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論是線下傳統零售業還是線上電商都面臨著不小的發展困境。降低成本、保持利潤增長、尋求創新的發展路徑一直是零售業追求的目標。借助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能否突破行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下,“智能零售”的概念應運而生。
技術應用
“讓零售變得更智能”,一直是零售行業的發展方向。比如電子貨架標簽很早以前就已有所應用,其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利用電子屏幕替代紙質標簽進行價格展示。二三十年之后的當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零售行業究竟變得更智能了嗎?什么樣的技術對于行業來說是錦上添花,什么樣的技術是雪中送炭呢?
深圳諾安賽威公司CEO譚國宏曾是沃爾瑪剛進入中國時期的早期員工,對零售行業較為熟悉。幾年前他們開始針對零售行業內的一些痛點,專注于電子貨架標簽的研發以及提供智慧零售整體解決方案。據他介紹:“利用電子貨架標簽可以實時修改產品價格,這樣就可以避免由于改價不及時等原因導致的價格欺詐風險。”據了解,行業內不少大型連鎖超市都為此付出過上千萬元的罰款。在譚國宏看來,這些科學技術對于零售行業可以說是雪中送炭,能夠解決行業的剛需。
除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外,未來零售行業電子貨架標簽普及后,更多的品類信息、價格信息將得以聯通,大數據收集后將改變人們的購物體驗。譚國宏舉例介紹:“未來只要在手機地圖上輸入你想購買的商品名稱,就能告訴你這個商品在哪里可以買,各個購買點的距離以及售價。”
如果電子貨架標簽只是一個細分領域的智能化表現,那么打造“智慧門店”則是一項綜合各類技術的解決方案。在譚國宏看來,像Amazon Go一樣的無人值守商店并不是遙不可及。據介紹,當給每個商品貼上射頻識別,即可追蹤貨物,不僅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貨物的盤點,起到防盜作用,并且能實現貨物的自動結算。
據了解,目前松下和羅森連鎖便利店的合作就是利用了這個技術實現自主結賬。未來的智慧門店還將結合攝像頭的圖像識別、情緒識別,與移動端的管理APP協作,實現遠程店面管理。
那么,這些概念性新聞和店鋪距離應用究竟有多遠?
據了解,人工智能一般分為運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等階段,而后者往往比前者智能程度更高。利用人工智能給零售業做決策雖然滿足了更高的商業剛需,但是也面臨著更大的困難。
在iPIN的CEO楊洋看來,無論是電子貨架標簽還是智慧門店的技術應用更多涉及的依舊是感知智能階段。iPIN在進入零售行業時,則希望利用認知智能,從商業決策切入。
市場心態
在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市場的需求度究竟有多高呢?
譚國宏表示:“整體來看,市場已經過了被教育的階段,大部分零售商非常認同智能零售。”據楊洋介紹,有一些客戶希望人工智能解決定價問題,對于不同地區,產品的定價應該差異化,以此提高利潤。也有一些客戶希望人工智能能協助進行品牌管理和門店招商。
據悉,零售行業確實對于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開始蠢蠢欲動,許多連鎖超市、快消服裝品牌、商業地產商、加盟店開始接觸技術公司,表達需求,有的甚至進行內部試點,并自稱為科技公司。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比如智能化的產品、智能化的店鋪以及智能化的購物體驗。
雖然行業都不想錯過行業的未來方向和趨勢,但實現過程中卻依舊面臨不少困難。
零售行業更加注重利潤率,而科技的落地帶來的成本并不是每個零售商都可以接受。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便舉例:“就算每個射頻識別只要一毛錢,對于單價很低的產品而言,成本都很大。”楊洋也認為:“如果你不能幫人賺更多錢,省更多錢,那就沒有價值。人工智能一定能提升生產效率,現在就是要幫人賺更多錢,如果做不到就是偽技術。技術面前大家平等,優秀技術才能帶來更多價值。”
為了降低商家的成本,盡快體現一些高新技術,目前市場上也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以電子貨架標簽為例,據了解,目前最便宜的電子貨架標簽每個也要幾十塊錢,那這樣一來對于品類眾多的連鎖超市來說,價格不菲。目前商家開始尋求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去降低這一成本,比如從商業模式上,開始尋求媒體和廣告公司合作,在電子貨架標簽中加入廣告,從而利用獲取的收益來抵消成本。再比如從技術上進行共享實現,由原來的一個芯片控制一個產品,到一個芯片控制多個產品。這樣一來成本或有機會降低。
除了成本外,數據也是一個不小的問題。“如果零售商愿意公開數據,我們其實也愿意免費提供服務。”譚國宏介紹:“一旦零售商的數據開放,意味著物聯網成為可能,許多做移動端地圖的公司就有了一個購物導航功能,這些公司是愿意給錢的,很多公司就變成數據運營公司。”不過,目前來說,數據作為公司的無形資產在行業內卻一直不可能實現共享。
尋求發展
人工智能為零售帶來的發展,引發了不少公司的覬覦。其中包括不少大公司,比如國外的IBM、亞馬遜,抑或是國內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其中也包括不少創業型公司。
在單一領域里做到高精尖,并把服務做深做透是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創業公司的機會所在。莊帥認為:“這些創業公司手持細分領域的技術,大型的平臺商就會向他采購。很多大型平臺商不會自己研發數量很多、涉及環節很多的人工智能設備和系統,基本運用成熟的創業公司創新出來的落地實施應用的系統。”
譚國宏介紹,因為互聯網大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數據、場景、用戶、技術,對于創業公司來說,跟他們合作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他解釋:“創業公司可能要做得更細分一些才行。比如針對客戶,小公司可能是‘專為你服務’,BAT可能不會面面俱到都做到。”
對于這個問題,楊洋的側重點則在于場景應用。他解釋:“創業公司如果單純做技術幾乎沒有機會,要專注應用層面。人工智能對于應用市場的開發還不到1%,機會非常龐大。就當下來說,即便是一些知名公司,也很難說其掌握了人工智能獨一無二的技術。”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