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時刻刻在線的全球經濟中,每一秒都很重要。關鍵業務應用程序的停機可能造成深遠的經濟、安全和法律后果。無論從故障中恢復的速度有多快,都不再是理想的解決辦法。公司當前需要的是故障預防,而不是故障恢復。以制造行業為例,最終效益取決于工廠保持正常啟動和運行的能力,若SCADA、HMI、Historian 和其他關鍵工業自動化系統的停機可能意味著更低產量、收入損失、監管部門罰款、質量下降或聲譽受損。對應客戶痛點,研華容錯解決方案確保制造設備保持平穩運行和永遠在線,最大程度地提高生產力和質量。
很多公司只在現場配備有限的 IT 員工來確保一切工作正常運行,或是導入無人值守的自動機械化運營。針對這樣的應用,我們收集了一些使用反饋:
1、計劃外停機:系統瞬間錯誤和電力高峰而造成故障,導致服務停擺
2、出現數據損壞或數據丟失: 由于服務停擺,影響了交易功能與生產數據的完整性
3、高昂的成本: 可以實現容錯功能的商用解決方案價格比較高昂
4、復雜的部署與管理: 需要額外設定軟件應用程序或編寫故障轉移腳本,具有相當的難度
研華解決方案
針對上述問題,研華的容錯解決方案提供以下功能:
1、防止計劃外停機: 當硬件瞬間錯誤或電力高峰而造成系統故障時,能夠在一秒內移轉所有應用程序至另一臺服務器,保護運行中的數據,并確保服務仍然處于可用的狀態。
2、跨城區范圍的保護: 兩臺容錯服務器透過光纖線連接,支持遠程工作站點的磁盤和內存數據自動同步,即使發生樓宇范圍性的災難,也能夠有效可防止數據損壞或數據丟失。
3、內置虛擬化功能: 基于 KVM 集成虛擬化的平臺,可妥善配置硬件資源,發揮最高效能。客戶端僅看到一個主機名、一個IP 地址,因此所有的應用程序都只需要一套授權。
4、經濟又實惠: 兩臺服務器加上一套軟件授權集成了容錯平臺,不需要額外的網絡交換機、存儲設備等硬件;研華容錯支持28個虛擬機同時在線,30分鐘內實施完成,加快價值實現的時間。
5、多功能的控制面板: 基于網頁式的單一界面設置,自監控和自診斷系統可簡化問題并且發出警告,自動重啟故障應用程序。如果有在線部件更換的需要,進行維修時系統也可以繼續運行。
研華容錯因為其高可用性,在各行業中都有全面的推廣。尤其是在工業制造,公路交通,鐵路交通,機場交通,物流,醫療等行業都有典型成功方案和案例呈現。例如工業制造行業里某知名電力特變工廠的ME系統的項目應用中,研華出具的容錯方案中硬件架構簡潔清晰,最大程度為客戶節約成本。軟件安裝操作也十分簡單,30分鐘可以完成設置,同時支持中文版,易于客戶技術學習上手使用。在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得到客戶認可。
研華容錯硬件架構
心跳線:使用千兆網絡對接兩臺服務器,用來偵測彼此的狀態
同步網絡: 使用兩條萬兆網絡對接兩臺服務器,時時刻刻雙向同步信息
商業/管理網絡:提供對外的應用程序與服務,可和管理控制臺共享同一個網絡端口
研華容錯的技術原理
網絡與存儲: 兩臺服務器為超融合架構,包含了計算節點、網絡功能與提供存儲空間、擴展的服務
KVM虛擬化: 內置于研華容錯,可支持28個虛擬機同時在兩臺服務器上運作
可用性擴展: 研華容錯的核心引擎,當一個服務器失效時,另一臺服務器自動地接管所有應用程序
研華容錯服務器技術優勢
1、規格具彈性: 組件模塊化,任意搭配主板與機箱,可針對項目規格做最具成本效益的配置
2、寬溫工作環境: 相較于商用機型只能夠兼容于10~35°C之間,研華可提供0 ~ 40 (60)°C更寬溫的工作環境,有效節省機房電力成本,并預防系統因過熱而停機
3、防震設計: 1G工業等級的穩定度,高于四倍商用機型0.25G!( 1G = 1g=9.8m/s^2 ),兼容于多樣化工作環境
4、產品生命周期: 所有配件提供長達5~7年,甚至10年以上的備品更換,符合長期項目的需求
5、技術服務: 在地性的研發與售后支持,最短時間內解決錯誤問題,并提供BIOS、LOGO 客制服務
結論
無論您是大企業中人員齊備的數據中心,還是缺少 IT 專業技術或尋找用于邊緣計算的的中小型企業,基于研華硬件的可靠度與配置彈性,我們都能為您提供一系列的容錯解決方案,以滿足您的特定需求。 研華容錯可在短時間內將基礎設施部署完成,且無需更改您的應用程序也無需專業技術。我們的團隊將永續的監控服務、持續不間斷運行的硬件和軟件以及虛擬化技術整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作業環境所需要的最高可靠性。
關于研華
研華科技是智能系統(Intelligent Systems)產業的領導廠商,以先進技術和可靠品質成為客戶值得信賴的國際品牌。自1983年成立至今,研華在全球擁有專職員工7,322名,分支機構遍及在21個國家、92個主要城市。其三大事業群組織專注于自動化市場、嵌入式電腦市場及智能服務市場,推出IPC+N+S戰略,為客戶提供工控自動化及嵌入式產品一體化解決方案及服務。研華以“智能地球的推手”為企業使命,并以“驅動智慧城市創新 共建物聯產業典范”為目標,協助各產業加速其智能化經營,立志成為智能城市及物聯網領域中最具關鍵影響力的全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