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爾法狗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柯潔的消息再次引發人們關注人工智能對傳統教育方式的沖擊。
人工智能在課堂教學上的應用越來越多。從去年9月起,北京市第十二中學高中部的兩個班級率先嘗試人工智能教學,任課教師和學生人手一臺人工智能教學平板電腦。
該校高二年級化學教師趙虹華說:“平板設置有電子白板、拍照上傳、實物展臺等多種功能。課堂上,教師不需要在PPT和投影儀之間來回切換。這更加符合教學的思維過程。”今年秋季學期該校將繼續擴大使用范圍。
北京青苗國際學校二年級學生蘇溪,很多時候就是依靠iPad的智能教學軟件學習,而不再是教科書。
“這個很好玩。你看,我點一下食物,送到嘴里,就可以看到食物是怎么順著我的食道到胃里面,然后到小腸,慢慢被分解吸收,最后剩下的部分從大腸排出。”蘇溪指著手持iPad說。
記者看到,在iPad上,人體消化系統以一種動態的形式,直觀展示了消化過程,系統中每個器官都有英文單詞標注。
在線教育則是人工智能應用更為深廣的領域。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各種新的在線教育平臺方興未艾。免費大型公開在線課程項目“課程時代”宣布,將推出以“自適應學習”為核心的3.0版本。
“人工智能已開始顛覆傳統的教學、育人方式,正在引起一場革命。”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洪說。
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技術主要包括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人機交互等,應用主要集中在家教輔導、在線學習、課堂教學等方面。專家認為,“人工智能+教育”將重塑教育行業。
“比如,時下流行的慕課、網班解決了教育資源的稀缺性問題;而‘翻轉課堂’則改變了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重構了教學結構。不遠的將來,大學生在校園的時間會減少,他們可以在線完成課程學習及考試,甚至很多時間不必待在學校。”程洪說。
人工智能實現了從“先教后學”轉向“先學后教”,有助于解決教學缺陷。燕翔說,通過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發現很多學校的缺陷是固定的,這意味著教師有模式化的不當教學問題。上海閔行區的學校正在試點“錄播評課研訓一體化系統”,通過視頻對整個課程進行數據采集的分析,包括學生舉手率、抬頭率以及教師的行為方式等,針對目標缺陷改進教學。
人工智能還可實現隨時互動,避免重復勞動。程洪說,智能系統不僅能將教師從批改試卷等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還可實現課堂和課下的全時互動。智能系統會將學生做題的數據回傳數據庫,教師能從中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避免重復講解。
“人工智能是輔助工具,其使命不是取代教師,而是讓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創新教育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把教育做得更好。”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說。
“人工智能時代不可逆轉地到來,未來信息化將從支撐教學轉為與教學深度融合。只要有利于教育教學,我們都樂于去嘗試。”北京市十二中教育集團校長李有毅說。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