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方式的演變
從蒸汽時代到電子信息時代,技術不斷革命,生產效率呈指數式上升。剛開始,只能進行少量但個性化的生產,隨著電氣電子技術的應用,進入到大規模的批量生產階段,產品變得重復單調,而如今,人們對于個性化產品的訴求又不斷高漲,“私人定制”成為土豪的專利。個性化到批量再到個性化,兜兜轉轉繞了一個圈,工業4.0和智能工廠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傳統的批量生產成本曲線 VS 規模化定制生產成本曲線
規模化定制在技術上已經不再是阻礙,也是近幾年勢在必行的趨勢。規模化定制可以使得企業以批量生產的成本優勢生產個性化產品。
“模塊化”是方法
要實現個性化生產,但又不能降低效率,小編想到了別人玩過的“樂高”,只需幾種類型的積木,卻可以拼湊出五花八門的造型,飛機坦克可以“拆分重組”成鮮花水果。實際上,單一的生產設備也可以“拆分”成各個功能模塊,然后根據不同的生產需求,將他們快速重組,一臺“新的”設備就此誕生,我們稱之為“模塊化”生產。
皮爾磁智能工廠模型——實現規模化定制
皮爾磁智能工廠模型采用的就是模塊化結構,用于生產個性化的名片盒和圓珠筆,客戶可以通過電腦輸入個人信息(聯系人、地址等),并選擇名片盒或圓珠筆,這些個人信息將最終印刻在所選的名片盒或圓珠筆上,實現個性化生產。
模型包含三個不同的功能模塊:
智能工件架的存儲倉
取料的機器人手臂
激光工作站
我們的先進控制功能專為分布式架構和面向對象而設計——傳感器和執行機構均已智能化。為此,結合了機器開發過程中涉及的所有學科——機械、電子和自動化編程。控制功能可以“遷移”到各個機電一體化模塊中。我們將在這樣的背景下討論機電一體化方法。可將工廠分解為若干個獨立運行的可管理單元。根據相同原理,甚至控制程序和可視化都可以細分成最小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