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是今年科技行業的最熱門領域之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人工智能”寫入,并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研發和轉化。這預示著2017年人工智能將會有更多的技術從實驗室走出來,和產業、創業更加緊密結合,出現滲透三百六十行的現象。
“如今,隨著計算力的突破,數據洪流的爆發和算法的不斷創新,人工智能發展已到爆發的臨界點,這意味著我們正處于一個AI發展的‘黃金時代’。”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博士在日前舉行的新智元2017開源?生態AI技術峰會上表示。
人工智能領域群雄爭霸
2015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印發后,政府部門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正在實施的《中國制造2025》將人工智能納入智能制造的重點任務和主攻方向,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引導智能制造重大需求和人工智能技術成果相結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更是指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轉化。
從全球范圍看,圍繞爭奪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制高點的競爭已經展開:在美國硅谷,英特爾、谷歌、通用電氣、Facebook等是最活躍的投資者。在AlphaGo之外,谷歌不久前又發布了神經機器翻譯系統(GNMT),并將其投入到了難度系數頗高的漢語—英語翻譯應用中,Facebook扎克伯格甚至表示人工智能就是下一個十年路線規劃的核心。
“中國的人工智能也從兩個‘大腦’發展到群雄爭霸。”新智元創始人兼CEO楊靜表示, 2016年中國的人工智能有兩大標志,即百度大腦和訊飛超腦。一年過后,各大互聯網均已啟動以AI為核心的戰略規劃。
3月,李彥宏在國家發改委啟動的深度學習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儀式上發出豪言:百度是深度學習國家隊,而且還要做“女排那樣的國家隊”。3月9日,馬云在阿里巴巴首屆技術大會上宣布啟動“NASA”計劃,面向未來20年組建研發部門。3月22日,馬化騰在騰訊2016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業內的核心競爭力。日前,國家發改委公布《2017年“互聯網+”重大工程擬支持項目名單》,選出了4支“AI國家隊”:百度、科大訊飛、騰訊和云從科技。
目前,中國人工智能市場上不再只有百度、科大訊飛,以騰訊、阿里、云從為代表的巨頭和創業公司紛紛參與進來,并將人工智能作為各自的主戰場。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朱皖表示:“全球范圍內圍繞爭奪人工智能技術產業制高點的競爭已經展開,中國在數據保有量、應用場景、計算資源和軟件開發等方面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策劃部署人工智能重大國家戰略,加強標準化工作,組織編制人工智能發展的白皮書和產業生態地圖,引導社會力量圍繞重點領域加大投入。
從實驗室走向AI+
隨著各大巨頭加入人工智能領域,人工智能發展已經從獨立的實驗室研究走向全產業鏈生態整合。
據楊靜介紹,2016年人工智能產業的兩個關鍵詞是“開源”+“生態”:一方面,谷歌、百度等巨頭紛紛開源其深度學習平臺,讓過去在學術圣殿里探索的人工智能技術,真正為全球開發者所用,極大地降低了深度學習技術的應用門檻;另一方面,算法的門檻被迅速拉平后,垂直產業的有價值數據、商業場景資源重新成為更值得重視的戰略要素,人工智能產業從縱向依賴頂尖專家的神經網絡算法驅動轉向橫向“AI+產業”的生態驅動。AI開源技術的廣泛普及使得海內外頂級人工智能技術專家、初創公司、商業巨頭在AI領域形成更為緊密的生態系統伙伴,每個環節對產業鏈的增值都能起到正向推動作用。
“2017年,人工智能將從實驗室走出來,和產業、創業更加緊密結合,出現滲透三百六十行的現象。”楊靜表示,2017年人工智能將滲透國家戰略各個層面,各地政府對該領域的扶持也將迅速提升,人工智能產業也將進入爆發期,錯過這波機會將很難彌補。
此外,人工智能的普及化正在推動從金融到醫療、消費等各行業的轉型,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著人類的生活。
在圖像識別領域,計算機視覺識別已經達到甚至部分超過人類的識別水準;在機場、安防、社區及家居等領域,人臉識別技術開始進入應用;在金融領域,人工智能也開始發揮作用,如阿里巴巴的芝麻信用積分,也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等。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各產業與AI的結合點還將變得更加豐富,為經濟轉型帶來廣闊的前景。
宋繼強表示,從技術升級邁向產業升級,需要兩個前提。一是計算能力的突破,即人工智能能力的提升,性能和適應性的突破;二是生態的構建,即打造一個健康的行業環境,以方便更多人能夠學習并參與到AI相關的項目開發中來。
“目前,中國在數據保有量、應用場景、計算資源和軟件開發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特別是產業應用的市場大,積累的數據多,可調動的計算資源強,人工智能發展面臨著良好的機遇,未來將大有可為。”朱皖表示。
應用是重點投資方向
人工智能也成了投資者瘋狂追逐的領域。甚至有人激情萬丈地喊出:“創業就去搞人工智能。”
李開復是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瘋狂投資者之一,其創新工場投資了接近25家企業,包括地平線機器人、Face++、Uisee等。而在創新工場之外,眾多風投機構都樂于在人工智能領域砸錢。
數據顯示,從全球來看,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AI公司突破1000家,跨越13個子門類,2011-2016年人工智能領域融資額復合增速達到42%,總融資額高達48億美元。其中,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是獲投金額最多、創立公司最多的領域。
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表示,人工智能是IDG資本布局較早的一個領域,其投資的Rokid、Sensetime、Zoox等公司估值都已達到數億美元以上。“當時我們的一個看法就是,在滿足數據算法和計算能力的情況之下,我們其實是看好人工智能在垂直領域的深耕。”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將是接下來的一大投資重點方向。
頂尖AI科學家也是人工智能企業能否制勝的關鍵因素。
有“安卓之父”之稱的安迪?魯賓(AndyRubin)也成立一家軟硬件孵化器和風險投資公司,主要面向人工智能領域,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斯坦福大學等高校以人工智能方向的專業培養了眾多頂尖人才,被以谷歌、Facebook、微軟等為代表的企業重金聘請。
當前中國互聯網巨頭也紛紛開始從谷歌、Facebook、微軟以及全球名牌大學招募頂尖人才。
對于誰能做人工智能,李開復給出的4個先決條件之一就是擁有頂尖的AI科學家,有的話就可以做,沒有的話就沒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鄭南寧也強調人才培養和生態建設的重要性。鄭南寧說:“人才是實現我國從‘人工智能大國’成為‘人工智能強國’的重要保障,開放、創新、健康發展的生態系統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至關重要。中國人的靈感和創造力一定會對世界人工智能的發展做出無法估量的貢獻。”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