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全面部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有關工作,推動我國供應鏈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當今世界,國家間競爭與合作正日益深化為全球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隨著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和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全球供應鏈體系不斷擴展和創造價值,全球供應鏈能否在全球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已經成為衡量一國全球經濟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歐美國家已經將全球供應鏈競爭從企業微觀層面提升為國家宏觀戰略層面。因此,如何在新一輪全球經濟發展大潮中,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與價值鏈的融合與創新發展,通過供應鏈的牽引和驅動,重塑競爭力,實現追趕和超越,是擺在新興經濟體國家政府、行業和企業面前的現實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我國供應鏈的發展,多次提出要推進供應鏈創新,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供應鏈。國務院作出全面部署安排,要求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應鏈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為根本路徑,以信息化、標準化、信用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為支撐,創新發展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高效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提升產業集成和協作水平,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
《指導意見》的出臺,順應大勢,恰逢其時,標志著我國供應鏈迎來創新與應用發展的新時代,步入重要歷史發展機遇期。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高成本、高增長”向“低成本、中高增長”轉變的關鍵階段。在穩增長、調結構的新形勢下,有別于傳統的增加投資、擴大產能老路,供應鏈通過跨界融合和協同發展,重塑市場經濟的血脈和神經,打通從前端設計、生產到最后消費的各個環節,實現供需匹配,促進降本增效,從而成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供應鏈通過優化企業內部和外部流程,整合各類資源,加強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售后服務的協同管理,消除信息不對稱,提高供應鏈內各環節和跨供應鏈的協同效率,可系統性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麥肯錫的研究報告顯示,通過供應鏈等方式推進運營轉型,可使中國勞動生產率提升15%以上;通過發展全球供應鏈等提高競爭力,還可使勞動生產率再提升10%以上。
降本增效是一項長期工作,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一是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可以推動發展方式轉換。供應鏈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為主,通過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臺可以實現企業內部和外部流程優化,整合各類資源,提高協同效率,系統性降低經濟運行成本,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經濟形態高級化。
二是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可以推動產品結構優化。通過供應鏈跨界整合、優化、創新,產生新的產業、新的產品與新的服務、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實現產業優化和產品結構調整,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是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可以創造競爭新優勢。企業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傳統供應鏈,實現供應鏈的可視化、網絡化和數字化,可以提升實體零售、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流通業態的發展水平,對接“中國制造2025”,實現某些優勢產業在“微笑曲線”中位置逐步向兩端轉移,提升“中國制造”附加價值。
因此,要在經濟新常態下實現經濟中高速增長,必須依靠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實現企業內外部流程優化,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經濟效益,優化產業結構,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