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正式成立。會上,苗圩表示,隨著電子信息通訊等技術與汽車產業的加速融合,汽車產品加快向智能化、網聯化的方向發展,生產方式向互聯協作的智能制造體系演進,服務模式呈現出信息化、共享化的趨勢,帶有鮮明的跨界融合的特征的智能網聯汽車更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最重要的創新載體。
全球汽車產業已進入智能網聯實用化競爭發展階段
從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來看,目前已進入智能網聯汽車實用化的競爭發展階段。以企業為例,苗圩說,通用汽車計劃于2018年啟動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商用;特斯拉已經通過量產車型累計數十億公里測試數據;一汽、長安計劃在2025年量產高度自動駕駛的車輛;上汽的互聯網汽車已經批量進入市場并受到廣泛的好評。
此外,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公司也在紛紛的涉足汽車領域,并且通過跨界的融合、投資并購等方式,積極的進行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布局。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已經超過300萬英里;百度宣布的“阿波羅計劃”開放自動駕駛軟件的平臺;英特爾收購了mobileye;華為聯合車企積極的推動5G通訊技術應用。
同時,汽車服務在價值鏈中的比重也在不斷加大,車企紛紛向汽車服務的提供商轉型,沃爾沃、福特、日產、比亞迪、戴姆勒等多家整車廠與優步開展了合作。
國家層面上,各國也在積極部署。苗圩表示,美歐日等主要汽車生產國家和地區高度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美國重點通過制定國家戰略和法規引導產業的發展,去年發布了美國自動駕駛汽車政策指南,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日本政府積極發揮跨部門協同作用,推動項目實施;歐盟則主要支持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保持其領先的優勢。
我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基礎較好
與傳統汽車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基礎較好、空間巨大。苗圩指出,一是支撐汽車的智能化、網聯化發展的信息技術產業的實力在不斷增強,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通信設備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二是擁有全球第一大的汽車市場。三是我國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的制度優勢。隨著制造強國戰略的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部署,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在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汽車良好的環境正在日益形成。
前期工信部陸續印發了中長期發展規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車聯網和5G發展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初步確定5G頻率規劃及測試頻段,支持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測試,研究編制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起草上路驗證管理規范,搭建上海、重慶、北京等示范測試區。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目前產業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頂層設計和部門間統籌不足、關鍵法規和標準滯后、核心技術和零部件缺失等突出問題。”苗圩說,對我國而言,智能網聯汽車是搶占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戰略的制高點,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重要突破口,是關聯更多重點領域、協同創新構建新型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載體,并在塑造產業生態、推動國家創新、提高交通安全、實現節能減排等方面具有更大的戰略意義。
從國家戰略層面上來看,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應用領域、大數據的重要來源、網絡安全的關鍵節點,智能網聯汽車對于驅動國家創新發展的作用也是無法替代的。
從全社會的視角來看,智能網聯汽車將大幅度的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提高交通運輸的效率,節約能源和減少排放。解放駕駛員,將有利于建立全新的社會出行和運輸體系,帶來社會環境的改善和經濟效益的大幅度提升。
苗圩強調,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重大的歷史機遇,從國家戰略的高度集中資源、加大力度、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為中國建設汽車強國、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未來將就六方面加強工作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需要各方協同、共同推進。近日,工信部正在加緊研究推進智能網聯發展的指導意見,統籌推進工作發展。苗圩表示,下一步還將在六方面加強工作。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出臺指導意見。起草并出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完善政策措施和管理規范,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培育、環境建設和規模化應用,創造有利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大環境,統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交通融合發展。
二是制定技術標準,完善法規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體系,加快關鍵技術標準制定,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規范引導產業的發展。積極推動至修訂適用于智能網聯汽車的道路交通規范,完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法律法規,構建符合國情的法律法規體系。
三是突破關鍵技術,構建產業的生態。統籌、利用國家研發計劃和重大專項,支持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的建設,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探索智能網聯汽車新市場與新業態。
四是升級基礎設施,打造服務平臺。做好道路的規劃,交通標識路面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升級,提高專用通訊系統的覆蓋率,實現車、路、人、云之間的互聯互通,建立開放型大數據平臺和公共服務與測試平臺。
五是加強國際交流開盤產業合作。通過多雙邊的合作機制,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法規、共性技術、規劃政策、測試示范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通過中德智能制造、中美百人計劃等橋梁,尋求產業合作的契機。
六是建立保障機制,提升信息安全。建立智能網聯汽車國家安全與公共安全保障機制,加強對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的監管,保護好用戶個人的信息,加強數據跨境流動管理。為加強跨行業的資源整合,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苗圩希望,未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能夠把握方向,發揮行業發展的支撐作用;搭建平臺,提供行業的公共服務;創新機制,推動產業的協同創新;推動融合,建設新型的產業生態系統。
內容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