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將重點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人工智能芯片與系統構架、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發揮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促進優秀成果的產出,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提供技術、人才、標準、國際化和政府智庫支撐。計劃于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人工智能發展高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毛軍發介紹,研究院將以人工智能理論技術研究、人工智能芯片與無人系統研究、智能網聯汽車集成應用場景實驗、智能+X跨學科應用為4個重點平臺,圍繞引領性科學研究、社會公共服務、成果轉化、人才培養與國際合作四大功能開展工作。
在基礎理論和研究方面,研究院將立足數據、算法和芯片,研發新一代機器學習理論與開源軟件,力爭引領智能時代事實上的“操作系統”,形成網絡環境下超人感知認知能力;在人工智能芯片與系統架構方面,將協同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一批在異構計算架構、超低能耗芯片設計、高速電路設計等方面具有研究特色的中青年骨干,提升人工智能芯片的計算能力,使得“萬芯智能”,支撐無所不在的智能產品,同時形成智能無人系統的實體形態;在智能網聯汽車等人工智能集成應用方面,將實現多行業、跨學科、高新技術融合,打造自動駕駛、多媒體娛樂的功能體驗;在‘智能+X’跨學科交叉方面,推進醫工交叉、文理工交叉,提升智能時代的醫療健康水平,打造智能時代的城市治理模式,此外,在船舶海洋這類傳統優勢學科的基礎上,融入人工智能的技術,為智能時代的航運中心和海洋強國建設做出貢獻。
與此同時,研究院還將建設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專利池,形成人工智能創業加速器;提出智能社會法律倫理的理念和宣言,形成面向智能時代的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和智庫,助力推進社會服務與成果轉化。研究院還將與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學等國際頂尖大學形成人工智能聯盟,建立人工智能國際研究中心。
“上海交大在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方面已經具有了較大的國際影響力,所以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將積極與上海市經信委、徐匯區政府、閔行區政府開展校地合作,以上海交通大學牽引產學研建設,引進專家開展人工智能學術學科建設,夯實人工智能科研基礎,開展產業升級,建立人工智能跨學科人才培養基地與人工智能國際研究中心。”毛軍發院士表示,研究院將重點抓住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技術和人工智能芯片與系統架構兩個研究領域,為上海市科學研究、創新創造、產業升級等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