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的提升離不開產業的發展,而產業的發展需要產業集聚,產業集聚的空間則形成了產業園區。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AI)等新一輪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深入應用,“智慧園區”建設已成為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產業園區智慧化建設如雨后春筍般在國內迅速蔓延,很多一二線城市的產業園區智慧化發展已經取得了初步進展。
所謂智慧園區,是指融合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具備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傳輸、高度集中計算、智能事務處理和無所不在的服務提供能力,實現園區內及時、互動、整合的信息感知、傳遞和處理,以提高園區產業集聚能力、企業經濟競爭力,促進園區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先進的園區發展理念。
智慧園區建設的重點在于“智慧”,智慧不僅是“硬件”上的智能,更是“軟”實力的體現,智慧園區一定是一個充滿活力、科技現代化的商務生態集群。產業園區內不只是一家企業,而是眾多企業之間的共同合作與創新,從而形成高效的集聚效應。所謂產業集聚效應,是指在產業的發展過程中,處在一個特定領域內相關的企業或機構,由于相互之間的共性和互補性等特征而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形成一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產業群現象。既然是一組企業群,那么就有大中小型不同企業需求,產業園區智慧化就是要圍繞這些企業需求而展開。
智慧園區通過智慧化的手段推動園區企業和產業集聚的形成,推動產業發展和企業增長,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智慧園區的運營者應以園區目標產業中的企業需求和員工需求為出發點,通過信息技術和各類資源的整合,將“智慧”滲透到園區建設與運營的每個細節,園區的一切服務都是主動的、開放的、互動的、共享的,以此滿足產業鏈中各類企業需求,從而促使產業集聚現象的發生。
首先,園區的智慧化是空間的智慧化,空間的智慧化為產業聚集中不同企業聚集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礎。
智慧化的空間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不同規模的企業辦公空間的需求。小微型企業需要成本低、辦公靈活、配套齊全的辦公空間,園區提供的孵化空間或眾創空間則是最好的選擇;中型企業辦公空間較大,需要相對獨立的環境,又需要公共的共享空間,集約式辦公樓是其最適合的空間;總部型的大中企業則首選企業獨棟類產品,即體現企業實力,又能彰顯企業個性。這種不同空間的配置是智慧化的一種體現,滿足不同企業需求,為產業聚集提供基礎空間服務。
另一方面,智慧化空間需要打造開放式的共享公共空間。園區需要創造很多交流和碰面的空間,創造更多人與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在園區內部創造良好的交流氛圍:開放的中庭可以成為靈活的工作空間,園區綠化廣場個性化座椅可提供交談和工作的場所,為不同企業之間進行交流創造更多機會。通過營造良好的空間環境來吸引產業集聚。
其次,園區的智慧化是運營的智慧化,運營的智慧化在給企業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也能助力企業之間的協同發展。
園區運營圍繞的是入住企業的需求。企業的需求對內無外乎是人、財、物的需求,對外則是技術支持、資源平臺等需求。通過智能化運營,可一站式解決企業內外發展需求。
針對企業人才問題,智慧化的園區需要與政府協同,提供人才引進機制。同時,引入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助力企業發展。例如,有的園區與政府聯合,將全方位人才服務機構引入園區,解決企業人才一系列需求。同時,對于企業員工的學習提升需求,園區運營方需要組織線上線下培訓學習活動,借助線上運營學習平臺,使具有相同產業背景的人們充分架六溝通,促進人才培養。
針對企業資金需求,提供多種金融創新服務。針對初創型企業可通過股權投資、引入天使投資等方式提供資金支持,助力企業成長;針對中大型企業可提供融資租賃等方式解決其資金難題。有實力的園區還可以組建產業基金,針對不同發展階段和生命周期的企業,有選擇、有計劃對接公司融資需求,力爭最大限度匹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金融需求。
針對企業辦公需求,通過非核心業務外包服務,為企業提供全面支持。通過智慧園區平臺提供統一智慧供應鏈,提供協同辦公平臺,增強企業競爭力。設立智能云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云桌面支持服務,可多用戶交叉辦公,從而實現辦公空間和辦公設備最優化。針對一般企業工程需求,如裝修設計、施工管理、消防申報、工程驗收、智能化系統建設等系列工程服務,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為企業省事省時省錢。針對企業辦公設備、易耗品采購、家具需求,通過園區統一的采供服務平臺實行集中式采購,在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同時可享受供應商優質服務和高品質的產品。此外,園區還需提供高速的網絡、數據中心和智能化基礎設施,做到千兆光纖到桌面的網絡環境,公共區域無線局域網(WiFi)全覆蓋,為企業提供便捷運維。
針對園區企業技術支持需求,產業園區應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入產學研機構,聘請行業專家、行業精英,定期舉辦針對產業發展、行業發展、學術專業等方面的專業高端論壇、沙龍等活動,為園區企業提供全面技術支持。
針對企業間產業平臺溝通與交流問題,可通過線上線下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聯接。例如,定期組織園區企業家分享會、行業專業交流論壇、園區企業聯誼會等形式,線上報名、討論、分享,線下溝通、交流、學習,創造一切機會進行產業間互動,尋找產業合作共榮的機會。通過智慧云服務平臺的建設,搭建產業園區的神經網絡,形成園區運行的“大腦”,從而使孤立分散的園區企業在園區平臺上找到各自的節點和歸屬,滿足知識型企業和人才的需求,推動園區“產業生態”和“自然生態”的形成,最終形成生態化、智慧化的園區。
第三,園區的智慧化是管理的智慧化,管理的智慧化在為園區運營降低成本的同時,可給予入駐企業更優質便捷的客戶體驗。
管理的智慧化通常包括互聯高效的智能設備設施管理、綠色低碳的節能降排管理、全面的智能安防管理、智慧化停車管理等方面。
針對互聯高效的智能設備設施管理,通過移動設施“云平臺”進行園區設備設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設備設計建造期、交接磨合期、平穩運營期、資產退出期中,進行可持續性的科學化運維。實時收集設備運維數據、自動巡檢設備運行狀態、自動提示設備使用周期及維保時間,進行故障定位及維保記錄,方便快捷的及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及時進行設備維修保養更換,提升工作效率,最小化降低破壞,延長設備設施的平穩運行期(壽命),降低成本投入。
針對企業降低能耗成本的需求,構建園區綠色低碳的節能減排措施,通過智能的能效管控(包括智能無線抄表、環境監測、智慧路燈管理等),根據人員體驗最大化、能耗最低化的標準來進行整體管理和控制,降低能耗,實現電、水、氣等能源的統一管理運營。目前,國內已有園區推出了“互聯網+智慧能源”的能源管控方案,圍繞產業園區的電、氣、冷、熱等多種能量需求,建設智能化能源管控綜合平臺,實現用能有序化、精細化、信息化管理,有效降低能源運營成本;通過實現用能末端的有效管控,構建園區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智慧用能體系,提升終端能效水平,幫助園區實現降低能源消耗強度的目標。
針對智能安防管理,目前很多園區已經普遍應用。通過門禁管理和園區安防系統、園區消防應急聯動方案、智慧井蓋解決方案等措施進行管理。以消防應急為例,可在建筑物中每隔幾米即設置1個消防報警器,將信號接到消防控制室,一旦無線網絡的聯動平臺實現,所有的數據就會上傳到云端。如此,在火災現場的人可以看到建筑其他區域的相關消防信息(比如火災煙感、溫度、報警情況等),云端也可以提供逃生路線指導。只要打開手機藍牙,就可以掌握報警器附近有人員聚集狀況,并將信息發布到云端,為消防人員行動提供依據。
針對智慧化停車管理,很多園區已經實現智慧化停車管理。通過智慧停車物聯網平臺,利用手機實現車位預定、停車誘導、尋車、電子自助付費等功能,車場快速出入,方便了車主,也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園區運營方也可以實時監控車場的車輛進出情況,并在高峰期增加管理人員數量進行及時疏導,在低峰期抽減人員,降低成本,無論工作效率還是人員成本均得到控制。
第四,園區的智慧化是服務的智慧化,服務的智慧化涉及企業及員工的吃穿住行等一系列需求,從而解決企業一切后顧之憂。
針對園區為企業提供的日常服務,圍繞如何便捷、全面、高效地服務園區企業。利用園區智能化管理平臺,通過互聯網平臺的搭建,將園區收房驗房,專業保潔,繳費,報事報修,建議反饋,投訴建議,預約會所等服務功能進行集合,全部在線上即可完成。針對相應線下處理結果也可全部在線上進行上傳,做到處理及時、有跡可循、快捷高效。同時,全部服務過程與員工激勵制度相結合,采用搶單形式,多做多得,做的好評價高,可有效提升園區服務速度和質量。
園區企業員工是園區活力的重要來源,解決職工的日常生活需求非常重要。園區需要依托物聯網技術和智能終端應用技術,通過園區一卡通或園區專屬APP,提供全面的訂餐、送餐服務;提供智能交通服務,如采用自助式分時租賃電動汽車業務,提供園區到交通樞紐的電動車接駁服務以及合作建立的園區專車服務體系等;提供便捷購物、快遞收發、洗衣收送等全面生活配套服務。部分園區還將幼兒園引進到園區內部,作為員工最基本需求配套,解決職工最燃眉之需。
綜上,智慧園區一定是“軟硬結合,智慧互聯”的園區,是一個充滿科技感、充滿活力、創新無限的園區,是一個有著足夠吸引力的園區,是一個相關產業行業企業都主動進入的園區,因此智慧園區的建設,必將帶動產業發展,必將吸引產業集聚,必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雖然,每個園區、每個園區運營者對于智慧園區的理解都不盡相同,每個智慧園區著重打造的智慧之處也各有側重,但是,讓城市、產業、企業、人得到更專業、更便捷的服務,享有更舒適的體驗,獲得更快速的發展是每個智慧園區都擁有的共同愿景。通過智慧園區的建設,吸引更多企業入住,吸引更多產業集聚,更好的發展區域經濟,是每個智慧園區所最終追尋的目標。這是智慧園區發展的使命,也是智慧園區發展的必然結果。
摘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