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是統領山東省、濰坊市經濟發展的系統工程,必須抓牢這個“牛鼻子”。同時,今年濰坊市對抓好智能示范項目、提升歌爾品牌價值和影響力,推進歌爾虛擬現實產業園區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對此,歌爾集團以發展“人工智能”產品為新契機,用“四新”促“四化”的創新發展模式,用“創造、智造”找到了打造世界一流品牌的金鑰匙,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向世界提供了一個鮮活的“中國樣本”。
一秒鐘,一個微型麥克風組件在歌爾車間誕生;目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在使用歌爾制造的產品;每年,數千品牌產品在歌爾誕生。
一枚普通的聲學器件價值僅為幾元錢,歌爾生產的高端器件賣到數美元,且供不應求。一對音響賣到10多萬元,令人驚嘆不已;歌爾生產的“丹拿”音響價值高達百萬元,成為專業領域使用的首選。
歌爾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握緊智能時代的金鑰匙,打出領先發展的“提前量”,推動“山東制造”向“山東創造”“山東智造”躍升,為山東省乃至全國新舊動能轉換樹立新標桿。
歌爾作為落戶濰坊高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可以說就是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代名詞,時時刻刻在迸發出創新發展的新動能。
作為從濰坊高新區孵化器畢業的高科技企業,歌爾集團將總部放在濰坊,品牌和市場布局全球。近年來,歌爾發力新動能,打造歌爾智慧城,持續推動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和品牌高端化,不僅打出了產業強市的山東名片,而且擦亮了新舊動能轉換的世界品牌。
加強新技術創新,促進產業智慧化
——創新之音激昂全球
有著創新基因的歌爾,自成立之初就走出一條創新與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據了解,歌爾一直注重新技術創新,依托聲、光、電技術積累,在智能傳感、人機交互領域已達國際領先水平,此后逐步進軍人工智能、微電子、微顯示、微投影、3D封裝等新興技術領域,并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力量的投入,建立遍及全球的研發中心,整合全球技術與人才資源。歌爾用科技鏈延伸著產業鏈,構建歌爾的新產業全景圖,打造歌爾核心競爭力,主動融入全球價值鏈世界版圖。
同時,歌爾持續加大科研開發投入,每年拿出大量資金用來研發,2016年公司研發投入達10多億元。截至目前,歌爾已累積專利近萬項,其中發明專利3000多項,這一組數字是歌爾注重自主創新的有力注腳。
發展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匯聚人才,就是凝聚核心競爭力。與歌爾高速發展相匹配的是一支有著強烈創新精神的企業創新團隊。該公司擁有博士、碩士學歷的研發技術人員近2000名,工程技術人員近萬名。
在歌爾副總裁吉永看來,已經步入快速成長軌道的歌爾,不缺少技術,缺少的是眾多的高端人才。只要打開人才戰略的閥門,打通人才瓶頸,歌爾將會有井噴式成長。
在產學研合作方面,歌爾與美國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國際知名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在國內,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成立虛擬現實創新技術研究院、無人系統創新技術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聯合成立通信聲學聯合實驗室;與中科院光機所、金屬所開展光學和新材料技術合作。有效整合國際國內優勢資源,極大提升了歌爾的科研開發、實驗測試和產品創新能力,打造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科研平臺。
圍繞人工智能、智能穿戴、虛擬/增強現實、機器人和無人機等領域,歌爾贏得全球競爭力和突出的行業地位,贏得了眾多國際一流大客戶的贊賞。
推進新產業布局,促進智慧產業化
——引領中國制造模式創新
“我們一直在思考下一步的成長在哪里,在我們的研究當中就叫做‘后移動時代’,它一定是智能穿戴或虛擬現實,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智能產品大爆發的時代。”吉永對未來公司產業布局有著明確的研判。
“人工智能”一詞首次被寫入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早在2016年,歌爾申請的可穿戴設備智能工廠建設項目,獲批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的63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之一,致力于建設世界上第一條“全面感知、互聯互通、預測預警、智能決策”的智能可穿戴產品示范線。此時,在國際市場上,以IBM、惠普、戴爾為代表的硬件企業集體向服務型制造轉型,這是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催生新業態,制造與服務融合共生的必然。
在VR智能頭盔的研發中,如何處理屏幕變小后,提高投影的分辨率、刷新率及降低功耗一直是個行業內的技術難題。“在了解到美國一家公司掌握這一領域的核心技術后,歌爾對其投資,雙方合作開發。最終歌爾利用研發、市場的能力和精密制造、量產優勢,通過強強聯合,研發出一款引領下一代變革的新產品。”歌爾高級經理謝濤用這一事例鮮明闡述了歌爾“做到頂尖、做到極致”的理念。
作為歌爾傳感器研發團隊的帶頭人,歌爾傳感器與微系統事業部總經理宋青林說,歌爾建成了月產能超過1.5億只的國內最大的MEMS傳感器封裝測試基地,擁有從芯片、封測、算法到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開發能力,在MEMS傳感器領域已獲得申請專利近千項。歌爾在2016年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中位居第1名,并進入全球MEMS傳感器行業前列,力爭到2020年成為全球MEMS傳感器領域TIER1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廠商。
在新興計算機技術的推動下,制造業正在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以個性化定制為特征的生產方式變革正在興起。歌爾敏銳洞察全球制造行業的深刻變化,快速響應“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要求,把重塑制造模式提升到公司戰略的高度,以“業務戰略、技術戰略、智能制造戰略”為三駕馬車,書寫智能制造新篇章。
耳機、手表、虛擬現實頭顯、增強現實眼鏡、機器人等智能產品,是公認的“人工智能入口”。誰占領了這些“入口”,誰將擁有在智能硬件領域的市場占有率。歌爾積極布局,打造虛擬現實與智能硬件生態,提供全線智能產品解決方案,助力“中國智造”的進一步升級。
——憑借多年的硬件開發、生產經驗,以及豐富的軟硬件平臺合作商等優勢資源,歌爾早已具備了提供客制化人工智能產品ODM/OEM解決方案的能力。
——基于在聲學領域的先發優勢,歌爾可提供多種高品質耳機產品解決方案。
——在可穿戴領域布局先發優勢,讓歌爾打造出了可穿戴設備智能工廠,運動手表、商務手表、兒童手表、手環等可穿戴產品智能平臺解決方案一應俱全。
——在機器人方面,歌爾已然掌握了提供智能交互和硬件控制解決方案的能力。
——在虛擬/增強現實領域,歌爾以行業一流的服務,與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建立深度戰略合作,2016年歌爾VR中高端產品出貨量占全球市場的主要份額,構建了“硬件+軟件+內容+服務”的全生態產業鏈,不斷推進智慧產業化進程,構建著以“智能制造+”新模式為核心,形成了兼具中國“智”造和中國“匠”造特點的新型歌爾制造模式。
在國際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歌爾,不僅推動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整體發展,還打造國家級智能硬件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在智能服務領域形成中國標準,用“智能制造+”引領著中國制造模式創新。
帶動新業態衍生,促進品牌高端化
——唱響“大國品質”的中國好聲音
在6月22日舉行的第十四屆世界品牌大會暨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發布會上,首次參選的歌爾便躋身2017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這是對歌爾這一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最好詮釋,演繹著對“大國品質”的最好代言。
歌爾的產業之路是一條產品研發制造帶動新業態衍生,促進品牌高端化、國際化的動能轉換之路。
歌爾從2001年開始專注微型麥克風研發和生產,到2004年開發出第一款消費類電聲產品,到2010年建立光電產業園進軍光電行業,到2014年以5000萬美元收購世界知名音響品牌丹拿,在電子聲學領域形成完整的產品線,并一舉成為世界最大的微型電聲器件和電聲配件的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每一次升級換代,每一次海外并購,每一次強強聯手,都是歌爾吹響創新鏈、資本鏈、產業鏈環環相扣的品牌集結號,顯現出歌爾產品和品牌多元化的發展戰略。
近日,歌爾投資近250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KOPIN公司10.1%的股份,成為擁有300多項全球專利的KOPIN公司的第一大股東。這使歌爾一步跨入全球領先的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行列。歌爾領先的設計、制造能力與KOPIN公司在VR及其他可穿戴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工藝結合,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
伴著品牌戰略走向新高度,歌爾的品牌價值與全球的影響力迅速提升,圍繞人工智能、智能穿戴、虛擬/增強現實、機器人等方面在全球參與多個品牌的建設,同時結合文化、教育、健康、娛樂等產業,提升企業品牌形象,促進品牌高端化,創出了歌爾品牌價值的新高度。歌爾正逐步成為虛擬現實與智能硬件領域全球領先企業。
重塑新模式推廣,促進跨界融合化
——打造產城融合的新典范
融合發展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方向。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產城融合,必將推動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實現倍增效應。產業發展對一個城市的意義,不僅代表著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也給城市帶來深刻的產業邏輯及結果。
踩到時代的浪潮上,歌爾的選擇就是一條產業與城市稟賦契合,產業與城市的發展相得益彰的準確定位。
歌爾堅持貫徹“以城助產、以產促城”發展理念,不僅與濰坊高新區對標國際一流城市,加快建設產城融合的國際化現代新城不謀而合,而且與濰坊市著力打造產業強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質城市“四個城市”目標高度契合,與濰坊市搶抓建設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山東創建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機遇同頻共振。
在濰坊市委、市政府和濰坊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歌爾用全球視野和國際標準,在總部濰坊構建了“三園區、一社區”的空間布局,打造集產品開發、軟件設計、科研教育、產業配套、健康生活等于一體的“歌爾智慧城”新模式,不斷推動產業與城鎮的融合、科技與教育的融合,挖掘新的增長點,促進跨界融合化,繪就了一幅新舊動能轉換的“施工圖”。
與產業增長相得益彰的是歌爾產城融合的加速,歌爾綠城、歌爾光電園二期四期、歌爾研發平臺總部、歌爾職業學院等一批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產城融合的藍圖落地生花,呼之欲出。
7月21日,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歌爾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研究院合作簽約儀式在濰坊市舉行。該合作旨在充分發揮研究院在機器人和智能制造領域具備的高端技術和人才優勢,打造區域性、開放式經濟發展新引擎。未來,歌爾將在歌爾科技創新園規劃建設歌爾科技學院,堅持國際化辦學理念,實行教學實訓一體化,引進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培養光學技術、軟件技術、動漫設計與制作等專業領域的高技能、復合型、實用型人才。
此外,歌爾綠城國際社區項目與濰坊浞河文化創意產業帶融為一體,與正在規劃建設的濰坊高新區金融文化小鎮相呼應,建有外籍員工、專家及院士等人才公寓,配套國際化的科技體驗店、國際學校、國際幼兒園、精品酒店等設施資源,將打造成濰坊一個國際化復合人文小鎮。
歌爾總部園區、歌爾科技創新園、歌爾智能硬件產業園和歌爾綠城國際人才社區,作為歌爾智慧城的核心,必將以生活、生產、生態的“三生”融合,吸引資本和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對接、結合、孵化。
歌爾以產業立城,打造產業集群,加快在智能音響、智能穿戴、虛擬/增強現實、機器人與無人機四大領域的布局,借著建設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這一重大機遇,進一步提高“兩化”融合程度,努力向研發投入高、智能化水平高、國際領先程度高的“工業4.0”轉變,打造著濰坊“工業4.0”樣板。
完善產業鏈條,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帶來的不只是產城融合,還有為未來發展增創優勢、匯聚動能的以商招商新格局。歌爾通過加快推動歌爾智能制造研究院、歌爾科技學院建設,大力引進一批配套企業,進一步豐富完善歌爾“軟件+硬件+內容+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推動虛擬現實全產業鏈招商發展,打造以歌爾智慧城為主體的國家VR產業基地,加快形成集“產品研發、硬件制造、軟件設計、科研教育、產業配套、健康生活”于一體的產城綜合體,打造世界一流的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區。
新舊動能轉換在全國甚至世界范圍內都是一項全新工作,煥發著勃勃生機的歌爾以“四新”促“四化”,通過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打造著一個以科技創新為原點,以市場為半徑的歌爾智慧城,該城必將成為一座真正的產業之城、科技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