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國制造2025》等規劃,科技部8月1日正式發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申報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以提升我國機器人智能水平進行基礎前沿技術儲備、建立新一代機器人驗證平臺、提升國產機器人國際競爭力、推進國產機器人產業化及應用創新、培育服務機器人新興產業、深化特種機器人的工程化應用為總體目標。
《指南》明確,2017年,國家擬在6個方向(機器人基礎前沿技術、新一代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按照基礎前沿技術類、共性技術類、關鍵技術與裝備類和示范應用類四個層次,啟動42個項目,安排國撥經費總概算約6億元。
該重點專項指南的發布,對于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將有著深遠的影響。
工業機器人涉及多項
從此次啟動的42個項目來看,其中工業機器人項目涉及多項。尤其是在共性技術中,包括工業機器人伺服電機與驅動產品性能優化、工業機器人控制器產品性能優化、機器人操作系統、面向工業機器人生產線的工藝規劃仿真與離線編程軟件、工業機器人可靠性質量保障技術和工業機器人整機性能測試與評估平臺等在內的工業機器人項目被明確提出,而這也成為未來工業機器人技術發展方向的導引。
除此之外,在示范應用類中也有多項工業示范項目,包括面向港口機械超大型構件的機器人制造技術與系統;高鐵白車身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面向新能源汽車全鋁車身制造機器人生產線;面向煉鋼工藝流程的機器人自動化作業系統;面向電子行業制造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礦熱爐冶煉機器人作業系統;噴涂機器人技術及在家具行業的示范應用;面向紡織行業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示范應用等。這將為我國工業機器人應用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
強調企業的牽頭作用
此次《指南》還特別突出了企業的作用。其中共性技術的前6項、關鍵技術與裝備的前11項以及示范應用的全部項目均明確由企業牽頭申報。這對于機器人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是否可以成功接住政府拋出來的橄欖枝,就要看各家機器人企業的真正實力了。
醫療健康領域或成機器人未來藍海
在現代醫學中,科學技術的進步對醫學發展的推動作用相當明顯,科技在短短10幾年里就顯著改變了我們的醫療手段、醫療工藝和醫療模式。而從此次《指南》中,我們也不難看出,未來智能機器人將會為醫療健康領域帶來的空前的大發展。其中助力型外骨骼機器人、智能護理機器人、截癱患者助行機器人等關鍵技術研究以及面向敬老院的老人輔助機器人系統典型示范應用、面向邊遠地區的遠程骨創傷手術機器人示范應用、顱底及面側深區穿刺診療機器人示范應用、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示范應用等都成為了此次《指南》的“座上賓”。這將極大促進我國機器人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市場規模不容小覷。
《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機器人是重點領域之一。此次發布的《指南》是對《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延續,進一步明確了未來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方向,也讓機器人技術研究單位及相關企業更加有的放矢,有利于我國機器人技術實現突破,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助力《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