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未來我國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以這一主要矛盾轉變為依據,明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發展重點和改革取向。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呈現一系列新特征。站在發展新起點上,我們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判斷,是繼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針對國際國內環境新變化,特別是發展條件新變化作出新的重大判斷。改革開放以來的近40年,我國經濟保持了近10%的高速增長,占全球經濟比重不斷提升。這主要是因為改革開放形成了有效激勵市場主體和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市場資源的體制機制,使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儲蓄率高的要素“紅利”,得以通過國內外需求的持續拉動,得到充分的發揮。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國內外發展環境和條件發生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一是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持續低迷,外部需求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轉弱;二是勞動年齡人口持續下降,勞動力供求關系出現變化,過去10年工資水平不斷上漲,制造業成本優勢快速減弱;三是更多新興經濟體加快了工業化步伐,利用其勞動力成本優勢吸納制造業投資,加入了世界市場競爭;四是國內市場需求結構升級加快,消費者對高品質農產品、制造品和高質量服務的需求更加突出,國內供給側還不能很好滿足需求結構的變化,導致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需求、高端制造品需求、高品質服務需求等高端需求,外溢到海外市場。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地到國外采購消費品和優質食品,并到海外留學、旅游、就醫等。
上述發展條件變化,使我國原有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動、規模擴張的增長模式,受到越來越明顯的制約。必須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求,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一是經濟增速可能由過去9%左右的高速增長逐步下降到6%左右的增長。國內外主流研究表明,我國經濟今后一段時間的潛在增長率總體上處在6%至7%的區間??紤]到我國對外貿易占全球貿易的比重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且原有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正在喪失,再綜合考慮生態環境約束強化等條件,以及創新形成的新動能難以在短期內取得爆發式突破等因素,今后我國經濟可能難以再現過去那樣的高速增長。應該認識到,能實現潛在增長率6%至7%的增長,就是相當不錯的。
二是向追求高質量和高效益的發展模式轉變。要實現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根本出路在于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需要從微觀層面不斷提高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傳統產業改造,加快發展高品質現代服務業,增加中高端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不斷提高附加值和競爭力。通過創新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發展,特別是通過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促進跨界融合創新,使創新創業形成的燎原之勢和新動能,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不竭動力,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三是加快推進有利于市場發揮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市場化改革。追求高品質和高效益,必須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配置的干預。要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以市場化為取向,加快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市場經濟體制,賦予企業更大的投資經營決策自主權,更好發揮并激勵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和創造活力,從微觀上提高企業配置資源的效益,為宏觀上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奠定基礎。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戰略目標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個全新的表述,主要內涵是:一是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著力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已居世界第二位,2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生產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但質量效益不高、增長動能轉弱的問題變得日漸突出。要改變這一狀況,必須以提高質量和競爭力為目標,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有效地激勵科技創新和創業創新,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效率提升,提高供給側產品和服務質量,更好滿足國內消費結構升級,實現更高質量和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
二是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加快發展實體經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任務,也是發展經濟的著力點。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走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和人力資本之間協同發展、互相支撐的道路。在這一過程中,要強化科技創新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的支撐作用,更好發揮國家在基礎研究以及應用基礎研究在技術創新方面的作用;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高效便捷、成本合理、品種多樣的融資服務,特別是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等直接融資服務;強化人力資本培育,為實體經濟升級提供更多具有更高專業素質和技能的勞動力。
三是加快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市場經濟體制。市場機制有效就是要通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這是實現高質量高效益增長必備的體制保障。微觀主體有活力就是要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繼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好企業經營決策自主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培育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宏觀調控有度的核心就是要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健全財政、貨幣、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政府在實施宏觀調控時要順應市場規律,把握好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和關系,做到不缺位也不越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深化供給側改革乃根本解決之道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點任務,這是針對我國經濟供給側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提出的根本解決之道。
我國經濟供給側結構不合理、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結構升級的矛盾比較突出。近年來,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總體上我國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依然不適應需求升級和精細化要求,產業競爭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必須以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為重點,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存量供給品質,擴大優質增量供給。
要鼓勵各行各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不斷增強經濟的質量優勢。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圍繞中高端消費需求,在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更好發揮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創新效應。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瞄準國際先進標準提升產品技術、工藝裝備、能效環保水平,提高傳統產業的產品品質和附加值,特別是強化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和基礎元器件領域的高端制造能力。此外,還要繼續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強化基礎設施網絡之間的相互連通和銜接,更好發揮一體化服務效應和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
要繼續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要完善房地產調控措施,優化房地產市場供給結構。進一步采取措施降低整體債務杠桿率,特別是要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補短板方面,要強化重點地區重要污染物排放的防控和治理,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進一步健全扶貧脫貧長效機制,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完成已經明確的脫貧目標和任務,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此外,還要立足長遠,強化包括創新能力不足、金融服務效率不高、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統一市場維護不夠、人力資本積累不足等短板建設,投入資源、完善制度、健全機制,不讓短板成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制約。
企業家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也是推動創新發展的主力軍,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強化法治,更好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穩定企業家長期預期,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使他們植根于我國經濟的長期發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勞動者,要加大人力資本培育,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在全社會弘揚勞模和工匠精神,形成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提高普通勞動者的經濟和社會地位。
摘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