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涌現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前沿性基礎研究成果。
在2016年度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中,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前沿性基礎研究成果,涵蓋信息科學、基礎材料、生命科學、生物醫學、量子物理、農業生物遺傳等諸多領域,體現了北京基礎研究的雄厚實力和創新優勢。
放眼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周期越來越短,界限日趨模糊,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銜接越來越緊密。在2016年度的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獲獎成果中,就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前沿性基礎研究成果,涵蓋信息科學、基礎材料、生命科學、生物醫學、量子物理、農業生物遺傳等諸多領域,體現了北京基礎研究的雄厚實力和創新優勢。
“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提升國家科技整體實力和發展潛力,是北京市全面服務國家發展的重大歷史責任。”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愛因斯坦預言:穿越百年的科學對話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單位完成的“原子氣體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及應用”成果獲一等獎。該研究團隊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了激光冷卻原子的實驗研究,使中國成為少數最先實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簡稱BEC)的國家之一。
激光冷卻原子并實現BEC是20世紀末物理學的重大進展。超冷原子BEC具有獨特的量子力學波動性、宏觀量子相干性及人工可調控性,是研究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重要平臺,對發展原子鐘、原子芯片等高新技術具有戰略意義,已成為世界發達國家搶占的制高點。
據了解,該項目成員提出了超冷原子BEC相變的關鍵判據,得到諾貝爾獎獲得者C. E. Wieman教授的高度評價,還建立了參數可調的BEC可積模型并得到精確解。這是冷原子多體薛定諤方程精確解的最早工作,第一次理論上定量地解釋了W. Ketterle教授獲得2001年諾貝爾獎的實驗結果。
其次,該項目成員提出了周期瞬子方法來計算在高、低能區都適用的有限溫度量子隧穿,解決了量子力學基本理論中的一個難題。預言冷原子量子隧穿效應,首先在國際上實現冷原子射頻導引和原子芯片BEC。
另外,該項目成員還建造了可移動式冷原子小噴泉鐘、超高精度空間冷原子鐘,為超高精度空間時頻網絡及下一代空間導航系統奠定基礎;建立了光晶格鐘理論模型,為光晶格鐘奠定了基礎,并被Science等期刊專門評述。
據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成果建立了原子BEC基本理論,發展了冷原子鐘、原子芯片等高新技術,建造了可移動式冷原子小噴泉鐘、超高精度空間冷原子鐘,為超高精度空間時頻網絡及下一代空間導航系統奠定基礎,引領并推動了冷原子物理及精密測量相關領域的發展。
納米綠色印刷引領未來
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完成的“納米材料綠色打印印刷基礎研究”成果獲一等獎。此項目針對印刷產業綠色發展的重大需求,深入系統地研究了打印印刷過程中的關鍵基礎科學問題,形成基礎研究與應用突破緊密結合的系統創新研究成果。
我國印刷產業年產值雖然超過1.12萬億元,但面臨傳統感光沖洗工藝帶來的巨大環境壓力。發展綠色印刷技術對于從源頭消除污染、促進我國印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據悉,該項目成員首次提出納米材料綠色印刷制版原理,揭示了納米材料構建高反差油水界面的圖案化機制,突破了傳統印刷制版感光成像的技術思路,從微/納米結構調控界面浸潤性出發,系統研究納米材料精細調控材料表面浸潤性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打印納米材料構建高反差的超親油圖文區與超親水的非圖文區,發展了納米材料綠色打印制版技術,推動了印刷制版技術從感光成像到數字成像的跨越,從源頭解決了傳統制版過程的感光廢液排放和資源浪費問題。
同時,此項目成員通過深入研究納米材料對液滴的擴散、融合、聚并和轉移等行為控制的基本科學規律,實現了對液滴在不同材料表面浸潤/去浸潤行為的精確調控,發現了精準控制打印墨滴從零維到三維結構的規律和方法,形成對印刷技術的基本單元“點、線、面、體”精準控制的系統研究成果,實現了多種尺寸、形貌、結構和性質可控的納米粒子的浸潤性調控及自組裝圖案化,制備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光電功能器件,大大拓展了印刷技術的發展空間。
基于對表面浸潤性調控與納米材料制備的基礎研究成果,該項目成員圍繞印刷產業鏈的關鍵污染環節開展系統的創新研究,形成了包括“綠色制版、綠色版基、綠色油墨”的完整綠色印刷原理與材料體系,并與多家企業合作實現了成果轉化。
據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創新點突出,主要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關鍵突破具有首創性與系統性。評審專家組認為,該技術的進一步深入發展與研究有可能導致印刷制版技術上的革命性變化。
腫瘤血管新靶點應用前景廣闊
由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完成的“腫瘤新靶點CD146的發現及靶向治療”成果獲一等獎。中國科學院院士閻錫蘊領導的研究團隊在腫瘤微環境系統水平上,以血管新生為切入點,在國際上首次提出CD146是腫瘤血管新靶點。
在發現新靶點闡明新機制的基礎上,項目成員發展了以CD146為靶點的腫瘤治療應用研究,對多種腫瘤表現出顯著療效,特別是發展了聯合治療策略,在公認最難治愈的惡性腫瘤胰腺癌上取得了顯著療效。
腫瘤靶向治療策略因其安全性和高效性,成為近20年腫瘤研究的熱點領域。腫瘤靶點是發展腫瘤靶向治療策略的基礎。腫瘤生物學的不斷發展使人逐漸認識到,腫瘤是由腫瘤細胞及其微環境中的血管、基質和浸潤其中的免疫細胞等共同組成的系統事件。因此,以往以腫瘤細胞為單一靶點的腫瘤靶向治療策略就表現出其局限性。
據了解,該項目以研發腫瘤系統靶向治療策略為目的,系統研究腫瘤微環境中的血管生成、炎癥及轉移之間的相互作用,發現腫瘤微環境新靶點CD146分子,闡明該分子在腫瘤血管生成、腫瘤炎癥及腫瘤轉移過程中的功能機制及其作為聯絡上述腫瘤事件關鍵節點分子的作用;在理論創新的基礎上,研發抗CD146人源化抗體huAA98,發展以CD146分子為靶點的腫瘤微環境系統靶向治療策略,對黑色素瘤、肝癌等多種腫瘤具有顯著療效。
該項目的研究不僅為腫瘤靶向治療提供了腫瘤新靶點,對CD146作用機制的闡明也使對CD146的認識從以往的“黏附分子”發展到“細胞膜受體”。項目組建立的CD146研究平臺也成為全球同領域研究的開放平臺,促進了腫瘤細胞生物學的發展。
據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成果從發現腫瘤新靶點到發展腫瘤靶向治療新策略,完成了從基礎理論創新到應用轉化的系統性研究,并成功實現技術轉讓,成為為數不多的由中國科學家發現新靶點、完成成果轉化并得到國際認可的研究范例。
摘自 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