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加快從要素驅動發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這是立足全局、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對實現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講話》(2013年3月4日),《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第13頁
學習札記
過去幾十年來,我國主要依靠資源、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支撐了經濟快速增長和規模擴張,但到了今天,這樣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在這種背景下,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就變得日益重要,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應當說,在當今世界,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搶占未來發展的有利位置和制高點。
中國是一個農牧業大國,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糧食總產量不斷攀升,但畜牧業發展水平仍然不高,生產方式粗放、落后,科技水平低,草地退化嚴重,載畜量不斷下降,轉型發展勢在必行。作為一名長期從事植物生態學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我們感到有責任在農業供給側改革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通過科技創新的力量來發展可持續的生態草牧業,推動我國草產業、畜牧產業轉型升級。當前,我們正在積極開展草產業和畜牧產業統籌發展的“生態草牧業”試驗,就是要通過開展多學科集成創新研究,將草牧業發展成一項全鏈條的創新產業,為推進我國現代草牧業、加快草原牧區生態文明建設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方精云
方精云,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全球變化生態學、植被生態學、生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以及遙感在生態學中的應用等方面的研究。
融會貫通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自古以來,這就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正處在一個關鍵階段,全球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新舊動能如何實現轉換,成為各國關注和努力的重點。世界各國都在加大投入推進科技創新,力圖以科技創新突破為經濟復蘇發展創造新動能,保持未來的領先地位。全球研發投入的持續增長,為科技創新實現革命性突破提供了強勁動力。未來二三十年內,世界將迎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已成為廣泛共識。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雖然中國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但距離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中國制造”還未真正變成“中國創造”,“中國速度”還未真正變成“中國質量”。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必須加快從要素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爭取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摘自《中國科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