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鐵路、中國通信等一張張亮麗名片的遞出,中國制造、中國服務正越來越受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歡迎。
在12日關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產能合作情況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介紹,“一帶一路”互聯互通,首先交通要聯通,鐵路在交通里是具備優勢的一種運輸方式,也是周邊國家相對比較缺乏的或者迫切需要改造的。因此“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積極推進與沿線國家的鐵路合作,這也是沿線國家的需求。
近年來,一系列標志性項目取得了積極進展。中老鐵路已經全線開工建設;印尼雅萬高鐵已經簽署了商務合同,并有望盡快全面開工;中泰鐵路持續穩步推進,也正在為開工創造條件;匈塞鐵路已簽署塞爾維亞段的商務合同、匈牙利段的建設合同;俄羅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鐵勘察設計已經順利完成;中吉烏鐵路重啟了三方聯合工作機制;巴基斯坦ML1鐵路完成了既有線升級改造的可行性研究,中國企業接連中標馬來西亞南部鐵路、東部沿海鐵路等等。“這些鐵路項目的穩步推進,成為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沿線國家提升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寧吉喆說。
“一帶一路”沿線通信的互聯互通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我國先后與柬埔寨、伊朗、孟加拉國、阿富汗等國家信息通信主管部門簽署了《政府間信息通信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與東非共同體5國、埃塞俄比亞和國際電信聯盟分別簽署了《共建東非信息高速公路合作文件》。同時,我國優化國際通信出入口布局,大力推動跨境光纜建設,推動基礎電信企業積極參與國際通信業務運營,為相關國家提供高質量的通信服務。
“一帶一路”沿線國際產能合作項目遍地開花,如何確保資金落實到位,獲取良好的收益?寧吉喆表示,中國政府和有關國家政府都非常重視這個問題,項目在前期一定要有認真的論證、研究,保證可行性;在建設過程中要加強監理;在運營階段,加強市場監管。
“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商業原則和國際慣例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寧吉喆表示,中國的對外投資不是事先規劃好總量的行為,而是符合條件的,有互利共贏的效果,大家就干起來了。中國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遵守投資協定、協議,確保“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的項目能夠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造福于當地人民,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未來“一帶一路”沿線投資規模能達到多少?寧吉喆表示,預計今后5年中國的對外投資能夠達到每年1200億美元到1300億美元左右,其中會有相當多落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對世界經濟穩步復蘇、對相互投資貿易的自由化,都是一支很大的推動力量,希望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達成更多的投資協議。
摘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