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科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具有認識功能和思想解放功能。科學技術發展更是不斷促使世界產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從蒸汽、電氣時代到現如今的信息化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直接帶動生產力發展,促進社會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社會化文明程度也會隨之大幅度提升。可以說科技進步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各國的發展過程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英國通過蒸汽機的發明帶動工業革命,繼而出現了電磁波、雷達系統、噴氣式發動機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發明。德國通過不斷加強對教育和科研產業的投入,很快便占領了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位置。由于對科技重視,德國培養出了大批杰出的科學家和技術發明家。世界第一臺大功率直流發電機、第一臺電動機、第一臺四沖程煤氣內燃機、第一臺汽車等發明創造也紛紛誕生于德國。自20世紀40年代之后,美國成為全球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潮流的引領者。除了注重科研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之外,美國依靠一整套能有效激勵創新的制度和政策體系,全方位支持科技創新。
回顧世界各國科學發展歷史便不難發現,一個國家一旦在基礎科學研究取得革命性突破,也必將引發前沿技術的顛覆性變革。誰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并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誰就贏得了發展先機,并掌握發展的主動權。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對科學技術的需求顯得越來越強烈和緊迫。也許有人會說,中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經開始關注創新技術了,截至今日,將近30年過去了,我國目前科技創新的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中國科技創新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方面。
我國在建設科技強國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能力,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號召科技界“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考察時強調,要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為此,首先要做的便是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科技創新型國家。實現這一目標,不僅需要科技工作者的頑強拼搏,而且亟須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在這一過程中,各級領導干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也表明了各級領導干部在科技創新過程中的重要性。多次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煉、適應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的態勢。領導干部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其科學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能否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系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科技創新發展的成敗。
為了滿足各級領導干部對科技創新知識需求,中國科協組織編寫了一套《新科技知識干部讀本》(以下簡稱《讀本》)。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此讀本讓各級領導干部能更快、更好、更全面地了解科技的前沿發展,用科學理論來武裝自己,發揮真理的力量。鑒于各級領導干部在創新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作用,《讀本》在內容的選取和知識優化方面,覆蓋面廣,綜合性強,且新穎性高,有利于領導干部全面掌握新科技發展動態。
新科技對中國未來發展可以說有極高的戰略意義。《讀本》各部分內容通常包括國際相關領域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趨勢及瓶頸、我國高新科技發展現狀與應對措施。這不僅有助于各級領導干部開拓科技知識的視野、充分認識到我國的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使得其在制定科學決策時保持清醒和冷靜,能夠客觀有效地做好頂層設計。
鄧小平同志曾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習近平主席也在考察中國科學院時指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實現世界科技強國不僅是科技工作者的夢想,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中國夢的關鍵。為此,離不開各級領導干部的支持、決策和引領。全面學習科技知識,可以幫助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培養科學思維,破解發展難題。比如解決人口過剩問題、建立社會保障、加強法制建設等。
相信各級領導干部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能夠準確地了解當代科技發展和產業創新規律、了解世界科學技術前沿和高端的新知識、新技術,成為認識辨識科技創新的通才、運用駕馭科技創新的將才,進而調動億萬人民的創新智慧,匯聚成我國創新發展的強大力量,將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摘自 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