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了從玻璃基板、液晶面板、顯示模組到終端產品的全鏈條發展,在我國西部地區形成了世界級的電子產業基地,并向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發展——
2月16日,康寧重慶8.5代液晶玻璃基板工廠正式投產。這是美國康寧公司在中國大陸布局的第二個顯示玻璃基板生產基地,將為其客戶提供8.5代及以上的玻璃基板。
不僅是康寧,隨著京東方、惠科金渝、奧特斯科技等一大批“投資大、起點高、產出高”的電子信息產業項目相繼落戶投產,重慶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了從玻璃基板、液晶面板、顯示模組到終端產品的全鏈條發展。
近年來,重慶以筆電為代表的電子制造業快速崛起,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3億臺級手機生產基地,在集成電路、平板顯示等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也取得突破,打破了20年來沿海地區壟斷電子制造業的格局,為重慶工業蓬勃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數據顯示,重慶市電子制造業產值由2010年的978億元增長至2016年的5000億元。2016年,電子信息產業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33.8%,成為重慶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
集群發展 壯大產業鏈條
走進位于重慶沙坪壩區的西永微電園,一幢幢標準化筆電生產廠房林立,道路縱橫,運送零部件的車輛在不同企業間往來穿梭,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掩映在藍天白云下。
西永微電園是支撐重慶電子產業發展的重要工業園區之一,也是重慶筆電產業集群的典型代表。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如今已經成為重慶市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集聚了惠普、宏碁、華碩、富士康、廣達等一批筆電品牌企業和代工企業。2010年,“重慶造”第一臺筆記本電腦就是在這里下線,2016年,園區電腦產量超過了4000萬臺。
以西永微電園為突破,短短幾年,重慶改寫了汽摩“一業獨大”的產業格局,構建起筆記本電腦現代產業集群:5大品牌商+6大代工商+860家零部件商。2016年重慶全市筆電產量約5842萬臺,占全球筆記本電腦產量的40%左右。這意味著全球每3臺電腦中,有1臺是“重慶造”,重慶成為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
在全國競相布局電子信息產業的格局下,深處內陸的重慶為何能異軍突起,迅速占領產業制高點?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關鍵就在于重慶創新采用了整機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體化的加工貿易新模式,走全鏈式培育、集群化發展的新路子。
傳統加工貿易多數是原材料和銷售“兩頭在外、大進大出”,零部件全球采買,成品賣到全球。而重慶在筆電產業發展之初就從“大處著眼”,先引進全球著名IT品牌商,進而帶動整機和零部件企業集聚落戶,不斷壯大完善產業鏈條。
“這種整機加零部件生產的全流程產業鏈整合的模式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重慶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吳安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將加工貿易由水平分工變為垂直整合,“重慶造”筆記本電腦實現了80%的零部件本地制造,變“兩頭在外”為“一頭在內、一頭在外”,可以使企業進項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甚至歸零。
目前,重慶電子制造業已經形成“5+6+860”的筆電集群,匯聚了惠普、宏碁、富士康等一大批全球IT巨頭。從品牌企業看,惠普、宏碁、華碩已在重慶市下單生產筆記本電腦;從代工企業看,全球電腦前六大代工企業廣達、仁寶、緯創、英業達、富士康、和碩全部落戶重慶;從零部件企業看,全球印刷電路板第一位的翰宇伯德、鍵盤第1位的群光、電池封裝第一位的新普、高端機殼第一位、第二位的巨騰、圣美等860余家零部件企業也已落戶重慶。筆電42個配套大類中已有40個簽約重慶,本地配套率達到83%。
耦合發展 邁向產業高端
重慶并不滿足于筆電集群的快速發展,而是在此基礎上,一方面推動產品從單一的筆電向智能手機、打印機、顯示器、路由器、交換機、平板電腦等拓展;另一方面往電子產業中的高附加值環節邁進,推動電子制造業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
2015年,重慶出臺了《加快培育十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提出打造電子核心元器件等10大新興制造業集群,并將其作為全市未來工業發展主要著力點,電子制造業中電子核心元器件占比逐步提高,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里,全球首款10K超高清顯示屏、透明顯示屏制成的可觸控冰箱門、智能觸控試衣鏡等一系列新產品令人贊嘆。“2016年,京東方全球首發產品覆蓋率達40%,各類高端顯示新品迭出。”公司副總經理孫耒來告訴記者,京東方重慶8.5代液晶面板項目已實現產能15萬片/月,2016年累計產值120億元。
京東方重慶8.5代液晶面板項目是重慶電子制造業調整升級的一個典型。近年來,在京東方重慶的引領下,日本住友化學、韓國東進化學等20多家液晶面板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重慶,形成覆蓋“玻璃基板—液晶面板—顯示模組—顯示終端”的核心零部件全產業鏈。重慶電子信息產業也由筆電整機組裝延伸到液晶顯示、集成電路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電子產品向智能顯示、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多終端體系拓展。
手機產業也成為重慶電子制造業發展的新亮點。截至2016年底,重慶市已有手機整機企業116家,手機配套企業138家,手機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在重慶南岸區,手機制造業風生水起,集聚了百立豐、盟訊、融訊、VIVO等40多家手機制造企業,形成了龐大的手機產業集群,建起西部手機制造基地。
記者從百立豐公司了解到,目前該公司生產的lephone(樂豐)手機已遠銷印度、巴基斯坦及中東、非洲的部分國家,同時在國內30余個省份均布局有銷售網點。2016年lephone(樂豐)手機的全球出貨量達到2000萬臺,產值達到80億元。
根據重慶市經信委提供的數據,在重慶市電子制造業中,計算機整機及配套產業2016年產值2350億元,占全行業比重48%;手機及配套產業產值1115億元,占22%;電子核心部件、家電、機電、智能儀表等其他電子產業合計產值1465億元,占比30%。如今,重慶電子制造業初步形成了各產業多點開花、齊頭并進的較為合理的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電子制造業的發展并不是單純的硬件制造,而是與軟件以及數據增值服務耦合發展,相得益彰。記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重慶就推出了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需要、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云端計劃”,并整合惠普、浪潮等品牌商在重慶布局軟件中心、全球測試服務中心、大數據中心等,以此實現產業價值鏈最大化。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