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日益激烈的全球制造業競爭以及消費升級的趨勢,正使得傳統制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眾多制造型企業迫切需要通過引入新技術,實現管理、運營與生產模式的革新,以應對個性化、小批量、快速響應的市場需求趨勢。如何利用新技術助力傳統制造企業切實擺脫效率低迷、響應遲緩的桎梏,成為了業界關注的話題。
未來“智”造,高峰論道開啟創新視角
為了探討這一問題,由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由智能網、國際工業自動化網、ARC咨詢顧問集團等參與承辦及協辦的第三屆未來制造高峰論壇于11月6日在上海西郊賓館拉開了帷幕。結合智能化、數字化技術深入服務制造業的趨勢,與會各方廠商代表積極分享了助力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創新理念和方案。
在會議上,包括施耐德電氣、西門子、ABB、羅克韋爾自動化、菲尼克斯電氣、三菱電機等一系列知名廠商在內的各方代表紛紛建言獻策,針對從工廠數字化升級、技術人才培養,到塑造現代工匠精神等各個角度,進行了思維和觀點的充分交流和碰撞。
其中,施耐德電氣作為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一向致力于工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的探索。在本屆論壇上,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工業事業部智能制造業務負責人李凱也分享了打造透明”智”造數字化的創想,為助推制造業轉型提供了創新的視角。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工業事業部智能制造業務負責人李凱發表主題演講
洞察行業,直面制造業“黑匣”困局
眾所周知,“中國制造2025”作為指導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其核心目標是引導中國從制造業大國轉變為制造業強國,而通過工業數字化轉型解決生產效率、能耗及質量這三大挑戰,則是實現“由大變強”這一目標的必經之途。
李凱談到,在真正解決以上問題時,首要的挑戰往往來源于制造企業在數據、流程和決策等各個方面的不透明。從企業運營的角度來看,傳統的工廠好比一個“黑匣子”,其信息的滯后和不可見,阻礙了工廠的管理運營者進行優化的決策和高效的響應。由此可見,透明化的實現,其實是制造企業進行智能化的必要前提。
今天,硬件的廣泛連接已經不再是問題,核心的問題是如何將互聯互通的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通過采集和加工,在正確的時間提供給正確的人,以實現有效的決策。李凱把智慧的制造企業比作人體,他指出,自動化相當于人的四肢,負責執行任務;數字化系統相當于人的神經系統,負責各類信息、指令的聯通和傳達;而精益的生產運營技術則是智慧的頭腦,也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和關鍵。
提倡透明“智”造,力推數字化工業轉型
所以,施耐德電氣提倡依托“軟硬結合,先軟后硬”和“先醫后藥”的理念,在詳盡梳理制造企業需求的前提下,對其轉型升級進行有序的整體規劃;在實施時,從面向運營級提供的精益運營咨詢、數字化平臺和服務入手,結合實際需求引入控制級和設備級的各類自動化產品和系統,最終打造一個覆蓋全廠的透明“智”造解決方案。
在這方面,施耐德電氣推出了基于物聯網的EcoStruxureTM架構和平臺,通過覆蓋互聯互通的產品,邊緣控制以及應用、分析與服務層的完整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力用戶打造“透明+融合”的工廠架構,實現貫通工廠最底層到最頂層的全程透明化管理。
李凱談到,從價值維度來看,施耐德電氣透明“智”造解決方案最終可以為用戶帶來兩大維度的智能化價值——端到端的智能化和生命周期智能化。其中,端到端的智能化實現了從用戶端到供應商端的全程智能,包括從訂單自動生成物料采購計劃,自動進行排產,并全程對生產中出現的異常進行高效管控;而生命周期智能化的實現,則讓企業可以將數字化服務與生產過程、研發過程進行有效連接,形成持續改善的閉環。
可見,這樣的透明“智”造解決方案,正是施耐德電氣結合物聯網技術發展,持續面向制造業引領和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的答卷之一。在今后,施耐德電氣還將與合作伙伴、集成商與開發者社區展開廣泛協作,為“中國‘智’造”的愿景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