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也是國家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這一論述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過程中對實體經濟的高度重視,源于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深刻認識和重大判斷。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向實體經濟聚力、發力,堅定不移把實體經濟抓上去。
深化供給側改革 激活實體經濟
振興實體經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分專門強調,“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那么,如何深化供給側改革,激活實體經濟?在這一過程中,要著力疏通結構梗阻,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和優化資源配置機制,推動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充分釋放有效供給,著力滿足有效需求和潛在需求,實現供需匹配和動態均衡發展。一是進一步化解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緊緊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更多地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實現市場出清。要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標準,淘汰一批重點行業的落后產能,創造條件支持企業間兼并重組,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效益、市場競爭力和行業集中度。二是推動互聯網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分享經濟、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壯大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三是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提升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四是深化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改革、流通體制改革,加快能源等資源要素的價格改革,建立健全要素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
完善金融體系 服務實體經濟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為此,要綜合考慮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聯動有效性,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一是積極打造源頭活水,引導金融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推動資金更多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二是加快建立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利益聯動機制,加快發展各種自擔風險的區域性小型金融機構、社區金融服務組織、村鎮銀行等金融主體,服務廣大中小企業、創新型企業發展,健全金融市場機制,引導資金向實體經濟領域轉移。三是完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積極發展直接融資服務的平臺和通道,拓展實體企業融資空間。
加強財稅力度 支持實體經濟
要通過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和各類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同時也要激勵企業自身內部降本增效。一是大力推進清費正稅改革,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率,全面落實服務業“營改增”,提高直接稅比重,切實減輕實體經濟負擔。二是加大財稅信貸等優惠力度,通過財政補貼、稅收抵扣、貸款貼息、加速折舊等多種支持方式,支持實體企業特定生產制造與研發活動,增強企業創新的積極性。三是促進企業降本增效,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鼓勵企業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組織和新流程等,加強管理創新,提高實業投資回報。
擴大有效需求 對接實體經濟
要通過補短板、挖潛力、增優勢,著力擴大有效需求特別是內需,倒逼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改善市場發展預期,提振實體經濟發展信心。一是積極增加有效投資,更好發揮政府資金對社會資本的帶動作用和放大投資的乘數效應,加快補短板項目建設,支持新型城鎮化、產業升級、重大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務建設等,立足長遠實現投資綜合效益提升。二是在加快傳統消費擴容升級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綠色消費、信息消費等熱點和亮點,擴大服務消費規模,改善消費環境,以更優品質的產品、更加豐富的業態、更加便利的服務,引領和創造消費需求,促進消費在結構升級中釋放增長潛力。三是在增強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培育智能制造、新能源設備等領域新的出口增長點,推動服務貿易業態創新,促進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融合發展,拓展出口增長空間。
優化發展環境 助推實體經濟
要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繼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健全完善市場體制機制,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保障實體企業在公平公正環境中贏得國際競爭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向服務型政府轉型,全面實行清單管理制度,切實做到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是加快壟斷性行業和國有企業改革,在市場準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創造條件,逐步建立法治化的市場體系,打通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實體經濟合理流動的通道。三是圍繞政務、市場、開放、設施、社會和法治環境等企業最關心的問題,建立統一透明、有序規范、責權明確的市場監管機制,強化產權保護,規范市場秩序,激勵企業家精神,完善創新創業生態,推動企業做強新制造、發展新服務、創造新供給。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