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創新工場、北京集成電路設計園有限公司、曠視科技、商湯科技、臻迪科技、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金山云共同發起的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出任研究院首任院長。在授牌儀式上,李開復表示,研究院的首要任務就是把北京打造成為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的人才中心,推進產學研結合。
在同期舉行的2018北京人工智能產業高峰論壇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伯旭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將抓住當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先機,借助產業自身發展的慣性加以推動,因勢利導,整合創新要素,開展產業模式創新,力爭北京市在全球人工智能產學研領域取得引領地位。
弱人工智能存最大機會
如今,很大一部分人會把人工智能當作科幻中的強人工智能,即達到人腦的能力。“但是,專家們清楚,未來的十幾年最大的機會一定是所謂的弱人工智能,完全達到人腦所有的功能非常困難。”李開復說。
今天的人工智能,簡單而言是在某一個特定的領域,用大量的數據作出比人更精確的判斷,創造價值和效率,然后能夠讓人類不再需要做重復性的工作,而是從事更有創意和更有愛的工作。
在李開復看來,人工智能有四波浪潮:第一波是互聯網浪潮;第二波是把人工智能用在能想象的每一個領域,例如金融業、醫療業、教育、政務等方面;第三波是捕捉過去從來沒有的數據,從里面探索發現、開發創造從來沒有的應用,比如人臉識別、新零售等;第四波是自動化的人工智能,這時的人工智能不只是能看、能聽、能分析大數據,也能動。
“如果說前三波浪潮能夠把很多白領重復性的工作取代掉,第四波浪潮對于很多藍領性的工作也有替代。”李開復說。
對于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潛力,李開復表示,未來將是美國與中國的世界:前者在技術領域領先,而后者將利用其在數據、人才教育培訓和政府政策支持方面的優勢,追趕甚至超越前者。
不過,他也同時指出,中國相比美國人工智能工程師的數量和科學家的數量都存在不足,尤其是工程師。“科學家的論文很多,但是真正需要的人工智能工程師不夠,所以教育方面的補強也特別重要。”
北京將成人工智能領跑者
成立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把北京打造成為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的人才中心,特別是強調產學研結合。“人工智能不只是寫論文的游戲,產學研的合作已經不能僅只是學交給研,研交給產,而應該是三者捆綁在一起。”李開復說。
為了將北京打造成人工智能的領跑者,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表示將充分發揮中科院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科學大數據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建設面向人工智能計算及數據應用的國際一流服務平臺,并基于平臺將中科院人工智能領域的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向企業轉移轉化。
會上,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還發布了人工智能計算及數據應用服務平臺,開啟北京市和中科院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深入合作。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陰和俊也表示,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市在人才吸引、科技創新元素集聚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為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陰和俊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將以自主創新提升競爭能力,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戰略引領,不斷創新產業培育模式、新產品開發模式、協同創新模式,將北京建設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切實把人工智能產業打造成驅動北京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手段、新引擎。
“我們想做的事情是‘國際交流’,不是只把北京,或只把國內的專家匯聚在一起,我們希望做到國際化。”李開復說。
摘自《中國科學報》