業,才能變成現實生產力。”他在考慮,怎么才能讓更多的科研人員投身到產業中來?怎么才能打通成果轉移轉化的渠道?
報銷事小,牽扯精力卻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新民委員說:“報銷手續太煩瑣,浪費了科研人員大量時間和精力。”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過去一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將科技體制改革推向縱深。
2016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明確了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中央高校和科研院所差旅會議管理、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等方面的經費使用、報銷等內容。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對科研人員的工資收入、績效激勵制度,科技成果轉化的股權分配,兼職取酬等科研人員關心的問題,都有了明確的回答。
2016年,我國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取得決定性進展,新五類科技計劃布局初步成型,近百項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基本完成優化整合,科研人員有望不再為了申請項目疲于奔命。
這些正在發生的改變,將持續影響我國的科研生態,讓科研人員能夠放開手腳,全力創新。
細則,亟待落實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但機遇稍縱即逝。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吉永華委員說:“問題的解決需要時間,但我們科研人員很心急,希望越快越好。”大家都在期待相關細則能夠盡快落地,代表委員們紛紛提出具體意見和建議,為給科研人員“松綁”支招。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檀棟委員認為,調查表格多、總結報告多、檢查評估多是壓在科研人員頭上的“三座大山”。他建議,減少過于頻繁的行政管理干預,進一步加大對人員經費的投入強度,“特別要將經費資助方式由‘重物輕人’改為‘人物并重’”。
崔鐵軍代表認為,研究成果轉移轉化難的癥結之一,就是以往政策具有不確定性。“比如產學研一體化政策,過去這些年,就有過贊成、不贊成、贊成的政策反復。”他建議,要穩定產學研一體化政策,“不能新官不管舊賬”。
湘潭大學副校長劉長庚委員認為,信息不對稱是導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部分科技成果未能實現產業化的關鍵原因之一。他建議,要加快落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鼓勵企業利用股權獎勵、股票期權、項目收益分紅、崗位分紅等方式激勵科技人員開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工作。
科學研究具有靈感瞬間性、結果不確定的特點,因此,能不能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氛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科學家敢不敢創新。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林代表認為,要尊重科學規律,真正建立起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評價體系和環境氛圍,讓科學家“敢想敢做、敢為天下先”。
吉永華委員也提醒,科研人員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術修養和道德修養:“每個科研人員首先要自己做得正,堅守自己的追求。”
改革,越至深水越艱難,越到細節越需實。更多為科研人員“松綁”的舉措出臺,必將釋放出巨大的創新潛能,成就創新大業!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