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社會學家,我的研究領域之一是科學社會學。這是一個很大的學科,大概有70年的歷史。成為科學家應具有什么樣的素質,也是這一學科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熱門問題。
科學家也是人,但不是普通人
雖然科學家的貢獻很大,但畢竟也是人,有人所有的特質:要吃、要穿、要承受經濟方面的壓力。很多科學家有自己的家庭,有工作,有煩惱,有自己的喜惡,有性格,也會有需要爭名逐利的時候,會有嫉妒的心理。但是和普通人相比,他們有更高的眼光,去完成很多別人做不到、想不到、看不到的事。
既然科學家是人,他就有動機、理想和追求,他的追求是什么?他想問題的方式是什么?他與一般人不同的特征在哪兒?
很多人認為科學家的特征是聰明,他們的確很聰明,但是并沒有我們認為的那么聰明。聰明,對于成為科學家而言,不是必要因素,甚至不是充分因素。
僅憑聰明不能讓一個人成為科學家。當你了解科學家以后你會發現,有些科學家不但不聰明還有點傻,“傻乎乎的”。“傻”甚至可能是他成功的原因,所以不能以聰明不聰明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科學家的素質和他潛在的能力。那么,成為科學家的關鍵因素,不是聰明,是什么?
當你了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以后,你會明白中國文化是非常優秀的。在這里要提到孔子。
孔子強調,讀書是后天的付出,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努力讀書成為一個智者。也就是說,不管你家庭出身如何、生下來是否聰明,只要你很想做一件事情,比如想做科學家,你就有可能做科學家。因為通往科學家的路,對每個人都是開放且暢通的。
最近的研究發現,很多人也認同這個觀點:聰明不聰明叫認知能力,認知能力不是決定性因素,和認知能力相比,更重要的是非認知能力。
“非認知能力”成為科學家的必備
有三點是成為科學家必備的非認知能力:
一是好奇。好奇非常重要,總是問為什么這樣,不僅問,還不滿足于別人給你的現有“標準答案”。
科學家的精神就是批評、就是懷疑,沒有懷疑、沒有批評就沒有科學。對人的培養應當是個性化的培養,科學家的出發點是以個人理念或想法來挑戰一個整體:很多人的答案我不相信它是對的,我要在大家接受的知識體系上面添磚加瓦,改變一下。
知識體系是全人類共享的,很龐大、很繁雜,邊邊角角難免有所欠缺,科學家在體系周圍找出新的知識點、作出新的貢獻,甚至是革命性的改變。
不懷疑、不提出挑戰,就不可能在現有的知識體系外加上你的東西,這是屬于你的內容,是別人沒有做過的內容,是屬于你個人而不是集體的,是別人未曾涉獵的內容。
科學是最終以個人身份對科學體系進行修改和貢獻的。所以要做科學研究,第一個必需的特征就是好奇,不滿足現存答案,拼命地問、拼命地挑戰。
二是喜歡。有些科學家“傻傻的”,外面吵吵鬧鬧,他也不管不問;很多人去掙錢,他也不想著要去掙錢。
為什么牛頓與達爾文愿意無償地做科學研究?雖然有教會和家族付錢,但是他們自身對科學事業的關注是大過金錢的,他們做科學完全是為了追求興趣、享受興趣。
在學術界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他們對科學研究的熱情是在物質與他人評價之外的,是內在的喜歡驅動的,這個特征非常重要。
三是堅持。這不僅僅是科學家需要,創業也需要,任何行業的成功人士都需要。
每件事情的成功都不容易。科學家必須忍受辛苦和孤獨,才能達成巨大的成就。什么人能成功?什么人不能成功?為什么成功者能夠克服困難?在最孤獨、最困難、最絕望的時候還能堅持下去?就是因為他好奇、有興趣,因為好奇與興趣的驅使讓他能夠專注、堅持下去,這三者是分不開的。
三種非認知能力從何而來
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孔子說過智者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是社會環境影響的。
最近,“科學隊長小學版”隆重上線——科學家給小學生上科學課,是小學科學教育的一個創舉,將有更多的科學家參與這項科學教育的普及事業。這些科學家為什么要做這件事?
首先,大學老師講述的科學知識是一個載體,是一種形式,通過這樣的形式,能夠激發小孩對現象的好奇心。
第二,你要喜歡學術和科學的內容,要喜歡這件事情,對它產生濃烈的興趣。
第三,你會看到科學家也是平凡的人,他們也有很多困難要去克服。有的做半年、三年做不出成果來。你會看到,做科學研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你會了解科學家是怎么克服困難的。這些內容和素質在書本上看不到,但能夠培養小孩好奇、興趣和堅持的素質,使他們更好地理解科學。
這些知識為什么必須讓大學老師來教?因為中小學老師不做研究,他很難傳遞做研究的過程信息,很難表現科學研究的精神以及科學家的特質。
科學家是在前沿做研究的,他們在傳遞知識的過程中,可以讓孩子知道,他們為什么做研究?他們怎么做研究?他們遇到困難以后怎么辦?科學家給小學生講科學的價值所在,教授的重點不在知識內容,而是在于傳遞做科學家的素質。
摘自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